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農瑞豐:"一萬年吃好飯"系列:好聽嗎?好聽就是好吃的糯米

綠農瑞豐:

《舌尖上的中國》說:“大多數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組合碰撞產生的裂變性奇觀。若以人情世故來看食材的相逢,有的是讓人叫絕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動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擊節的相見恨晚。”

除了最簡單的蒸煮,人們很早就利用大米制作出各種美食。相比於稱霸主食屆的粳米和秈米,糯米雖然也佔領了一部分主食的“高地”,但糯米因為澱粉幾乎全部是支鏈澱粉,具有米質脹性小而粘性大的特點,於是人們另闢蹊徑,利用它的“黏性”,與其它食材相撞,走出了一場別樣的美味之路。

綠農瑞豐:

比如有“天作之合”的菜餚:桂花糯米藕、荷葉糯米雞、糯米排骨、糯米粽子、糯米紅棗、糯米腸、糯米飯、八寶飯等;比如有“叫人動容”的小吃:年糕、糯米飯糰、糯米燒賣、餈粑、湯圓、麻團、糯米糕等;還有“相見恨晚”的甜品:雪媚娘、糯米滋、椰汁黑糯米、水果大福、糯米小丸子等。

當然,還有最叫人“拍案叫絕”的便是用糯米制作成的佳釀。《晉書》中記載:陶淵明彭澤令,不為五斗粟而折腰,掛冠歸,作《歸去來辭》,種秫釀酒以自飲。宋代蘇轍在《灸背讀書》中吟詠:“寒衣補故褐,家釀熟新糯。”

綠農瑞豐:

嘉興海寧蒸了500斤糯米做米酒

我們耕種並利用糯米的時間已經非常久了。糯稻在古代稱之為“稌稻”、“秫稻”,俗稱酒谷,它的米叫做元米、白元、或者通變、變元、酒米,糯米。《山海經·南山經》裡記載“糈用稌米”,意思就是說在祭祀的時候要用特別的糯米。

種植糯米的時間悠久,中國培育的糯米品種也多。根據遊修齡先生查閱的12個宋代地方誌,發現記載水稻地方品種有301種,其中糯稻就有88種。古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很高,而古人的智慧也在為糯米的取名上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比如有以時節為名的:四月種六月收的品種有叫做蟬鳴的,在秋分前後成熟的叫做秋風糯等;還有以形狀來取名的:殼白邊黑形似蝴蝶的叫做蝴蝶糯,色紅如燕口者的叫做燕口糯等;以顏色來取名:殼紅而粒白的叫做關公糯,粒白如鵝翎者的叫做鵝翎白等;以地名或人名來取名的香芸佔、金壇糯、觀音糯、葉婆糯等;最後是以糯米形態來命名的:殼黃有芒,熟時則芒謝的謝芒糯,糯稈軟弱無力,不耐風水的叫小娘糯等。

這麼會給糯米取名,自然是沒打算“放過”糯米的,古人們決定將“罪惡”的雙手伸向了“糯米”,演繹出一曲千姿百態的“糯米美食”文化。

周代的先民們喜歡用煮熟的糯米飯製作餈粑一類食品:“羞籩之實,糗餌、粉餈。”到了晉代,有黏性的糯米就被人們用做包粽子的用料,周處作《風土記》中:“以菰葉裹黏米煮熟,謂之角黍。”到了唐代,端午節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用糯米制作的湯圓被稱作“粉團”,是當時很流行的端午食品。

明末清初,糯米粉已經成為人們製作點心的主要用料。《廣東新語》記載,當時的廣東人僅用糯米便製作米花、沙壅、白餅、粉果等點心食品。在清代顧仲編著美食指南——《養小錄》中,還記述了用糯米粉製作的“粉棗”,製作非常精細。

其實不光我們漢族,各地的少數民族也喜歡吃糯米,有些地方,糯米還是他們的主食。

據說傣族人過去只種糯稻不種秈稻,以糯米為主食,所以現在還有一些年紀大的人吃不慣秈米。糯米除了在甜品裡大放異彩,還有一些“酸”的吃法,主要是利用糯米的乳酸發酵。黎族利用糯米和淡水魚醃製風味獨特的“魚茶”,侗族、壯族擅長用糯米醃製稻田裡養殖的淡水魚或豬肉,用糯米飯和辣椒等調料醃製的魚肉酸甜可口。

綠農瑞豐:

黎族魚茶

綠農瑞豐:

壯族五色飯

而且因為糯米的黏性,古人們還拿糯米來當作極佳的粘合材料。我們都知道將麵粉和米漿混合加熱熬製成漿糊,就是最原始的膠水(小時候我們還是用漿糊來貼對聯)。

而如果利用黏性更強的糯米,則會發揮更大的功效,我們的萬里長城的基石,就是用糯米加石灰調製灰漿砌築而成,堅固異常。據說古代在杭嘉湖以及江西一帶的墳墓,通常用熟糯米和石灰搗爛,層層包塗在棺材的外邊四周,其硬度不亞於水泥,不透水,不開裂。

綠農瑞豐:

漿糊

“從手到口,從口到心,中國人延續著對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點燃爐火,端起碗筷,每個平凡的人,都在某個瞬間,參與創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詩。”

致敬我們的每一碗糯米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