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中、日、美經濟與金融週期關係及宏觀政策表現

探討中、日、美經濟與金融週期關係及宏觀政策表現

通過探討市場中的經濟與金融週期變動的關係,結合當前中國金融市場中的實際情況,分析得出經濟週期與金融週期之間存在關係特徵及彼此影響是非常有意義的。本文主要梳理中、日、美三國主要針對經濟與金融週期的表現及其政策行為挖掘其中的意義。

一、中、日、美經濟與金融週期表現特徵

1.中國:前期存在錯位現象,目前出現金融經濟雙重下行壓力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中國經歷了一輪完整的金融週期,現在處於第二輪金融週期的頂部向下調整階段。回顧上一輪經濟金融週期,我們發現,經濟與金融週期存在錯位現象,金融週期走勢先於經濟週期運行。每當經濟週期出現下行的跡象,金融週期下行接近尾端,並準備開始走出新一輪的金融週期。然而,目前第二輪階段,中國面臨金融週期和經濟週期雙重下行壓力。

中國金融週期與經濟週期

探討中、日、美經濟與金融週期關係及宏觀政策表現

數據來源:BIS,wind,招商銀行研究所

2.日本:前期錯位,後期金融和經濟週期疊加下行

20 世紀70年代以來,日本大致也經歷了兩輪較為完整的金融週期調整過程。其中,日本第一輪週期調整與中國2000年初的情況大體相當——金融週期下行與經濟週期上行錯位發展。在第二輪週期調整,由於當時日本前期政策調控失當,日本資產價格泡沫破滅,進入了“債務—通縮”陷阱。

日本金融週期與經濟週期

探討中、日、美經濟與金融週期關係及宏觀政策表現

數據來源:BIS,wind,招商銀行研究所

3.美國:金融與經濟週期雙重疊加下行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共經歷了兩輪金融週期調整過程。金融週期與經濟週期存在較為明顯的相關性,具體表現為在金融週期頂部調整階段,經濟均處在相對高點,金融風險調整和經濟下行相互疊加。此後隨著金融週期下行調整至中後段,經濟才開始企穩回升,金融與經濟基本上做到同步運行。

美國金融週期與經濟週期

探討中、日、美經濟與金融週期關係及宏觀政策表現

數據來源:BIS,wind,招商銀行研究所

二、中、日、美金融與經濟週期下的宏觀政策組合

1.中國:

2001-2002年經濟處在週期底部以及改革紅利、全球化紅利、人口紅利的相繼釋放,經濟週期與金融週期調整基本是錯位發展、彼此互補的。2016-2018年,在防範金融風險和去槓桿的總體要求下,宏觀政策以“緊貨幣、緊財政和緊信用”為主。2016-2017年,央行逐步收緊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貨幣市場利率明顯上行。隨著財政、貨幣、監管政策的相繼收緊,金融部門收縮和經濟下行的負反饋機制開始顯現,信用環境在2018年出現了加速收縮態勢,並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經濟下行壓力。

2.日本:

日本金融週期歷史規律發現,其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大,穩定性較差,財政、貨幣等政策通常表現出過度收緊或寬鬆狀態,且政策轉向較為激進,大致表現為:

美國金融週期下行階段宏觀政策表現

探討中、日、美經濟與金融週期關係及宏觀政策表現

1973-1983年:宏觀政策組合主要表現為“緊貨幣、寬財政和緊信用”。

1975-1978年:宏觀政策組合開始轉向“寬貨幣、寬財政和穩信用”。

1979-1980年:宏觀政策組合又轉為“緊貨幣、緊財政和緊信用”。

1980-1983年:宏觀政策調控以邊際調整為主,政策利率迴歸中性、財政支出小幅收緊、信用擴張趨於穩定。

1983年以來:宏觀政策組合以零利率貨幣寬鬆為基礎,引入了央行購買國債和股票等政策安排穩定社會信用,並加強了財政政策的逆週期調控力度。

3.美國:

美國在金融週期下行過程中,其宏觀政策組合隨著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

美國金融週期下行階段宏觀政策表現

探討中、日、美經濟與金融週期關係及宏觀政策表現

金融週期頂部:宏觀政策主要採取“緊貨幣、寬財政和緊信用”組合。

金融週期下行早期:宏觀政策主要採取“寬貨幣、寬財政和緊信用”組合。

金融週期下行中期:宏觀政策主要表現為“寬貨幣、緊財政和穩信用”。

金融週期下行後期:宏觀政策逐步迴歸常態,利率迴歸中性、財政支出平穩、信用擴張穩定,從而為新一輪金融週期上行提供有效的基礎。

三、借鑑美、日兩國宏觀政策的經驗與教訓

招商證券分析師認為,在金融與經濟週期不同階段,應對金融週期下行,美、日兩國的宏觀組合政策存在差異性,其中既有借鑑的意義也有經驗的教訓:

第一、在金融週期下行階段,宏觀政策組合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金融形勢和經濟波動動態調整的。

第二、加大財政刺激是應對金融週期下行階段的重要手段。

回顧兩次金融週期下行時期,在1990-1993年間,美國宏觀槓桿率上漲了7.6 個百分點,其中,居民、非金融企業部門分別上漲 2.5 個和下降 9.2 個百分點,而政府部門槓桿率則上升了14.2個百分點。在 2007-2010 年間,美國宏觀槓桿率提高了29.4個百分點,其中,居民、非金融企業部門下降4.8 個和上升 4.7 個百分點,而政府部門則上升了31.9個百分點。

兩輪金融週期下行階段美國各部門槓桿率

探討中、日、美經濟與金融週期關係及宏觀政策表現

第三、維護信用穩定可能是平衡金融週期和經濟波動的關鍵核心變量。

2008年次貸危機後,主要經濟體開始注重維護信用穩定,比如美聯儲的扭轉操作(TWIST)、日本央行刺激銀行信貸工具(SBLF)、歐央行的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和英國央行融資換貸計劃(FLS)等均以此為目的。

第四、把握政策調控的“度”,避免政策過度和快速反轉。上面數據顯示,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和美國次貸危機均發生於金融週期頂部,且與宏觀政策快速收緊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