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海邊朋友家做客,滿滿一大桌海鮮,吃了一口卻不敢吃第二口!

遊唱君長居內陸,前段時間去山東一沿海城市出差,當地朋友知道後,一定要在家中設宴請客,於是恭敬不如從命。

去海邊朋友家做客,滿滿一大桌海鮮,吃了一口卻不敢吃第二口!

朋友非常熱情,親手做了一大桌海鮮,讓遊唱君大長見識!在朋友的推薦下,夾了一條當地稱做“鼓眼”的魚來吃,一口下去只覺得肉質十分細嫩,特別的鮮。

去海邊朋友家做客,滿滿一大桌海鮮,吃了一口卻不敢吃第二口!

鼓眼魚

正想再夾一塊魚肉,卻看到一團黑乎乎的內臟在魚腹中若隱若現。看到這裡遊唱君簡直大倒胃口,再也不敢起筷夾魚了。於是一頓飯興沖沖的開始,潦潦草草結束。

去海邊朋友家做客,滿滿一大桌海鮮,吃了一口卻不敢吃第二口!

辣螺

後來一瞭解,原來某些沿海人家,吃海鮮是沒那麼講究的。做一些體型較小的魚時,根本不去魚鱗和內臟。年輕人吃時,會將內臟剔除,而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可能會連內臟也一起吃下去。

而像吃海螺、海葵這類小海鮮時,很多海邊人家也會把內臟一起吃掉,甚至覺得內臟才是精華。而來自內陸的朋友,看到這種場景,勢必就有些吃不下飯了。

去海邊朋友家做客,滿滿一大桌海鮮,吃了一口卻不敢吃第二口!

碳烤秋刀魚

做魚不除內臟這種習慣不僅在中國有,在日本這樣的吃魚大國也是一樣。相信很多朋友都去日料店吃過碳烤秋刀魚,這道菜同樣是不剖魚腹的,需要在吃魚時自己小心將內臟挑出。

難道他們就一點不怕不衛生,和那噁心的腥味嗎?後來向朋友請教,得出這麼兩條原因:

一. 我們在內地吃的海鮮與沿海地區的海鮮相比,新鮮度相差甚遠。經過長途運輸到內地,海鮮肉質尚且不鮮了,內臟更是變得腥臭無比。

而沿海地區吃的海鮮都是當天捕撈,海鮮都是個頂個的新鮮,從內到外都沒有一點腥味。

二. 以前的年代艱苦,很少有肉食可吃。內陸的人們物盡其用,將眾多動物內臟轉化為毛血旺、牛癟湯、滷煮火燒等經典美食。而海邊的人們,就在海鮮上面做文章,儘量挖掘出海鮮內臟的精妙之處,久而久之,就成為習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