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雲來:中國經濟金融70年

古代中國歷史綿延幾千年,不愧東方文明古國,源遠流長。現代中國發展轉眼已是七十年,已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就卓著。回顧歷史,環望世界,可以溫故知新,助益未來。

新中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一窮二白,世界冷戰,封鎖對抗。中國人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克服困難,砥礪前行。過去七十年,大致分為前後兩個歷史階段的發展,無論是國內條件還是國際環境,都有很大的差別,發展的方式也很不一樣。但是總體說來,這兩個時期的經濟增長速度都是高於同期世界平均的增長速度(20世紀70年代除外,參見圖1,名義增率)。前面三十年的艱苦奮鬥,為後來的發展建立了重要的工業、科技和教育基礎;後面四十年的改革開放開啟了更快發展、融入世界的嶄新局面。

朱云来:中国经济金融70年

圖1:中國與世界經濟增長比較

七十年來,時光荏苒,經濟金融,氣象萬千,猶如一幅巨幅歷史畫卷。文字所限,此處只能略表一二,掛一漏萬。作為一個重要的開端,中國人民銀行已於新中國成立前夜先行成立,開始發行國家貨幣即第一套人民幣(1948年12月1日);1949年成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1951年成立農業合作銀行;1954年通過首部《憲法》;1977年恢復銀行獨立組織系統,恢復高考;1978年改革開放,農村改革;1979年設立專業銀行(農行、建行、中行),頒佈《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1983年頒佈《關於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決定》,各專業銀行向商業銀行轉型;1984年工商銀行成立,頒佈《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1990年首家期貨交易所成立,上交所正式營業;1991年清理三角債;1992年成立中國證監會;1993年公佈《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出臺“宏觀調控十六條”;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設立三大政策性銀行;1995年實施《保險法》,實施《商業銀行法》;1997年召開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銀行間債券市場成立;1998年國企改革,發行特別國債注資四大銀行;1999年四大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成立;2001年加入世貿;2002年第二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推動國有銀行改革及上市並擬訂銀監會履行銀行、信託監管職責;2003年成立銀監會;2007年郵儲銀行掛牌;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2015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9年通過《外商投資法》(更多可以參見附表,以及浩瀚史籍)。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於1952年的國家統計局系統記錄了一份中國經濟發展的數字歷史。基於這份珍貴的記錄,我們可以追循中國發展歷程中的許多方方面面,可以加深我們對於這段歷史的認識和理解,以及我們對於經濟發展和經濟學原理方面的理解。

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經濟的發展,一個繁榮富強的國家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經濟。經濟學的核心就是研究經濟原理和經濟發展。這裡我們試圖運用經濟學的原理,依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記錄,做一點基礎的分析和觀察,提出一點粗淺的思考。限於資料和時間,難免會有疏漏之處,還請大家不吝賜教。

經濟學中最基礎的概念就是產品生產。全社會產品生產價值的總和就是經濟學中常說的生產總值(以下簡稱“產值”),代表了一國經濟每年活動的總成果。圖2顯示了中國七十年產值變化的歷史數據(圖中粉色方柱)。產值(以當年價格計量,又稱名義產值)從1952年的679億元到2018年的900310億元,年均增長11.5%。扣除價格變動因素,年均增長8.1%,其中前三十年平均年增5.9%,後四十年年均增長9.3%。經濟學中,生產總值=產品數量×產品價格,故此,價格的變動就會直接影響產值的變動。圖2中紫色曲線表示價格指數(整體經濟平均價格水平)的變動。以1952年(基年)為100,前三十年(1952-1977)價格指數基本平穩,通脹很低;1978年以後,1978-1992年增長較快,1993-1995年快速增長,1995-2003年較為平穩,2003-2011年較快增長,2012-2018年增長趨緩。圖2中藍色和橙色曲線分別表示真實產值增長率和名義產值增長率,可以看出1952-1977年兩者幾乎一致,因為這段時間通脹很低,1978年之後,兩者差異較大,特別是在通脹較高時段,反映了價格因素對產值的影響。70年間經濟增長總體速度較高,但也包含顯著的週期性波動。

朱云来:中国经济金融70年

圖2:產出增長與價格因素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中國經濟發展初期與世界人均產值相比較低,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人均產值迅速接近世界人均產值水平(見圖3)。中國產值的世界佔比也從1995年以前的3%大幅增長到2018年16%的水平(見圖4),而同期中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從22%降到18%。

朱云来:中国经济金融70年

圖3:中國與世界的人均產值比較 注:世界人均名義產值也包括髮達國家在內的所有國家,人均1萬美元左右。

朱云来:中国经济金融70年

圖4:中國人口產值的世界佔比

經濟學中另一個核心基礎概念是貨幣供應(以下簡稱“貨幣”)。貨幣是經濟中用來進行產品交換的一般等價物(鈔票中介),主要包含鈔票(現金)和存款兩個部分,亦即,貨幣=鈔票+存款。貨幣總量通常與經濟規模(產值總量)緊密相關。貨幣供給形成的機制是通過銀行發放貸款(貨幣發行)。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貨幣(即貨幣供應總量)的本質,以及包括貨幣的更為廣義的概念——金融的本質,是經濟中不同經濟主體之間的資源融通(借用)。圖5中橙色方柱表示歷年貨幣總量,從1952年的121億元增至2018年的183萬億元,年均增長15.7%。其中前三十年總體平均增長9.9%,但是前期波動較大,後期比較平穩;後四十年總體平均增長19.7%,前期總體偏高,後期有所降低幾經周折。圖5中藍色曲線表示的通貨膨脹率與紅色曲線表示的貨幣增長率相關較為緊密。觀察可見,較高的貨幣增長率常會伴有較高的通貨膨脹率。

朱云来:中国经济金融70年

圖5:貨幣(供應、增長、通脹與價格)

圖6中可以進一步看到鈔票、存款、貸款和貨幣總額的歷史變化,這四大變量反映了傳統銀行核心存貸業務的規模。也許因為金融業務較為複雜,國家統計局也相應有多個不同的統計口徑。為了系統比較不同口徑之間的差異,在圖6中也放入了其他三個不同口徑的統計。其中綠色曲線代表“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統計,這個口徑除了包含上述傳統銀行核心存貸業務之外,還包括債券投資、儲備資產、股權及其他投資、國際資產及負債等科目,所以這個統計口徑大於傳統銀行業務口徑。紫色這條曲線是“其他存款性公司資產負債表”統計,這個統計口徑包含了,“其他存款性公司”所有資產負債科目,因此這個口徑大於上述信貸收支口徑。棕色曲線代表所有機構相互融通所有融資科目總和,根據國家統計局“資金流量表”推算而得,因此這個科目是包含或大於前述所有科目的最大口徑。可惜統計年鑑的數據還不夠完整,細節說明也不夠充分,準確分析解讀尚待改進。最後藍色方柱表示累計國民儲蓄總和,亦即,實物資本形成和淨出口累計總額。可以視為實物資產總額與國外資產總額之和,也即可以“被借”的積累總額。作為包含一切社會融通活動的金融,通常包含幾種基本形式,除了前述的銀行,還有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2017年股票(1997-2017年)累計融資總額12.0萬億元,債券年末託管金額75.0萬億元,保險資產總額16.9萬億元,信託資產總額26.2萬億元,基金資產規模11.6萬億元。同期銀行存款餘額164.1萬億元,貸款120.1萬億元。

朱云来:中国经济金融70年

圖6:金融(貨幣、銀行、信貸、非銀)

如上所述,金融代表了經濟中的融通(債務)總額,產值代表了經濟中的生產總額。因此,二者之比可以衡量經濟中融通與產值的比例關係。因為融通總額可有如上幾個不同口徑的統計,因此融產比也有幾個不同口徑。圖7中依次用紅線表示貨幣產值比(“幣產比”),藍線表示信貸產值比(“信產比”),綠線表示總融產值比(“融產比”)。幣產比與信產比數值非常接近,而且數據歷史較為完整。融產比的趨勢與上述二者類似,統計科目口徑最為完整,但是歷史數據相對較短。以貨幣產值比為例,前三十年比值較低(1952-1977年平均40%左右),後四十年比值持續增長(2018年達到210%)。這個口徑也是國際上經常引用的債務產值比的指標。圖8為中國幣產比與世界平均水平變動比較,1978年之後中國幣產比增長速度持續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朱云来:中国经济金融70年

圖7:貨幣產值比,信貸產值比,總融產值比

朱云来:中国经济金融70年

圖8:中國與世界的幣產比

經濟學中第三個重要的基礎概念是效率。如果每年的產值代表一個經濟總體的產出,國民儲蓄(產值-居民消費和政府開支)可以代表經濟效用,累計國民儲蓄總額代表一個經濟總體的累計歷史積累(資本),作為經濟產出的物質基礎,那麼這個經濟總體的投入產出效率可以用當年產值除以同年實物資產總額來衡量。圖9紅色方柱代表累計國民儲蓄總額(扣除折舊),從1952年的1261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3584690億元。綠色曲線為經濟總體的資本效率(當年國民儲蓄除以同年累計國民儲蓄總額)。觀察發現,前三十年除1958-1963年間波動較大外,平均在5%左右,後四十年大致在10%-20%之間。七十年間出現了八次較大波動,分別是在1953-1955年、1956-1962年、1963-1969年、1970-1976年、1977-1983年、1984-1990年、1991-2002年、2003-2018年間。其中三次最為顯著的波動週期1956-1962年、1991-2002年、2003-2018年,區間寬度分別為16%(17%-1%)、8%(22%-14%)、7%(18%-11%),區間均值分別約為9%、18%、15%。這裡似乎存在一個金融投資悖論:每次投資效率增長過快就會導致其後投資效率降低,投資增長衡量數學上等價於投資效率衡量。

朱云来:中国经济金融70年

圖9:資本效率

總結上述分析,中國經濟金融70年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總體說來一直保持著較高速度增長以及較高投資回報。但是,經濟發展也非一帆風順,具有比較顯著的波動特徵。隨著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投資和效率的挑戰也在增加。特別是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之後,資本效率呈現下降趨勢,總體債務處於較高水平,但是根據幣產比的指標來看,2016年之後債務增加趨勢已經得到扭轉,說明宏觀調整措施取得一定成效(參見圖7)。面向未來,我們相信,只要不斷深化改革,大力發展科技創新,中國一定可以發展地更快更好。(該文出自《中國證券》2019年第10期“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證券業砥礪奮進新時代”專刊)

朱云来:中国经济金融70年
朱云来:中国经济金融70年朱云来:中国经济金融70年
朱云来:中国经济金融70年

參考文獻:

[1] 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M].中國統計出版社,1981-2019.

[2] 中國金融年鑑編輯部.中國金融年鑑[M].中國金融出版社,1986-2018.

[3]《輝煌70年》編寫組.輝煌70年——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1949-2019)[M].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

[4] 國家統計局.新中國六十五年數據表[EB].官網發佈時間:2015-02-12.

[5]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編.新中國六十年統計資料彙編[M].中國統計出版社,20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