疫情期間,如何解決“因放假,由孩子學習引發的家庭大戰”?

摘遇


有無誇大其詞?在我們農村,說因為孩子放假上網課引起家庭大戰基本看不到!


康記741


  1、父母要認識到與孩子長時間居家,家庭關係可能變得緊張有客觀原因。因為長時間居家,一方面讓父母與孩子有了充裕的溝通和交流時間,另一方面也可能讓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增多,可能引起家庭關係緊張。父母與孩子的人際距離縮短,各自生活空間交集增多,這都是可能引發人際關係緊張的客觀原因。在可能的情況下,儘可能保持家庭成員各自生活的空間,合理安排居家生活和學習時間。

  2、父母和孩子要成為抗擊疫情的情感支持共同體,而不要成為情緒宣洩的對象。因為疫情的突然暴發,每個人都可能出現恐慌、不安、孤獨、無助、壓抑、抑鬱、悲觀、憤怒、緊張等心理應激反應。當人們出現心理應激反應時,應當採取積極應對方式,比如向親人傾訴,而不是對親人發脾氣等消極應對方式。如果孩子出現憤怒、無助、煩躁等消極情緒,父母也要充分理解孩子,通過轉移注意力、積極暗示等方式幫助孩子。

  3、父母要儘可能減少孩子外出,但不要切斷孩子與外界的聯繫。鼓勵孩子積極通過電話或網絡與同學、親朋好友聯絡,相互訴說在抗擊疫情中的心理感受,共同分享在抗擊疫情中的收穫,相互提供抗擊疫情心理支持。

  4、父母要與學校和老師保持溝通,共同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即使居家也保持正常的生活節奏,保證孩子有效睡眠時間和正常飲食,提高自身免疫力,控制孩子每天接收疫情有關信息的時間,減少信息“超載”帶來的心理負擔。還要與學校和老師保持溝通,共同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但不要強制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尊重孩子合理的意見和建議。積極通過網絡等技術手段保持生活和學習的連續性,讓孩子逐漸適應居家生活和學習狀態。

  5、父母也需要調適好自己的心理狀態,在孩子面前更多表現出積極情緒。情緒像病毒一樣也具有傳染性,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當前生活狀態,不要把自己的恐慌、焦慮等不良情緒傳染給孩子。多一些積極思維,多一些積極暗示。如居家隔離正好有大量時間進行學習、看書,正好可以陪伴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父母覺得與孩子關係很緊張,自己無法應對,也可以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