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雲來:國際投資者可以參與到中國經濟增長中來

朱雲來:國際投資者可以參與到中國經濟增長中來

金融開放已經成為當下最熱的話題之一,2019年10月27日下午,金融專業人士朱雲來在上海出席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主辦的首屆外灘金融峰會時表示,1978年的改革,讓中國走上了改革開放之路,今天大家重談開放和改革,意味著在新的階段下又產生了新的內容。因為相比經濟發展和經濟貿易,中國金融的發展還不夠完整,面臨著更多的新挑戰。所以在這個時機,國家提出新的戰略舉措,在金融領域更進一步向世界擴大開放並加速改革,是非常及時的。

朱雲來提出,回顧歷史,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重大的進步。但現在,發展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我們需要有更進一步的改革與開放。

朱雲來以中國2018年90萬億人民幣(約13萬億美元)的GDP總值為參照點,提出“同期世界生產總值86萬億美元,中國佔比很高,發展十分迅速。同期我國貿易總額達到31萬億,對應平均單邊貿易額約15萬億,用15萬億和GDP90萬億相比,還是非常巨大的一個數字。”

朱雲來認為,從歷史發展角度來看,世界貿易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迅速發展,貿易對全球經濟以及世界各國同期經濟的發展都起到了系統性的推動作用。雖然現在出現了所謂的逆全球化現象,但他相信最終世界各國還是會發現,貿易對世界經濟以及各國經濟發展都是有利的。

與此同時,朱雲來提出保險資產是當下急需發展、但發展尚不足夠的領域。他介紹到,在金融市場方面,中國的金融廣義貨幣發展到了2018年的182萬億元,但相比之下,保險資產佔16萬億元,僅僅達到了銀行存款的10%。此外,他還提到目前股票、債券,股票雖然“號稱”有50萬億市值,但實際原始融資只有12萬億,在金融融資結構中佔比很小。

會議中朱雲來還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如果一個年輕的工人1978年改革開放時參加工作,今年正好退休,他積累的財富以及未來的退休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我們市場上有良好的財富管理工具以及良好並穩健的財富投資產品。另一方面對於國際投資者來說,很多先進國家歷史上已經發展積累了很長時間,他們也可以參與到中國速度高、潛力大的經濟增長中來。他們不僅有長期積累的資本助力於我們中國的發展,共享我們增長的好處,同時國外投資者的經驗相對豐富,也可以帶來更多樣的投資方式。”

最後,朱雲來表示,要解決這些問題,會面臨一些具體的技術挑戰。例如定價機制,以及人民幣實現國際化後的外匯管理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