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IPO上市的一些隱含紅線!(實操版)

導語

IPO上市需保薦人綜合判斷,對一些列因素進行綜合考量。明確的問題包括,同業競爭+關聯交易+主營業務+出資+高管任職+內控,都是實質性問題。隱含問題見下。

關於IPO上市的一些隱含紅線!(實操版)

1報告期內的業績情況

1、要賺錢,關注目前(報告期內的業績基礎,經得起現在的檢查)和未來(基於前者,去佐證未來)的盈利情況。

2、經得起核查,信服和佐證。

  • 5000多萬利潤,如經不起核查,不清楚,真實性問題有問題,就未必能上市;
  • 2000多萬利潤,但未來有大的發展,高速成長,能符合審核思路,就有可能。

3、排隊問題。

  • 第一年虧損微利,第二年500百萬,第三年1500萬,能否排隊?看是否符合基本保薦要求(報告期內),和未來的發展(報告期外);
  • 業績大,如1億,完全超額符合要求,比較有利;
  • 業績小,1500萬也可以排隊,但監管機構會更加嚴格+謹慎+往死裡查。可能會起大早,趕了晚集。

4、門檻問題。

  • 創業板扣非3000萬。業績基本在2500萬以上再申報,更加穩妥;
  • 主板4000萬以上。

5、2016年被否決案例。

80%以上業績在2500-3000萬以上 + 業績下滑 + 波動大。除非,導致下滑因素,得到本質的改善和消除,有逆向的增長。

▌小結:報告期內基礎好 + 報告期外有可見的增長空間 + 業績超額完成對排隊有利 + 被否案例有打擦邊球嫌疑。

2發行人行業的情況

1、 要有職業敏感性。

化工+石油+風電,對原材料價格敏感,會影響發行人的利益,對IPO影響很大。例如,化工行業有幾年輪迴的週期問題,價格波動風險大。光伏行業,上市後業績大幅下降,靠補貼等。高鐵行業,國家去產能,導致發行人的銷售下降明顯。

2、發行人的行業前景不明朗,比如農業。

3、市場空間因素,發行人2億收入,市場佔有率50%,空間+前景就沒有了。

4、發行人的情況和所屬行業的情況不符,發行人毛利率50%超過同行太多。或,同行都下滑,發行人卻增長,如何解釋。

5、發行人行業是被鼓勵的+禁止的+限制的(注意政策動態變化)。

例如,發行人全部和部分產品是限制類的,來決定IPO難度。2011-2012年消防類企業是鼓勵的,幾年後,變限制類的。

▌小結:注意經營情況和行業背離 + 發行人的前景。

3財務數據真實性+合理性(非常重要)

1、主板2年3000萬,創業板2年1000萬。

2、審查路徑

  • 直接審查,監管機構現場核查,看單據是否一致 + 確實的證據 + ERP檢查。核查任務主要靠證監機構。
  • 間接審查,反面論證。看合理性,反推真實性。或沒造假,但對真實性有懷疑。如認定造假,3年不能申報。注意同業競爭對手的舉報。

3、方法

實地走訪(涵蓋70%以上+前20大客戶/供應商)+函證(關注真實性+及時性+發函90%/回函70%的範圍)+經銷商極度分散(至少50%)。所以,很多工作量很大,甚至核查上千家供應商/經銷商

函證很重要,要做到充分+合理。注意寄送方式,員工直接攜帶 + 沒有快遞的留痕 + 單據保留不完整是大忌。

中介機構+發行人要窮盡方法 + 監管機構也無法找到更好的方法去證明有什麼問題,才安全。監管機構要底稿,必須及時提供,今天要底稿,明天就必須給。目前IPO審核節奏很快。

▌小結:直接審查的東西要確保真實性/合理性 + 反面論證經得起推敲 + 證據提供及時性要快 + 工作量巨大。

4財務核查程序的完備性和覆蓋

完備性

收入查到70%,函證到90%/回函70%。如經銷商有幾千家,監管機構建議也要到50%覆蓋率。覆蓋率增加5%,工作量幾何級增長。

▌小結:保薦工作量巨大。

5重大事項的解釋

1、異常事件要解釋清楚

突然間的大訂單,要重點關注客戶真實性+關聯方+衝業績嫌疑。如果沒這個客戶,業績就下滑,虧損,被否決風險就很大。

2、環保問題 + 安全事故 + 稅務問題

關注對發行人的後續+經營是否有影響。對發行人的損失,是否都體現出來了。

3、 應收賬款

發行人為了增加銷售,提高信用週期來拉動銷售,對後續經營能力+持續經營能力有重大影響。

4、 供應商+客戶入股問題

如供應商+客戶+發行人長期合作,能分享收益,引入為股東沒有問題,對合作關係(數量+單價)沒有變化和影響,就OK。但是,股東變重要客戶,入股目的不純+操縱業績的真實性,就要注意了。

▌小結:重大事件對經營的影響,要解釋清楚+合理+避免動機不純嫌疑。

6基本會計處理

會計問題一般不構成實質性的障礙。主要是規則比較清晰,對和錯的問題。例如,完工百分比/一次性確認收入的問題,工資進入成本和費用的問題。

案例:石油行業的行規,“照付不議”,計劃採購了5000噸,不管實際有沒有5000頓,都得付錢。採購量只有2000噸也要付。這種情況比較特殊,一事一議。

7內控是否有效

1、保證業績真實性的同時,對內部控制的要求+標準,一直在提高。注意內控對經營業績是否匹配。如用ERP系統,就反映了財務管理能力。

2、虛的內控可以放放,但核心內控問題要把握好。

3、重要內控包括:收入、成本、存貨。

8行業資質的問題

1、無資質+超越資質經營+藉資質的問題。

2、問題核心在於,沒資質卻經營,說明業績的合法性,存在合規性問題。容易被否決。

3、超越資質經營的話,要儘快解決。解決後,並運行一段時間,1-2年時間再報材料比較安全。

▌小結:環保PE投資重點關注資質,普遍存在問題。

9經營是否發生重大不利的變化

產品結構、上游結構、銷售區域、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革。

例如,做BB機,後面手機出現,就是很大的問題。銷售區域從國外回到了國內。產業結構發生了變革,諾基亞的倒下,對發行人工廠的影響。風電行業,從2000瓦,到5000瓦,對國3到國5的標準,產業結構發生了變革

10競爭對手的舉報和訴訟

1、審核的大殺器,攪局的。

2、媒體質疑 + 內部舉報 + 競爭對手舉報 + 外部職業舉報人

3、實名舉報的情況,監管機構都要受理。

4、所以,做項目過程中,要低調。老闆要注意,少接受媒體採訪+老鄉聚會+年會吹牛,對IPO有影響。偷偷摸摸上市最好,要低調。

▌結論:審核節奏很快 + 規則更透明 + 真實性/合理做到位了,IPO審核就順暢。

歡迎點擊關注【小毛哥財經】,獲取更多優質財經專業知識分享及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