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雲來:投資規模過大也可能成為經濟的“灰犀牛”

1月5日,由網易新聞和中國日報網共同主辦的“2019影響力峰會——預見未來”在北京舉行。對於當前中國的經濟和金融形勢,金融專業人士朱雲來在峰會上的圓桌對話環節表示,“經濟要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作用,只要方法正確,中國經濟的潛力是很大的。投資規模過大也可能成為經濟的‘灰犀牛’。”

朱云来:投资规模过大也可能成为经济的“灰犀牛”

朱雲來 圖

朱雲來指出,中國經濟發展的難度和挑戰在於由多個因素互動,我們首要關心的是經濟的健康良性發展。中國經濟經過四十年的高速發展,已經建立了很大的系統和規模,成就巨大,現在需要更多關注的是如何搭建一個良好的結構,系統審慎、持續推進科技現代化,進一步追求高質量的發展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投資的規模非常大,在建工程175萬億,這還是2016年的數字。這170多萬億是什麼意思?是當年GDP的2.3倍左右。這個數字在2002年的時候是1.1倍。這個比例太大了,已經投了非常多了,繼續投下去是不是還會有這樣的效果?” 朱雲來說,我們可以看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關於固定資產投資有持續明確的數據,這個統計指標從上世紀80年代就有了,是非常系統的統計技術。

他進一步指出,經濟發展一定要關注投入產出的效率,也就是說真正經濟質量的良性發展主要靠市場。“市場通過需求來供給,如果真正是好的且有效的東西,你自己盈利,別人也願意花錢買的,就說明你這件事情做得是對的,要用辯證的思維、系統地來檢驗。理論上計劃經濟也是對的,如果它具有足夠的信息做支撐,所以最後還是要藉助市場的力量。”但他同時提到,市場不是神話,也不是完美無缺,需要一定系統的政策制度來彌補市場的缺陷。

“我們可能需要系統地考慮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收入,一年老百姓人均收入,再乘上14億人,共三十幾萬億,而固定資產投資現在一年已經超過六十幾萬億,這些需要我們系統研究統籌考慮。” 朱雲來說。

朱雲來表示,“中國經濟發展經歷了很長的時間,有很多的積累,有很多存量的問題,包括投資過多、過剩等等,但是跨過這一個坎兒,找對了方法的話,未來潛力還是很大的。”

“2019影響力峰會——預見未來”是網易新聞主辦的首屆影響力峰會,結合財經、科技、文化、知識和新人類五大領域,從世界與中國的發展趨勢出發,深入探討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下,未來社會的變化和發展之路。

朱云来:投资规模过大也可能成为经济的“灰犀牛”

李黎 圖

本次峰會上,網易傳媒集團CEO李黎在致辭環節表示,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一年,2019年伊始,各行業領軍者共聚影響力峰會,以“預見未來”為主題進行跨界對話,旨在傳遞權威價值,分享獨到洞見。網易要將峰會打造成一個有深度、有溫度的思想激發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