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不困於眼前

人人都在談論長期投資,但少有人付諸行動。


最近有一次在上班途中和快車司機閒聊,無意中瞭解到這位司機從去年開始投資基金,2019年年底因為買了某熱門板塊基金小賺了一波,相當高興,於是在春節前就贖回保持空倉。直到春節後正好趕上了股市2月3日的下跌,他當時覺得市場可能還會下跌,就沒敢加倉,但實際上市場反彈要比預期要來得更快。


投資,不困於眼前


就在連續反彈沒有等到調整之後,他選擇加倉,不巧後面卻趕上了市場下跌,資金被套,很是遺憾。這位快車司機最後道出了一句可能很多人都曾說過的話:“投資確實應該長期,短期太難預測了。”


我們可能都和這位快車司機一樣,常常容易成為短期策略的趨勢投資者,對於戰勝短期市場的追求要遠大於對研究投資常識的追求。尤其是在目前有關短期市場的消息、熱點和事件被互聯網不斷放大時,對短期漲跌的關注度更是要高於對長期規劃的關注度。


可事實上,眼前市場出現的短期波動加大,操作難度也在加大,學習從過往歷史投資經驗中汲取到的投資常識,顯然更重要。畢竟短期輸贏仰賴運氣的成分較高,長期獲勝才是真實力。


回看長期的過去,見山不是山


股價永遠都在漲漲跌跌,如果我們一直跟著價格走,獲利的概率微乎其微。只有瞭解價格背後漲跌的邏輯,才能真正幫助我們沉澱長期的財富。歷史有很多的智者,總結出了驅動價格背後的因素,這對我們實現有效投資是至關重要的。


美國領航投資(The Vanguard Group)創辦者約翰·博格曾指出,決定股市長期回報率有三個變量:1.初始投資時刻的股息率、2.隨後的盈利增長率、3.在投資期內市盈率的變化,即:


股市長期回報率=1.初始股息率+2.盈利增長率+3.市盈率變化


投資,不困於眼前


這三個因素可以解釋投資時各個時段所有的股市回報率,而通過分析這三個因素,我們可以樹立未來正確的投資理念和策略。


舉例來說,假定初始股息率為3%,在隨後的10年內,預測盈利增長率為每年7%,則回報率將為10%。如果市盈率從期初的15倍,預期變為期末的18倍,這將使總回報率增加兩個百分點,股票回報率將達到12%。


現實股票投資回報率為名義回報率


上述分析覆蓋了自1927年至2009年年中,6個完整的10年期,以及兩個部分10年期。通過上表很直觀的可以看到,初始股息率、期間平均盈利增長率、市盈率變化帶來的回報率三者相加計算的股票投資回報率,接近與現實股票的投資回報率。


進一步化繁為簡來看,其實初始股息率和盈利增長率代表的就是股票的基本面,而市盈率的變化代表了估值或者投資者情緒的變化。所以我們的投資策略是站在企業股東的角度,分析企業未來基本面變化的趨勢,還是去猜測短期投資者情緒的變化?也就是選短期?還是站長期?


某件事情1000天的歷史不會告訴你第1001天的任何信息

投資者是市場的組成部分,猜測短期投資者情緒的變化也是一種投資方法,如果準確率很高,回報率也會很高,但猜測的難度很大。


一是我們用過去的信息預測短期趨勢,兩者之間並沒有確定的線性關係,未來永遠會出現超預期或不及預期的事件,包括我們難以預測的黑天鵝事件;


二是判斷以上信息對市場參與者的心理影響,也就是判斷不同信息的影響力,從信息到投資者心理,雖然距離很近,但深不見底,永遠也看不清。


例如受疫情事件影響,2月3日節後第一天開盤市場大跌,但之後出現了預期之外的連續8天上漲,猜測信息對投資者心理的影響,遠比判斷一家企業未來基本面的好壞更加困難,下圖形象的說明了原因:投資者情緒的波動幅度更大、頻率更高,基本面可能只波動了一個週期,但是投資者情緒可能已經波動了2-3個週期。


所以市場投資的回報率並非來自短期的投機和頻繁交易,親身經歷過牛熊的投資者想必都瞭然於心,這樣做除了將讓回報在不同投資者之間轉移之外,別無用途。長期驅動股票回報率的其實是基本面因素,這個因素可能在數週或數月的短期時間裡無法體現其重要性,但在長期上卻可以決定股票的回報淨值曲線。


投資,不困於眼前


很多時候我們做好了拿一部分長期不用的錢在市場中投資,但策略卻是希望通過判斷短期的漲跌來獲利,即“錢是長期的,策略卻是短期的”,也就是“長錢短投”,結果最終獲利的概率就和長期拋硬幣差不多。


眼下,我們最好不要被市場先生短期的情緒和漲跌波動左右,而應該樹立長期投資的理念,選擇基本面優秀公司的股票,或者具備精選基本面優秀企業的基金產品,去做真正的長期投資,做到“長錢長投”。

如果看短期一片迷霧,看長期或許會雲透天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