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農瑞豐:"一萬年吃好飯"系列:東北大米的稻種竟是從日本來?

如果市場上只有三款同價格的日本大米、東北大米、其它大米,我相信有很多人會選擇日本大米。

日本大米如今已經被“封神”,這讓生為水稻起源地的華夏頗有些尷尬……其實中國的好大米還是有很多的,最重要的是中國擁有豐富的水稻和野生水稻基因庫,未來也許能研製出更多優質的水稻。

綠農瑞豐:

有人還說:東北大米和日本大米是一家,東北大米這麼好吃,日本稻種對東北水稻的基因貢獻率超過60%,還不是說日本稻種優秀嘛!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東北的水稻稻種又是哪裡來的?(看完前面幾篇“一萬年吃好飯”的你一定知道

東北水稻種植的發端其實和中國南方的水稻沒有太大關係。今天我們也是和大家繼續聊朝鮮和日本在東北的那段歷史。)

綠農瑞豐:

◆日本開拓團在租賃的東北荒地上開墾

▎滿鐵時期就開始稻種引進:

當年朝鮮移民來到東北,為了成功種植水稻,首先是引用自己家鄉適應寒冷的稻種。清末民初的東北,各地主要用的都是朝鮮種子,這種種子具有“粒長稍扁”的特點。

  • 其穗有芒者,俗呼毛頭粳子,無芒者,俗呼為光頭粳子。佃種水稻者,多朝鮮人。《臨江縣誌》
  • 有稻,粒長,色白。縣治岔路河以產粳米著。……農人云:岔路河粳米可煮三次味不改,飯粒亦不破,俗謂之“頂三水”。《永吉縣誌》

後來,從事水田經營的中國人和日本資本家們,為了謀取更大的利益,開始引進更適宜東北氣候特點的日本北方稻種

綠農瑞豐:

◆朝鮮族在圖們江蘆果渡口乘船像延邊移居

早在1913年春,吉林省考察團前往日本考察產業教育,特意參觀了旭川一帶水田開發,並帶回當地稻種,在吉林試種。

1912年,“滿鐵”在長春苗圃內試種水稻。1913年中國奉天當局在西塔灣設立水稻試驗地,同年東北各地也開始搞水稻品種試驗。經過幾年的試驗,各地挑選出適宜的水稻品種,比如熊嶽城分場選出早生大野、龜尾、紅糯三種適於南滿的水稻品種,並育成大原、萬年兩個品種

綠農瑞豐:

◆遼寧營口熊嶽城試驗農田,日本農民在扯秧

綠農瑞豐:

◆1921年,東北各地的水稻品種分佈情況。

日本的稻種開始在東北紮根,而這些外引品種的確能彌補我國水稻品種中缺乏的某些有利基因。

▎為種出好吃的大米而努力!

我國利用國外稻種由來已久,包括來自

國際水稻所日本其它國家的稻種資源。據統計,1949-2013年間,我國共引進國外栽培稻品種23890份和野生稻種質資源2201份。

綠農瑞豐:

綠農瑞豐:

◆1981年統計,當時各省直接種植的外國稻種情況。

以上國家在1981年統計的數據種,70個國外水稻品種直接種植,其中來自日本的共計54個,作為水稻為單一主食的日本在稻種培育走在我們的前面。

1977年前,我國選育的1004個水稻品種系普中,有289個品種利用國外粳稻親本,41個品種利用國外秈稻親本,而這些稻種的基因影響中國大部分省份都有涉及。

綠農瑞豐:

◆日本/國際水稻所稻種資源對我國水稻遺傳貢獻

當然日本稻種對東北的影響特別重要。2010年,黑龍江省保存的稻種材料995份,國外材料有408份,其中日本351份。

黑龍江的水稻育種專家利用國外稻種某些抗病、高產、抗寒、抗逆性好、米質優、適應性強等特點,培育了一系列優質品種,例如:

  • 龍粳8號是黑龍江省農科院水稻所1986年以日本北海道的優良品種“松前”為母本,朝鮮的早熟優質“雄基9號”為父本進行第一次雜交,其F1又於N193-4雜交(城堡2號∕遼粳5號)1998年其F1代花葯接種離體培養選擇育成。
  • 綏粳3號是黑龍江省農科院綏化農科所、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水稻所以“藤系138/墾87-239”系譜法選拔共同育成。

建國後,吉林省直接引進利用的日本品種共22個,佔種植水稻品種的17.3%,當時選育工作所育成的品種其親緣絕大部分來源於日本品種。

綠農瑞豐:

◆圖來自中國經濟網,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農民收割水稻

綠農瑞豐:

◆圖來自玉溪日報,“北大倉”搶收水稻保秋收

綠農瑞豐:

◆圖來自新京報訊,遼寧北鎮,一個水稻大戶的豐收

▎藏在東北大米里的日本血統

因此說東北大米流淌著日本血統倒也沒錯,的確現在許多優良的品種都是以日本品種作為親本,融入當地稻種,不斷改良。

其實咱們平臺上的幾款大米也都是在和日本稻種的雜交選育基礎上而來:

五常稻花香和鴨稻米的稻種是五優稻4(稻花香2號),稻花香2號的前一代五優稻1號的父系親本是合江20號;合江20號母系親本來源日本下北,父系親本來自日本的石狩白毛、膽振早生和早生坊主。

綠農瑞豐:

綠農瑞豐:

狐狸米以五優稻4號為母本,松粳9號為父本;松粳9號又以松93-8為母本,通306為父本雜交;通306又以松前(日本品種)為母本,菰為父本。

綠農瑞豐:

金冠米和富硒米的稻種是綏粳18,以綏粳4號為母本,綏粳3號為父本,綏粳3號以“藤系138/墾87-239”系譜法選拔共同育成,藤系138親本來源自秋光。綏粳4號以蓮香一號×(R12-34-1)F2為母本,(松前×吉粘2號)F5為父本雜交育成。

綠農瑞豐:

仙池米的稻種是龍墾201,龍粳20為母本,空育131為父本,空育131是日本北海道中央農試場育成,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水稻所1990年從吉林農科院水稻所引入黑龍江省。

綠農瑞豐:

最後說說龍谷鮮米的稻種,是龍稻18,它的來源就更加複雜,它是以東農423為母本,龍稻3號為父本。東農423以東農419為母本,牡86-2305為父本……

綠農瑞豐:

綠農瑞豐:

當然東北大米好吃,我們不能僅將功勞歸功於日本稻種。

正是因為東北獨特的氣候條件賦予了水稻的生長環境;正是當年朝鮮移民的開發,關中人民的辛勤勞作,在這片寒冷的土地上開啟了水稻種植的歷史;正是一代代水稻育種專家的科學研究,不僅為我們提供充足的食物,還不斷培育更多口感、香味、軟硬更佳的米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