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樓市最佳“抄底”時機已到?先別急著接盤!

都說中國的房價是隻漲不跌,這個說法太過武斷了,事實上,我國的樓市是有過動盪的,也有過下跌的階段,不過有些人是選擇性失明。

這一次,樓市最佳“抄底”時機已到?先別急著接盤!

一、歷史上的兩次大跌

不熟悉歷史,就無法認清現在和未來。

在中國20年樓市上行週期裡,房價出現過兩次大回調。

第一次是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房價幾乎崩盤。一年內,廣州房價一度下跌30%,不到500天的時間裡,深圳房價幾近腰斬!最高跌幅甚至達到50%,全國各地,哀鴻遍野。但隨著4萬億的救市,房價沒過多久就走出了翻倍的行情。

第二次是2014年,樓市庫存積壓,開發商的房子賣不出去,一二線城市房價全面回落,三四線城市成交萎靡。於是各種降息降準準,調控全面放鬆,其中最大的大招就是去庫存和棚改貨幣化安置,緊接著幾乎所有城市都走出翻倍行情。

所以,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是不存在的,樓市運行的真相是:房價漲起來一飛沖天,跌起來也會一瀉千里!

這一次,樓市最佳“抄底”時機已到?先別急著接盤!

二、最好的抄底時機究竟是什麼時候?

回望歷史,我們可以毫不猶豫的說,抄底最好的時機就在2008年和2014年。但這已是一句空話,我們現在最關心的是未來的機會。

根據歷史經驗來看,抄底最好的時機是樓市開始復甦的時候。

為什麼選擇這個時機?

第一個原因是,樓市降溫大家是都能看得到的,但究竟什麼時候觸底,這是誰都不敢保證的。如果是在相對的高位接盤,那還是很吃虧的。

第二個原因是,中國樓市是典型的政策市,樓市興起也好,衰落也好,都是看政策吃飯。當政策放鬆信號重啟時,意味著房價下跌已經觸及有關方面所能承受的尺度。我們要找的就是政策底部,就是裡面政策的穩定期。政策底部特徵是,利空出盡,利好待出。

所以,在政策市,小小金融認為跟著政策走才是最保險的選擇。當行政管制與金融管控接連放鬆時,那就意味著進場的機會到來!

有人說,剛需買房無論什麼時候上車都合適,畢竟是買來自住,不是用來投資。這顯然是個謬論,誰規定投資者可以謹慎,剛需就必須一往無前?剛需憑什麼要多花錢買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