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雲來:為什麼市場經濟優於計劃經濟?

朱云来:为什么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朱雲來近日在公開演講時表示,計劃經濟是個完整的系統,就像全世界的氣象都可以放在一個方程裡,風光雨電都可以用方程來描述,但是解方程所需要的信息“多得是一塌糊塗”。因此,“計劃經濟理論上是可行的,實際上是幾乎不可行的”。而“市場經濟理論上是有缺陷的,但實際上是相當有效的”。

朱雲來:四十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一路走來,跌跌撞撞,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有兩個做法,一是市場化,我們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市場化帶著我們整個經濟轉型,甚至是社會的轉型發展;二是國際化,讓我們不斷跟世界接軌,大家同在一個地球上,總要有交往。

為什麼要開放?你沒有開放,你就缺乏新思想,就沒有比較,就很容易閉塞,很容易固步自封。

正是因為開放,會經常激發你去比較,去發現。發現你的缺點,發現別人的長處,同時在比較之中也會發現我們自己的長處。需要改進的地方你就去改進,這就是改革。

如果不開放、不改革,一個社會很難保持系統的進步。我們的總體方向是市場化和國際化,至少從經濟發展和經濟學規律角度來講也是正確的。

現在面臨的問題還是要追趕世界。我們在經濟總量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我們的科技水平還有很多的欠缺,我們還是應該像當年那樣開放,才能出國留學,系統地向先進國家學習先進的科技。但我們還沒有自己的操作系統,還沒有自己的芯片,沒有製造芯片所需要用的設備,還有芯片後面所需要用的材料,所以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

我們做一個科技審計,我們現在到底先進到什麼程度了?我們比一般的發展中國家已經進步了很多,但真正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紮紮實實到底到了哪兒?我們也可以自我檢查一下,這樣有利於建立新的發展方向,確認我們做到可以達到的事情。

現在的發展也有一個基本的思路問題。現在國家提出,我們寧願要高質量的增長,不一定要高速的增長。如果有機會增長當然可以,這實際上是客觀規律,首先還是要重視質量。有質量的發展,長遠發展才有意義。同時也存在發展風險問題,如果發展質量不好,即便是非常快速的發展,將來一定是問題,將來一定有風險。所以要有辯證思維,要有一種平衡。

中國幾千年歷史,曾經一直很強大,一些西方研究也表示了同樣的觀點。但是自從1840年以後,中國迅速被現代工業化國家打敗。

究其原因,中國過去是強大,但那是在農業時代,農業時代的核心最重要的就是規模,因為中國有這麼大的一塊耕地,這麼大的一塊平原,加上中央集權等等,所以中國在農業時代非常強大。但一旦工業時代來臨,固步自封,你雖然很強大,但也一下子就被打敗了,現在我們還在追趕。

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發展,我們現在有了一個相當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我們更需要有策略地來發展,不必那麼著急。如果你做得太快,有些東西做得有問題,它對未來也會產生風險。有時候需要的是以退為進,如果一個經濟裡,你要想所有生產單位都去救,它的經營有問題,你還是去救,這樣不但沒有把其做好,原來做好的也拉下來了。還是需要綜合辯證考慮,由市場來決定經濟的走向。

而在回答“為什麼市場經濟優於計劃經濟”時,朱雲來表示,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都是為了發展經濟,都是希望經濟最優化,兩者的目標是一致的。

但不同的是,計劃經濟決策需要要大量的信息,並且信息需要隨時更新,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市場經濟與之不同,從方法論上講,它是從局部的試錯開始,然後迅速傳播。所以,市場經濟調整非常有效,即使信息不完整、信息缺失都沒關係,在達到一定成就的時候就可以起作用。

計劃經濟是個完整的系統,就像全世界的氣象都可以放在一個方程裡,風光雨電都可以用方程來描述,但是解方程所需要的信息“多得是一塌糊塗”。因此,“計劃經濟理論上是可行的,實際上是幾乎不可行的”。而“市場經濟理論上是有缺陷的,但實際上是相當有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