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30年曆史的廣西柳州螺螄粉,變為網紅小吃,竟源於一個巧合?

對於吃貨來說,中華美食博大精深,各具特色,怎麼都吃不膩。

早前就有網友吐槽:有一韓國網民在網上發起為螺螄粉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舉動。在網上引起了熱議,這一舉動也受到了很多韓國網友的支持。然而本村民只能~呵~呵

不過老實說,螺螄粉這種美食早就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雖然它只有短短30年的歷史,但是從小眾小吃成為大眾網紅,它的傳播性和傳承性,卻是其它東西不能比的。

只有30年曆史的廣西柳州螺螄粉,變為網紅小吃,竟源於一個巧合?

今天本村民就聊一聊這道讓韓國人垂涎欲滴的非遺美食——螺螄粉。

廣西省柳州市,這裡的人鍾愛米粉。螺螄粉是廣西柳州市最有名、最受歡迎的小吃米粉。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螺螄粉就是柳州第一小吃,不管是早餐、中餐、晚餐;無不有螺螄粉的影子。不僅柳州人喜歡吃螺螄粉,外地人來到柳州也是必須要去品嚐一番的。

只有30年曆史的廣西柳州螺螄粉,變為網紅小吃,竟源於一個巧合?

那螺螄粉是怎麼來的呢?這裡面還有幾個小故事:

由於歷史原因,螺螄粉的確切產地和時間尚無令人信服的權威版本。關於螺螄粉的來歷,也沒人能說清楚。但這也不能阻礙螺螄粉成為廣西著名的小吃之一。

來源一:

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解放南路有一家雜貨店。員工每天早上都要學習,但課後已經九點多了。沒有時間吃早餐的店員不得不拿一把幹切粉去隔壁的小攤煮粉,因為小攤主營炒螺螄,螺螄裡的湯水剛好可以用來燙粉;大家都覺得好吃,有的還買了蔬菜一起燙。蔬菜的味道也更甘甜了。經過不斷的改良,柳州的經典小吃“螺螄粉”慢慢成型,成為了柳州的一張小吃名片。

來源二:

谷埠夜市在20世紀70年代末,民間商業和貿易開始漸漸復甦。谷埠街菜市場逐漸熱鬧起來,整個柳州百分之七十的螺螄通過市場發往全國各地。此外,附近的電影院、商業街也慢慢興起,每天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柳州人本來就愛吃螺螄和米粉。一些精明的夜市主開始同時經營螺螄和米粉。由於當時的物質條件還很匱乏,飯菜裡也沒有太多油水。為了能吃飽,食客們有意無意都會要求在他們點的粉面加上幾勺炒螺螄裡的油湯,這就是螺螄粉的雛形。

來源三:

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一個晚上,幾個陌生人趕往柳州,發現一個很快就要關門的米麵攤。然而,米粉店當天燙粉的骨湯已用完。炒螺螄剩下一些湯水正要倒掉。看有生意上門,而且聽口音幾個也不是本地人,攤主就急不可待地把米粉放在螺螄湯裡煮開,然後又加了些蔬菜、花生米等配菜,誰知這幾個外地人吃完後還要再來一碗,並且異口同聲的誇老闆的粉好吃。老闆默默的記在心裡,通過後來的不斷完善,就形成了如今的螺螄粉。

只有30年曆史的廣西柳州螺螄粉,變為網紅小吃,竟源於一個巧合?

螺螄粉具有“鮮、爽、辣、酸、燙”的獨特風味。它是由爽滑的米粉、酸筍、木耳、花生米、腐竹、蘿蔔、黃花菜、青菜組合而成,加上濃郁而適中的酸辣味和煮熟的螺螄湯水調味。螺螄粉好吃,秘密就在這一碗湯料裡。熬製螺螄湯是非常考驗師傅的功夫的,柳州青螺加上豬筒,配以當地的幾十種香料和中藥材熬煮而成。在柳州,為什麼在不同的店裡吃不到味道完全一樣的螺螄粉?原由就在每家的香料藥材配方都是不傳的秘密。哈哈,一碗平淡無奇的螺螄粉柳州人是不會吃的。

只有30年曆史的廣西柳州螺螄粉,變為網紅小吃,竟源於一個巧合?

外地人吃螺螄粉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疑問:沒有螺螄肉的粉為什麼叫螺螄粉?事實上,正宗的螺螄粉裡是沒有螺螄肉的,螺螄已經熬爛在湯裡了。這就是為什麼螺螄粉吃起來有一點點淡淡的腥味,而辣和腥味,就是螺螄粉的最大特點。

只有30年曆史的廣西柳州螺螄粉,變為網紅小吃,竟源於一個巧合?

柳州人的“螺螄情結”

“米粉情結”無意中創造了柳州獨一無二的原創小吃。冪冪之中已然註定螺螄粉會成為如今的網紅小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