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候,如果美國不參戰,現在會是什麼樣?

變性金剛夾了筆海盜

【時代背景】就戰爭性質而言,二戰與一戰沒有分別,仍然是世界列強瓜分勢力範圍的罪惡戰爭!列強勢力分為三方——美英法為一方,德日意為一方,蘇聯為一方。以中國為代表的二戰各參戰國,屬於被侵略和瓜分的一方。1933年1月3日,阿道夫.希特勒主政德國,二戰進入倒計時,僅用6年時間便完成了德國的重新崛起和戰爭準備,環顧當時世界,僅就安邦定國的施政能力而言,無人出希特勒之右。而當時的列強們又在做什麼呢?法蘭西張伯倫玩綏靖討好德國,北極熊忙著與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而靜臥在大西洋彼岸的美洲虎,則打著中立國的旗幟等待戰機。

【美國參戰】準確地說,二戰屬於歐洲,不屬於中國。自1931年“9.18事變”開始,至1937年“7.7事變”全面抗戰爆發,中國抵抗日夲侵略的戰爭已經打了8年,歐洲二戰才於1939年9月1日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夲偷襲珍珠港,美國參戰的機會終於來了!12月8日德日意軸心國向美國宣戰,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美國國會做了慷慨激昂的演講,同時簽署了對軸心國宣戰的作戰命令,美國全國進入戰爭狀態!此時歐洲二戰已經打了兩年半,法蘭西已戰敗投降,德意英蘇等交戰國既殺紅了眼,也元氣大傷,而這正是美國夢寐以求的絕佳參戰時機!那麼,如果日夲不偷襲珍珠港,美國會不會參戰?如果美國不參戰,二戰的結局又會如何?九哥認為有三種可能:

1.如果蘇聯與德國都拼光了老夲,或者蘇聯開始戰略反擊,美國會毫不猶豫地出兵歐洲——因為美國可以接受德國戰敗,但絕不接受蘇聯在歐洲一統天下!以美國的綜合國力,在不與日本發生太平洋戰爭的前提下,聯合英法加澳等國打敗德國沒有懸念,戰後歐洲的地緣政治格局仍然是東西對壘的冷戰局面。

2.到是亞洲戰場會充滿變數,如果不與美軍作戰,日夲就可以集中全部兵力進攻中國,中國抗戰的形勢將是極其嚴峻的!這裡只能等待另外一個假設,即歐洲戰事結束之後,蘇美會不會對日宣戰?如果蘇美在德國戰敗後立刻處於對峙狀態,那麼蘇聯絕對不可能出兵中國東北;如果美英法和蘇聯再私下協商一個瓜分勢力範圍的協議,可能會共同對日宣戰。但是,這個仗的打法就會改變花樣了,讓美軍一個島一個島地與日軍死磕,讓蘇軍趁機獨佔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美國有這麼傻嗎?


蘇北九哥1

如果美國不參站的話。首先德蘇戰役仍然僵持中。而日軍則會南下繼續攻佔越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緬甸。但是,由於日軍的主力在中國,而中國抗戰(國軍在前線、共軍在後方)將會繼續拖延日軍的行動計劃。另外,美國雖不參戰,但由於日軍佔領美屬菲律賓,美國將會全面制裁日本,使其經濟雪上加霜。而日本在奪取菲律賓和越南後,將會與印度英軍開戰,英軍則持續反抗,這也可以拖延日本進軍計劃。

而此時,德蘇戰役將會按照歷史照常發展到1943年5月左右。

此時,蘇俄已經開始反擊德國,德國在蘇俄戰場上開始失利。而另一方面,德意聯軍繼續在非洲掠奪英法殖民地。

到了1943年中旬,日軍基本佔領除印度、緬甸外的所有東南亞國家。而在印度的英軍已經處於被動地位,而美國可以以人道主義的方式對中、英等盟友提供物資、技術支持,從而確保中國和印度戰場得到補給。

但是,由於日本控制馬六甲海峽,外界的支援智能走緬甸、印度。而那時緬甸戰役將會打到十分艱難,甚至失敗。而日本,由於常年戰爭,雖然能在東南亞地區掠奪不少資源,但是終因深陷中國和印度戰場而感到疲憊。而為了控制殖民地,而必須調出一部分兵力駐紮。

到了年底,蘇德戰役,德軍戰敗。極大鼓舞了盟軍士氣,英蘇將會分出一部分兵力投入非洲戰場。由於德軍受到重創,很快,意大利會投降倒伐,非洲戰事將會很快結束。

而在東線,蘇聯將會進入東北地區,對日軍進行反擊。國內抗日勢力也會加大反擊力度。

而此時日本就陷入了單方作戰的困境,最後,蘇軍將會進攻日本北部地區,使得日軍要保護本國。(如果美國此時仍然不參戰的話)

到最後,隨著盟軍的全力反擊,以及殖民地區得反抗,最後,日本必定戰敗。二戰依然勝利。

只不過勝利的時間會推後(有可能在1946年前後),而中國的抗戰則會更為悽慘,英國在東南亞的投入也會更多,屆時分割日本的有可能是中、蘇、英。同樣也有美國。只不過美國是間接參與了二戰,同樣收益。

其他地區,也有可能與歷史發展的結果相差不大。


聖之子

先說說亞洲戰場,如果珍珠港被偷襲後美國不參戰,那麼日本完全有可能長驅直入並佔領整個東南亞。關於這點,我們可以回憶一下現實的二戰中,美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反擊戰之前的情形:當時的日本海軍還在太平洋上和美軍廝殺,但陸軍已經打敗了東南亞的英軍和澳軍。如果沒有美國的參戰,那麼對於已經打到瓜達爾卡納爾島的日軍來說,佔領整個印尼也不成問題,因為當時唯一能夠和東南亞和日軍抗衡的盟軍就只有英軍和澳軍,但前面說過英澳聯軍已經被日軍打敗。

如果佔領印尼,那會有什麼影響呢?首先我們要知道日本為什麼要佔領進軍東南亞——因為軍部發不出石油和橡膠了。要知道,對於二戰時期的軍隊來說,石油和橡膠是兩種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但縱使日本在當時已經佔領了大半個中國,他們在中國的佔領區裡卻因為技術和科學理論不成熟等原因找不到石油,所以他們在北上諾門坎戰敗後才要選擇南下。而在印尼,有一個油田叫做印尼油田,這個油田一年的產油量足足可以支撐日本進行3年的戰爭。一旦它被日本佔領,後果會怎樣自然不堪設想。

而在緬甸戰場,雖然中國遠征軍還是會得到美國的援助,但沒有了美軍的牽制,太平洋地區的日本陸軍完全可以殺回亞洲大陸,那麼緬甸地區中英聯軍的命運何去何從,真的就是個未知數。但是別忘了,二戰還有一個歐洲戰場,這個戰場的科技實力才是一等一的。

接下來說說歐洲戰場。當時的希特勒已經和蘇聯打上了,而且希特勒把大部分德軍都派往蘇聯地區,西線的兵力應該算是相對空虛。但在美國參戰之前,英國已經明確表示過自己快撐不住了。現實的二戰中英國之所以能反戈一擊,其實是因為在美軍參戰後,英軍看到了打贏德國的希望。但自從倫敦空戰之後,歐洲戰場的主角應該只剩下蘇德戰爭了。別看英軍和隆美爾在北非打得水深火熱,其實雙方的軍隊僅僅是幾萬幾萬的對打,遠沒有蘇德戰場上百萬軍團大廝殺的規模。

但我們知道,蘇聯在諾曼底登陸前,其實已經在庫爾斯克打贏了德國最後的進攻力量,接下來蘇德戰場的雙方角色完全對調了過來,變成德國防守、蘇聯進攻。後來,現實的二戰中蘇聯也是自己吃下了柏林,完全沒有英法美三國的幫助,頂多就是英法美在西線拖住了一部分德軍。但在虎爺看來,如果沒有美國參戰和諾曼底登陸,蘇聯也能自己吃下德國。原因如下:

第一、當時的德國沒有打下高加索油田,烏克蘭也被蘇聯拿回去了,而當時這兩個地區分別產出石油和糧草。那麼,沒有這兩個戰略要地,縱使西線沒有諾曼底登陸,德國也已經快把資源耗光了。

第二、關於德國國內資源的情況,其實我們看一下蘇德兩國在戰時的軍備產量對比就知道:當時的德國沒有吃下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而列寧格勒的坦克廠在保衛戰中一直保持著生產,還以平均每天生產5輛的速度投入戰鬥。相比較而言,德國的虎式坦克雖然也有保持生產,但一直到柏林淪陷前虎式坦克才僅僅生產了近兩千輛,這個數量也僅僅是豹式坦克的兩倍。生產數量不足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虎式和豹式坦克的生產難度較大,還有一個是德國的資源已經基本耗光。希特勒之所以下重本生產虎式坦克,除了虎式坦克比較堅固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他把虎式坦克作為後期德國軍人精神的支撐。在這個程度上講,德國早已經失去了當年閃擊戰的強大實力,單從虎式坦克這一類的武器的作戰模式分析,也可以看出德軍早已沒有能力和資源進行閃電戰了。

而蘇聯這邊的T-34坦克卻依舊保持著高額的產量,它的數量遠遠高於德軍的坦克好幾倍。後期蘇聯之所以能突破德國的重重防線攻進柏林,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兩點:一個就是它坦克的產量,另一個則是它數量龐大的軍隊。所以,縱使美國沒有參戰,諾曼底登陸沒有進行,蘇聯也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反殺攻進柏林,而這一結果也僅僅是時間的問題。當然,蘇聯的進攻會把西線相當一部分德軍吸引到東線,這時候英法聯軍還是有可能找到機會在西線的某一處登陸,之後讓德國再次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並最終打敗德國。

當蘇聯消滅德國之後,它會怎麼做呢?其實這就跟真實的二戰一樣:百萬軍隊進軍中國東北。我們再看真實二戰中的東北戰役,也能夠看出同時期的日本根本就不是蘇聯的對手。如果美國沒有參戰,只不過是由於沒有美國的原子彈,日本沒有那麼快投降,但蘇聯還是完全有可能從山海關進入華北,在中國已經拖住日本的情況下從日軍後方進攻,進而和中國夾擊日本在華侵略軍,然後再從庫頁島南下沿著北海道往日本國土打。

最終,日本還是會因為打不過盟軍而宣佈投降,反法西斯陣營依舊能夠打敗日德兩國。但由於美國沒有參戰,它失去了這一爭取國際地位的機會,那麼在之後的冷戰中,過程和結局會怎樣也許又會是另一番結局。


協虎戰爭史

二戰時候,如果美國不參戰,現在會是什麼樣?

其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無論是挑戰方與應戰方,都為了獲得戰爭的最終勝利而不惜付出一切的代價與犧牲,戰爭雙方為了勝利勢必致力於迅速摧毀對方的戰爭的軍火武器與作戰人員,軍火是克敵制勝不可或缺至關重要的關健因素。地處北美的美國自1776年建國以來,歷經圖治,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已經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雙方打得精彼力盡之時,遠離戰火紛飛的美國不僅在隔岸觀火,且利用這個難得的機遇在大力發展軍火工業大發戰爭財!這無疑更加有利於戰爭實力較弱的一方,軍事實力得到可持續的補充是戰爭得以持續的保障。
若美國完全置身度外(包括不出售軍火武器)的話,其時德意日三國擁有更強的軍事實力。歷史完全可能被改寫,德意可能征服歐洲蘇聯,日本可能建立東亞共榮圈。美國作為世界強國,不可能對世界大戰坐視不管,美國顯然會考慮自己的國家的利益與安全。選擇最佳時機介入二戰中,用最小的代價,換取利益的最大化吧!
二戰如果美國沒有參加,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二戰前,美國在國際政治上的發言權就只相當於一個二流國家,說不上幾句話,二戰爆發後,美國通過援助、出售軍火,外加參戰,才提高了自己的國際地位。二戰時期,美國沒有援助老蔣對抗毛。在美國駐華軍事觀察員的蔣、毛都是抵抗日軍的武裝力量,都援助過。當時美國在亞太的軍事存在亞洲:菲律賓駐軍太平洋:關島駐軍、夏威夷駐軍、阿留申群島駐軍,二戰時期,美國不是世界老大,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才成為世界的老大。在美國,資本家的力量遠遠大於被戰爭削弱的德國和被國家扶植的日本。羅斯福只能通過自己的《全國工業復興法》 出爐,它是對大蕭條中美國工業中明顯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係進行局部調整。解決了經濟危機,才沒有走上法西斯道路。
如果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是沒有選擇的。世界大戰真正的意義就是新興強國對原有的國際體系不滿,企圖推翻原有體系,建立以自己為中心的體系。那就是說要推翻美國,美國不可能不戰,就現在的狀況看,美國已經成為法西斯了。

盧寧

美國不參戰,意味著太平洋海域日本艦隊被日本獨霸。

首先,日本會全力進攻亞洲大陸,東南亞海域國家和諸島淪為日本殖民地,馬六甲海峽淪陷。其為日本提供豐大量鋼鐵、錫等資源製造飛機和艦船,印度尼西亞為日本提供豐富的石油供給太平洋艦隊馳騁,並擁有更多糧食儲備供給日本國內和前線戰場。在印度、緬甸盟軍必然苦不堪言,戰事節節敗退。中國沿海和東北地區受到太平洋艦隊的長期轟炸。

澳洲,澳大利亞在沒有美軍幫助的情況下,在日本攻陷新加坡等地有澳軍駐軍的地方後雙方必然仇恨值大漲,澳大利亞全面抗日,日本海軍在太平洋無敵的情況下,必然入侵澳大利亞,雙方陷入僵持戰,在未有外援情況下,澳軍甚至可能落下風。

亞洲大陸,日本陸軍主力大成必然不會分散,在海軍配合下全力進攻中國,沿海城市逐一全部淪陷並向內擴散,國內抗戰情勢必然雪上加霜。東北在日本充足的兵員支持下全部淪陷。中華大陸大半落入日寇鐵蹄踐踏,其他亞洲國家紛紛淪陷。

歐洲,中國戰事戰況基本明朗後,日本太平洋艦隊主力遠赴歐洲同英國海軍作戰,德國壓力大減,歐洲全境淪陷德國鋼鐵洪流之下,英國本土也會因為強大的日本艦隊和德國空軍配合而逐步被擊敗。至此歐洲大部分戰事平定。

非洲,在英國本土被襲擊情況下,由於海權被日本取得,盟軍陸軍必然無法順利回國,日本和德國、意大利聯軍必然壓制盟軍部隊,由此非洲淪陷。

遠東地區,德國在沒有英軍制肋的情況下,蘇德戰爭必然更加順利,日本撕毀“蘇日互不侵犯”協定進攻蘇聯和蒙古,蘇聯在德國強大攻勢下本勉強抵抗,對抗日本軍隊必然後繼無力,德國順利取得高加索油田,鋼鐵洪流注入強大的動力。日德夾擊蘇聯,蘇聯淪陷。此後,澳洲、中國接連完全淪陷。

至此,世界版圖上,日本統治東南亞、亞洲大陸大部分地區,蘇聯被德日瓜分,歐州、非洲被德、日、意瓜分。南美洲、北美洲由美國統治。

在美國還存在之時,軸心國必然不會內訌,各地戰事皆平定後部隊休養生息,合力圍攻美國,美國淪陷。

世界版圖被軸心國統治,數年後,日本和德意摩擦必然發生戰爭,戰火重燃各個大陸,至於勝負,戰爭沒有勝利者,雙方全面開戰後,更可能各個被殖民國家抵抗勢力伺機開始反擊,雙方陷入兩線作戰。

結局?誰知道呢?畢竟日德本國人口基數在那,統治全世界光靠“偽軍”可不行。

以上。


木劍溫不勝

首先我們來看美國是不可能不參戰的。

在二戰中,美國在歐洲和亞洲的利益已經被軸心國給侵佔了。就算沒有被侵佔,如果德國佔領了歐洲,日本佔領了亞洲,他們的下一步目標也會瞄準美國。

更重要的一點是,美國多年以來也在謀求全球霸權,但一直沒有很好的機會。

1899年,美國的GDP已經躍居世界第一。從這時起,美國為了把他的產品傾銷到全世界,就開始對海外進行擴張,碰到了英法德等國的強烈反抗。

一戰結束後,美國總統威爾遜建議成立國際聯盟,協調各國之間的衝突和矛盾,並建議自己擔任主要領導,又一次遇到了英法國家的強烈反對,美國領導全球的野心再次受到了挫敗。

二戰爆發,美國終於找到了一個爭取全球霸權的好機會。羅斯福自然不願意錯過,他更不願意看到德國和日本快速崛起。在他心中,世界霸主有且只能有一個,那就是美國。

只有美國在這個時候站出來,率領全世界其他國家,擊敗法西斯,才能謀求全球霸主的地位。

回到這個題目,如果美國沒有參戰,二戰時的世界格局會是怎麼樣?

首先我們來看歐洲。德國人的鐵血精神由來已久,在希特勒閃電戰術的加持下,短短几年間,已經橫掃整個歐洲。在西歐,只剩下一個島國英國沒有被拿下。表面上看上去強大的蘇聯,也被德軍打的只剩下半條命。

在這個時候,美國不僅參戰了,並且還向所有的反法西斯國家,輸送了大量的武器和軍需物資,有力的支援了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戰爭。這些讓英國扛住了希特勒的瘋狂轟炸,也讓蘇聯有了反擊德軍的本錢。美國的直接參戰更是對德國和日本的致命一擊,直接改變了二戰的命運。

如果美國沒有參戰,強大的蘇聯將會被德軍擊潰,按照希特勒的個性,他會對蘇聯人進行滅絕式屠殺,後來的不管是蘇聯還是俄羅斯,都將不復存在。

如果美國沒有參戰,英國根本就沒有繼續抵抗的資本,被希特勒攻陷只是時間的問題。驕傲的英國人將第一次淪為他國的殖民地,當然,他們的命運可能不會很悲慘,但這對於驕傲的英國貴族來說,是根本沒有辦法接受的。

一言以蔽之,整個歐洲,甚至包括非洲,都會是德國的一統天下。

最後我們來看我們的亞洲。

自從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拿下廣闊富饒的東三省,獲取了大量的戰爭資源。雙方的力量此消彼長,日本的國力大大加強,堅定了他們侵略中國的野心。

短短的3,4年之間,日軍就拿下了大半個中國,尤其是中國最富裕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國民黨軍隊在日軍的侵略下,只能被動抵抗,基本上沒有還手的機會。就算到了日軍力量比較薄弱的1944年,一個豫湘桂戰役,就差一點消滅了重慶政府。同時日軍向東南亞進軍,基本上完全佔領了東南亞。

如果美軍沒有參戰,中國的重慶政府肯定也堅持不下去。全國被日本佔領,只是時間的問題。至於在敵後開展抵抗的八*軍和新*軍,根本就不是日本人的對手,千萬不要被抗日神劇給欺騙了。根據有關資料統計,上百日軍就能把幾千甚至上萬的八*軍趕的到處亂竄。

也就是說,如果美軍沒有參戰,日軍在很大程度上會統一亞洲,對中國大陸人推行像在臺灣一樣的殖民統治,強制學習日語,全面取締漢語。當1949年蔣介石到臺灣的時候,臺灣人已經不會用漢語,只會用日語。你就明白,如果中國被日本佔領會是什麼後果?中華民族亡國亡種是必然的。

中國的抗戰之所以能夠勝利,在於中國人的頑強抵抗。而根本的命運並不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上,只是因為美國和蘇聯的參戰,徹底摧毀了日本的抵抗能力,才迎來了抗戰勝利的那一天。


新知傳習閣

二戰時候,如果美國不參戰,現在會是什麼樣?

我覺得這個問題讓時間從1941年直接跳到2017年了,中間的76年去哪裡了?就算美國不參戰,二戰還沒有結束,還會有很多事情要發生。

事實上,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如果了,美國被日本的戰火逼到懸崖邊,沒有退路,沒有其他選擇,唯一的選擇就是對日宣戰。這次襲擊是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客觀上加速了日本法西斯帝國的滅亡。

那麼,日本為什麼襲擊珍珠港?不襲擊可以嗎?日本自從發動侵略戰爭,就不可避免地跟原來的老牌殖民者發生利益衝突。東亞,當時有英國,荷蘭,美國的殖民地,日本南下的計劃導致日美在東亞必然發生利益碰撞。

日本向東南亞的擴張,引起了這個地區原來的主要強國的不滿,為了給日軍一點警戒,美國凍結了對日的貿易,其中重要的資源是石油。沒有石油,日軍的戰爭機器就無法運轉,飛機、坦克、戰艦無法使用,等於無法繼續侵略,為了確保侵略的繼續,掠奪石油,日軍決定冒險一擲,決定實施了珍珠港突襲。

如果美國不參戰,中國人民的苦難必將更加深重。1938年8月至10月的武漢會戰是中日戰爭規模最大的會戰,武漢會戰戰日軍達30多萬人,中國軍隊達110萬人,戰爭中日本損失8萬人,因病減員8萬人,喪失了大規模戰略進攻的能力。

武漢會戰迫使日軍大本營不得不重新調整對華戰略,改為政治誘降為主、軍事進攻為輔的戰略,以求儘快結束所謂的“中國事變”。

如果歐美國家不干涉日軍侵略,日本鬼子可能會採取“以華治華”,自相殘殺的陰謀詭計,然後各個擊破,最後漁翁得利。

當然,美國不會坐視德日獨吞歐亞大陸,因為美國人的祖先在歐洲,讓德日獨吞歐亞,豈不是讓別人挖了自己的祖墳,瓜分了祖宅祖田,這是萬萬不能允許的。軟弱受氣可不是帝國主義的本性,利益相爭必然導致刀光劍影,決一死戰。

就是沒有珍珠港事件,還會有其他事件,其他衝突,為了爭奪利益而大打出手的事情,直到現在還沒有消失。

貧窮就會捱打,落後就會被人欺負。要想不被欺負,就必須做得比別人好,變得比別人強大,用實力來說話。 (桌椅亭)


桌椅亭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時間最長,規模最大,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世界大戰。此戰從1939年全面爆發到1945年德意日無條件投降,先後有60多個國家佔世界4/5的人口被捲入了戰爭。戰爭雙方約有1500萬士兵3500萬平民死於這場慘烈的戰爭。軍隊和平民傷亡約9000萬人以上。軍費耗費11000多億美元,人類幾千年的文明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新興強國與老牌強國矛盾危機極端深化的結果。新興強國德意日為了爭奪世界政治,經濟勢力範圍,悍然發動侵略戰爭。但是,戰爭的最後結局與侵略者的願望恰恰相反,全世界維護和平和世界正義的力量最終打敗了侵略者。愛好和平,反對侵略的人民勝利了,維護世界正義和道義的力量勝利了!

二戰進程中充滿著不確定的因素。最大的一個不確定的因素就是日本悍然發動太平洋戰爭,導致陷於孤立主義的美國參戰!如果日本沒有發動太平洋戰爭,美國很有可能就不會參戰!如果美國不參戰,中蘇英法最可能的結局會是什麼呢?

一、英法兩國對陣德國的戰爭態勢分析:

1、法蘭西之戰開戰時雙方戰力對比:

英法聯軍戰力:147個師,3700輛坦克或自行火炮,14500門大炮,3800架戰機。

德國軍隊戰力:141個師,2455量坦克或自行火炮,7558門大炮,3100架戰機。

從武器裝備和總兵力情況來看:雙方的武器裝備水平相當,總兵力相近。英法聯軍略佔優勢。

制空權:戰機對比英法聯軍略微佔優,開戰後,德國實際佔優。制海權:英法聯軍佔絕對優勢。陸軍對比:英法聯軍數量佔略微優勢,重武器裝備佔明顯優勢。

2、續戰能力情況對比:英法兩國與德國均能生產戰爭需要的所有武器裝備,且英法的生產能力要略高於德國。

3、英法聯軍在形勢略微佔優的情況下,由於戰略戰術運用的失誤,導致潰不成軍,僅僅一個多月就全線潰敗,丟掉荷蘭,比利時,法國,退守英倫孤島。法蘭西之戰,英法聯軍傷亡35萬人,被俘190萬人。在法蘭西之戰中擁有約250萬兵力的英法聯軍灰飛煙滅,僅有20萬人左右的殘兵敗將得以從敦刻爾克撤退到英國。此戰德國僅僅傷亡155000人。

4、法國貝當政府在開戰一個多月就被迫向德國投降。英軍退守孤島,完全失去了反攻的能力。因為英國有制海權,德國一時之間也拿不下英國。

如果沒有後來的美國參戰,英法兩國可能會是一個什麼結果?毫無疑問,戰爭時間將大大延長,按照德國的科技發展情況,德國將完全有時間率先研發成功導彈和原子彈。然後呢?法國將完全無法洗刷戰敗投降的恥辱,英國也必然會最後戰敗。

二、蘇聯對陣德國的戰爭態勢分析:

1、雙方戰力對比:(須知:德國此時還同時對陣英國)

蘇軍戰力:總兵力537萬人。坦克2.5萬輛,大炮9萬門,戰機1.9萬架。其中東部部署73個師,西部部署258個師。西部直接對陣德軍的總兵力為258個師,308萬人,坦克1.4萬輛,大炮7萬門,戰機1.1萬架。

德軍戰力:(用於進攻蘇聯的兵力)總兵力170個師(含羅馬尼亞等國軍隊)約210萬人,3712輛坦克,7184門火炮,1830架戰機。

2、續戰能力情況對比:蘇聯與德國均能生產戰爭需要的所有武器裝備。蘇聯:生產坦克18000輛/年,生產戰機14000架/年。德國:生產坦克2780輛/年,生產戰機13000架。顯然,蘇聯的生產能力要高於德國。

3、蘇軍在戰力形勢完全佔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由於毫無戰爭思想準備,加之戰略戰術運用失誤,被德軍閃電突襲,僅僅在蘇德戰爭的頭18天,蘇聯就損失2000列火車的軍火,3000門大炮,2000架飛機,1500輛坦克,以及30萬蘇軍被俘。僅僅在戰爭的第一年蘇軍就損失兵力400多萬,其中近300萬成為俘虜。蘇聯訓練有素的軍隊幾乎拼光。德國連連進攻,蘇聯艱難苦守。蘇聯處處被動挨打。

4、如果沒有後來的美國參戰,蘇聯會是一個什麼結果?毫無疑問:蘇聯得不到美國英國的大量軍援,戰場的不利形勢會延續更長的時間。戰爭時間將大大延長,按照德國的科技發展情況,德國將完全有時間率先研發成功導彈和原子彈。然後呢?蘇聯很可能是第一個受到原子彈攻擊的國家。蘇聯將最終戰敗。

三、中國對陣日本的戰爭態勢分析:

1、雙方戰力對比:

中國戰力:總兵力202萬人,另有後備兵源50萬人(中國那時還沒有預備役),共計252萬人。坦克數量極其有限。大炮800門,飛機305架(其中還有一些運輸機,教練機),戰艦總噸位6萬噸。

日本戰力:總兵力56萬人,另有預備役400萬人,共計456萬人。坦克裝甲車1236輛,大炮6000多門,飛機2000架(其中戰機1443架),戰艦總噸位1400萬噸。

2、續戰能力情況對比:中國僅僅能夠自造步槍機槍和最大75口徑的火炮,大量重武器完全依賴外援。日本能夠生產戰爭需要的所有武器裝備。日本生產坦克330輛/年,生產大炮744門/年,生產戰機1580架/年,生產戰艦52422噸/年。顯然日本的續戰能力要遠遠高於中國。中國如果得不到外援,戰場的武器裝備情況將每況愈下,越來越處於不利的地位。

3、日本仗恃其強大的戰力,對中國發動了全面的侵略戰爭。當時,一些西方國家評估:按照中日戰力對比情況,中日戰爭一旦全面爆發,最快一個月,最慢6個月,中國就會失去一切作戰能力,而不得不向日本無條件投降。難怪日本會狂妄的叫囂要三個月滅亡中國。1937年底,日軍陸軍共24個師團,除留守本土2個師團,侵略鎮壓朝鮮使用1個師團外,其餘21個師團的兵力全部出動用來全力進攻中國。由於中國的頑強抗戰,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夢想變成了它們陷入持久抗戰泥潭不能自拔的可怕夢魘。日本看21個師團根本無法打敗中國,就不得不又擴軍10個師團。1938年底日軍總計34個陸軍師團,只在本土留下了區區1個師團,使用1個師團鎮壓朝鮮,其餘32個師團全部用來全力進攻中國。可以說日本是打急了眼,急於儘快結束拖耗日本發展的這場戰爭。它傾巢出動,使盡了渾身解數妄圖一舉打敗中國,竟至連看家護院都顧不得了!(不知道有些中國人怎麼會產生‘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沒有用全力進攻中國’的錯誤看法?)就是在日軍的全力進攻面前,中國軍民頑強抗戰,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消耗了大量的日軍兵力,使日軍的進攻大受挫折。1937年7月7日—1938年底中國軍民殲滅日軍30多萬人,加上患病失去戰鬥力的日軍,中國抗戰造成近40萬日軍喪失了作戰能力(這是1937年初日本總兵力的近一倍半)。侵華日軍的巨大傷亡和兵力的逐漸分散使日軍的進攻能力大大降低。武漢會戰以後百萬日軍的進攻勢頭被中國軍民遏止,1938年底中國的抗日戰爭由被動防禦轉入了與日本的戰略相持階段。日本儘快打敗中國,跳出戰爭泥潭的美夢完全化為了泡影!日本之後不得不又連年增兵,日本陷入了遙遙無期的持久僵持的消耗戰之中。

如果沒有後來的美國參戰,中國會是一個什麼結果?毫無疑問,戰爭可能持續更長的時間。中國的抗戰局面將更加艱難!其最後局面無法預測。但是,最不濟的結果卻是可以預見的,那就是中國同意與日本停戰,中國的地圖上的牡丹花少了左上角一大塊。就像現在少了外蒙古一大塊一樣。

回顧歷史,英法聯軍是在實力比德國略微強一些的情況下大敗虧輸的,蘇聯更是在比德國實力強得多的情況下大敗虧輸的。唯有中國是在實力遠不及日本的情況下敗退的!面對這樣的歷史事實對比,我們有什麼理由責怪我們艱難困苦抗戰的先輩們?抗戰開戰前,德國的軍事顧問曾經對蔣介石預測:依照雙方戰力和續戰能力對比情況,開戰一個星期中國海軍就會失去戰力,中國空軍可以支撐一個多月,中國陸軍最多可以維持6個月。結果中國海軍在淞滬戰役沒打完就完全失去戰力,中國空軍在武漢會戰後也基本上所剩無幾。中國就是在這樣異常艱難的情況下獨力堅持抗戰四年半,他們已經超乎尋常的把我國的戰力發揮到了極致!在這裡我們只有衷心感謝我們的抗戰先輩們為我們贏得了抗戰勝利的光榮!向一切抗戰先輩們致敬!

歷史沒有如果,現實只有唯一。中國抗戰八年無論多麼艱難困苦也沒有丟棄東北,卻被蘇聯一刀割裂了外蒙古。


回憶還是要忘記

這個問題,個人覺得,可以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分析如果美國不參加二戰,可能會對歐亞大陸以及美國本身造成什麼影響。

如果美國不參加二戰,那麼德國和日本將在東西兩端將歐亞大陸瓜分。這一劃分大概是按照德國地緣政治學家豪斯豪弗的理論,整個歐亞大陸大概被分為德國為首的歐非區(蘇德戰爭爆發前主要指歐洲與非洲統一,德國為主導;蘇德戰爭爆發後,俄印區被取消, 包括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在內的領土被劃歸歐非區);和日本為首的泛亞區(主要是指從東北亞、東南亞到澳大利亞聯合,日本為主導;蘇德戰爭爆發後,俄印區中的南亞部分被劃歸這一區域,也可以看作是日本所主張的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

當德日瓜分整個歐亞大陸後,有兩種可能:一是德日由於利益糾葛,相互間發生衝突,最終大打出手,美國可以繼續坐山觀虎鬥……這個可能,個人以為,在美國沒被征服或者屈服前,德日不大可能徹底反目,而是會首先共同對付美國。畢竟分析一下當時德日領導層,就不難發現,德日都將美國當做是未來最大的可能敵人(比如有學者就認為日本偷襲珍珠港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日本認為美國是日本最大的敵人,必須要趁美國沒有準備好之前,對美國動武,讓美國在巨大損失面前屈服;同樣的,希特勒也認為美國將是未來德國最大的敵人,不過對付美國、征服美國將不會是希特勒這一代人的事,而是他下一代人的事情)。這也就意味著,如果美國不參戰,德日將會統治整個歐亞大陸,而當德日統治歐亞大陸後,必然會與美國長期對峙,甚至與美國爆發衝突,最終爆發德日與美國之間全球戰爭。

而從美國角度,如果美國不參戰,那麼將坐視德日征服一個又一個歐亞大陸上以及歐亞大陸外新月地帶中的美國可能的盟友(法國、中國、俄國、英國……)。這可能看起來對美國傷害並不大,但回到前面的假設,如果德日統治整個歐亞大陸,那麼必然會與美國敵對而不必顧及歐亞大陸上還存在美國的盟國對其進行牽制。結果就是美國必然要面對一個統一起來的歐亞大陸,而面對統一起來的歐亞大陸,當然,美國與之作戰不一定戰敗,畢竟美國足夠強大,但是統一的歐亞大陸的資源(人力、物力等等)遠遠超過美國,因此對峙到最後必然是美國失敗,而且為了應對歐亞大陸的威脅,美國必然要改變現行體制,才可能在與統一的歐亞大陸的對峙中堅持下去,但代價至少是美國現行制度的喪失,而從長遠看,是美國的必然失敗。

因此,對美國來說,像二戰這樣可能導致歐亞大陸均勢失衡的戰爭,美國必然會干預,因為這與美國根本利益息息相關。事實上,問題中關於美國如果不參戰,現在會是什麼樣的可能性基本不會發生(除非美國的精英們集體腦抽……)。


hording

二戰時,若美國不參戰,大致情況為:1.亞太部分,日本南下佔領澳洲,東南亞,並向西佔領緬甸、印度,中國大陸全淪陷。隨後,日本撕毀《日蘇互不侵犯條約》北攻蘇俄,佔領蒙古,並揮師歐洲,與德國在蘇俄中部匯合。2.歐洲戰場,德國侵蘇並使蘇俄滅亡。然後,德軍向東侵佔中東、高加索油田區,並向伊朗、印度方向進軍,與日本在印度的德干高原會師。3.非洲戰場,德軍聯合意大利等侵吞英、法等殖民地戰爭。然後,集中兵力封鎖並進攻英倫三島。4.待日本、德國意大利會師後。形成德國主要統治歐洲、西亞、非洲、南亞,日本統治東亞、北亞、東南亞、澳洲,美國統治北、南美洲。這種“三國形勢”。若干年後,德、日再合攻美國。大致情況估計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