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下一程,中國經濟如何探尋新動力?

把脉下一程,中国经济如何探寻新动力?

2018年新華網思客年會現場。新華網 郭小天攝

對中國經濟下一程保持信心

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有增無減,為今後我國發展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全球“變局”之下,難免焦慮,中國經濟未來形勢如何?年會上,多位經濟學家對未來中國經濟形勢表示樂觀,對中國經濟下一程保持信心。

把脉下一程,中国经济如何探寻新动力?

魏建國在現場發言。新華網記者 郭小天攝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認為,要辯證地看待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的變化,過於悲觀或過於樂觀都不對。2019年將是國際形勢不確定因素最多的一年,也是國內改革措施疊加的一年。但是中國仍然處在國內發展的戰略機遇期,2019年是中國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加速的一年,“明年中國將是吸收外資最多的國家,也是改革開放最多的國家”。

把脉下一程,中国经济如何探寻新动力?

張軍在現場發言。新華網記者 郭小天攝

“有理由對中國未來經濟保持樂觀。”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在年會上如是說。他的信心來源於三個方面:首先,中國經濟未來的模樣已然清晰,包括勞動力結構、經濟結構、貿易格局、經濟格局等都能夠看得很清楚。其次,中國經濟的改革領域和改革方向越來越明確,已經形成了基本共識。第三,中國經濟有能力應對短期經濟波動和外部衝擊。

把脉下一程,中国经济如何探寻新动力?

劉尚希在現場發言。新華網記者 郭小天攝

有信心,更要將信心付諸於行動。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改革就是行動的著力點。要繼續深化改革,激發中國經濟的潛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我們的發展就是一輛車,改革是動力,它要往前走。這裡面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要把擋位掛好,如果掛在空檔上,你就算使勁的踩油門,車也不會往前走。改革與發展形成一種精準的匹配,那麼改革的紅利才能夠充分釋放。”

探尋新動力,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如何化解不確定性,為中國經濟探尋新動力,推動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是與會專家學者重點探討的話題。

魏建國提出,面對新一輪改革開放,要激勵幹部擔當作為,提高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對領導幹部要提出更高要求,緊盯“不敬畏、不在乎、喊口號、裝樣子”的問題,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此外,除了保持戰略定力、注重穩紮穩打,還要強調協調配合,“中央和地方各領域的協調配合比任何時候都重要”。

把脉下一程,中国经济如何探寻新动力?

朱雲來在現場發言。新華網記者 郭小天攝

金融專業人士朱雲來表示,”四十年改革開放成就斐然,新形勢下,需進一步發展科技,擴大貿易,提高勞動收入,降低生活成本,提升經濟質量。”他認為,沒有核心技術,就沒有核心競爭力。未來世界經濟呈現多元化,市場更接近飽和,需求更加深層次,如何通過科技創新來進一步創造未來,是下一程面臨的新挑戰,“今後要做的不是簡單的複製。世界在不斷地變化,我們需要不斷調整,面向未來,吸收四十年積累的經驗,以科技創新為主,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從而加強世界競爭力。”

把脉下一程,中国经济如何探寻新动力?

鄭永年在現場發言。新華網記者 郭小天攝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也認為,中國要注重航天航空、智能應用等高新科技的交流與互動,拓展對外開放的深度與廣度,“未來世界的競爭不是看誰‘最狠’,而是看誰更開放。”

在談到如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時,張軍表示,我們還得在更大程度上把增長的動能、動力交給市場,“現在我們已經看到經濟增長過程當中,像房地產、高能耗的產業、傳統產業,都在發生很大的變化,方向就是在走向高質量的發展。所以這個進程的實現,還是要讓市場在這個過程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