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江南美食,這些美食你可能聞所未聞

金庸之武俠小說著實了得,且筆下美食甚多,讀來頗有趣味,而且樣樣不同。如黃蓉烹飪,壽南山煮菜,方怡下廚等。嚴格來說,金庸自己並不是一位美食家,但他筆下的小說食譜,設計花樣百出,匠心獨運,甚至匪夷所思。單是《

射鵰英雄傳》內黃蓉為洪七公炮製食譜便層出不窮,令人垂涎紙上。

金庸筆下各路英雄豪傑對吃也是情有獨鍾,大家投緣要喝酒吃肉,不打不相識也要喝酒吃肉,過後還不忘大喝一聲”痛快“!而他寫起美食來,也一樣不輸給那些食客老饕。不怕吃貨胃口好,就怕吃貨有文化!相信喜歡武俠小說的朋友,對於金庸先生一定不會陌生了吧!他不僅瞭解武俠招式、兒女情長,對於美食的追求也是毫不含糊的呢!金庸筆下的江南美食,這些美食你可能聞所未聞

金庸老爺子刻畫了這麼多纏綿悱惻的愛情描述了一個殺伐滿地的江湖大概所有男生心中都影影綽綽有個“金庸夢”吧但是今天不說大俠,不說英雄偏偏要跟你扒一扒金庸小說裡的美食《天龍八部》中的頂級高富帥段譽初到江南,卻對姑蘇美食一嘗傾心:茭白蝦仁,龍井茶葉雞丁,無不鮮美爽口,魚蝦肉食之中混以花瓣鮮果,顏色既美,自別有天然清香。

金庸筆下的江南美食,這些美食你可能聞所未聞

原來蝦仁還有這等絕妙的吃法,妙哉,妙哉!又如,金庸筆下的另類英雄“洪七公”,一生隨心瀟灑,卻為了一個“吃“,竟拜倒在黃姑娘的”廚裙“之下。這位九指神丐初次亮相,既沒有楊過在襄陽大戰中出場——“一聲清嘯鼓風而至”,如此炫酷;也沒有木婉清半揭面紗一匹“黑玫瑰”的雲山霧罩,如此神秘。卻是等黃蓉烹煮完叫花雞之時,出現在黃蓉身後說道:“撕作三份,雞屁股給我。”這一出場便與吃結緣。然這位殿堂級的美食專家,卻被黃蓉姑娘的幾道江南美食弄得暈頭轉向,連自己看家的本領降龍十八掌也盡數教給她的“靖哥哥”。那兩道精美絕倫的美食“玉笛誰家聽落梅”和“好逑湯”,皆深得江南美食之精髓,容小編娓娓道來。

“玉笛誰家聽落梅”乃是肉菜,洪七公閉眼回味猜出五種肉滋味:一條是羊羔坐臀,一條是小豬耳朵,一條是小牛腰子、還有獐腿肉加兔肉,這五種肉次序變化不計,卻有二十五變,合五五梅花之數,又因肉條形如笛子,故因此得名。

好逑湯看似荷葉筍尖櫻桃湯,得荷葉之清、筍尖之鮮、櫻桃之甜,因櫻桃之中嵌入斑鳩而得名,取自《詩經》第一篇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以這湯

叫作“好逑湯”。

這段描寫,雖僅幾百字,但卻折射出江南飲食文化的深厚內涵——精美、和諧和典雅,其餘書中描寫飲食也貫穿著這一思想,使人讀於其中而得到美的享受。

《射鵰英雄傳》一開始寫嘉興醉仙樓,“醉仙樓雖是尋常酒樓,卻是蘇軾題字”,而“酒是紹興名釀女兒紅”,還有“松江四腮鱸魚”。黃蓉初遇郭靖,談吃喝之道,飲食藝術之高明,深得其父黃藥師之真傳,加之黃蓉來自江南海上的桃花島,那裡到處是竹子、桃花、荷塘,屋宇陳設無不清雅絕俗,道路是按著五行八卦造的,簫聲奏出“碧海潮生曲”,茶水是“顏色碧綠、冷若雪水、入口涼沁心脾”,菜餚也是“荷花瓣兒蒸雞、鮮菱荷葉羹”。

金庸筆下的江南美食,這些美食你可能聞所未聞

《書劍恩仇錄》中寫道陳家洛回到朝思暮想的海寧家裡,也有一段:”銀盆中兩隻細瓷碗,一碗桂花白木耳百合湯,另一碗是四片糯米嵌糖藕。陳家洛離家十年,日處大漠窮荒之中,這般江南富貴之家的滋味今日重嘗,恍若隔世。他用銀匙舀一口湯喝,晴畫已經將他辮子打開,抹上頭油,用梳子梳理。他把糖藕中的糯米球一顆顆用筷子頂出來,自己吃一顆,在睛畫嘴裡塞一顆。”而且金庸還不止一次在書中提到嘉興、海寧——陳家洛心心念回到海寧家中,也先嚐嘗江南美食,連小說裡頂好看的姑娘們都得跟江南美食沾上邊。

就連最為粗鄙的韋小寶,也心心念念湖州的粽——“聞到一陣肉香和糖香。雙兒雙手端了木盤,用手臂掠開帳子。韋小寶見碟子中放著四隻剝開了粽子,心中大喜,入口甘美,無與倫比。說道:‘雙兒,這倒像是湖州粽子一般,味道真好。’浙江湖州所產粽子米軟餡美,天下無雙。每每麗春院中到了嫖客,常差韋小寶去揚州的湖州粽子店買。粽子整隻用粽箬裹住,韋小寶要偷吃原亦甚難,但他總在粽角之中擠些米粒出來,嘗上一嘗。”

擠出些米粒也要嘗上一嘗,其中美味,看官自行聯想。而且金庸還不止一次在書中提到嘉興、海寧——陳家洛心心念回到海寧家中,也先嚐嘗江南美食,連小說裡頂好看的姑娘們都得跟江南美食沾上邊。

原來金庸先生祖籍浙江海寧!這位武俠鼻祖對故鄉浙江的深切懷念,大抵都揉在了湖州粽子,糯米嵌糖藕裡了吧!還延伸出了充滿詩情畫意的“好逑湯”、“二十四橋明月夜”,“玉笛誰家聽落梅”……

金庸的武使小說是雅化的傳統文化:詩詞歌賦、棋琴書畫,醫卜星相、明陽八外,也不必說沒透於其中,通俗化,感性化了的儒家、道家、佛家、墨家,兵家、法家的文化精髓,也不必說其中很多深刻的人生的感懷,也不必說罪與罰,受難與救贖式的存在主義思想,單是其對中國伙食文化。特別是對精美的江南美食的描寫,就讓人賞心悅目,《射鵰英雄傳》中就描寫了許多精美細緻的美食。

玉笛誰家聽落梅。書中描寫道:“洪七公哪裡還等黃蓉說第二句,也不飲酒,抓起筷子便夾了兩條牛肉條,送入口中,只覺得荷嘴鮮美,絕非尋常牛肉,每咀嚼一下,便有一次不同滋昧,或膏腴嫩滑,或甘脆爽口,諸味紛星、變幻多端,如武學高手招式的層出不窮,人所莫測,洪七公驚喜交集,細看之下,原來每條牛肉都是由四條小肉條拼湊面成的。一是 羊美坐臀、一是小豬耳朵,一是牛腰子,一是兔肉和獐腿肉糅合在一起組成的。”肉只有五種,但豬牛羊混咬是一般溢味.獐牛肉同咀嚼又是般滋味。著不計次數的變化,也有二十五變,合五五梅花之數,又因為肉條形如笛子,因此它叫“玉笛誰家聽落梅”。又名煨雞的叫化雞。將雞殺死後去掉內臟。帶毛塗上黃況後再用蓮時包好,把它置於火中煨烤,待泥幹雞油籠熱,冬湖熟青上即濃溢,已聞來,託大聲歡水殷送間、舌此荷花瓣1貼,施賣絲等。品行美,真折射了江從中體驗主戈鐵馬、豪 頭美食家剩去泥殼,雞毛也隨泥克脫去。露出的雞肉色澤事紅.油潤光亮,濃香撲鼻,板酥肉墩,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書中描寫洪七公“大喜,夾手奪過,風捲殘雲般吃得乾乾淨淨,一面吃,一面不住讚美, ‘炒極,妙極,連我叫化祖宗,也整治不出這般了不起的叫化雞。

金庸筆下的江南美食,這些美食你可能聞所未聞

人寶肥鴨。將肥壯嫩鴨宰殺洗淨,劈開背脊,剪去鴨腳,人佛水體後撈出洗淨,近幹,抹上醬油,將算了、肉丁,火腿工、檑米飯等放人碗內,加紹酒,醬油、白糖等拌和成餡塞人鴨肚內,背朝上放入盛器,上籠燕三四小時,至鴨肉酥爛時取出反扣於盤,炒鍋燒熱,下豬油,滑熟蝦仁取出,鍋內留少許油,下算片、冬菇片,加醬油少許,蔬鴨原汁適量,燒沸後放蝦仁和熟青豆,下溼澱粉少許勾芡,淋上豬油,出鍋澆在鴨身上即成。此成菜色澤紅潤,形狀完整,鴨肉酥爛,腴香濃溢,什濃味鮮。書中描寫:“ 洪七公限睛尚未睜開,已聞到食物的香氣,叫道: " 好香,好香!跳起身來,搶過食盒,揭開盒子,只見一隻八寶肥鴨,洪七公大聲歡呼起來,雙手左上右落,右上左落,抓了食物流水般送人口中,一面大嚼,一面贊妙,只是解邊,齒間、 舌上、喉頭,皆是食物。

此外《射鵰英雄傳》中還提到了松江四鰓值、荷花雕兒蒸雞、鮮菱荷葉激,鴛鴦五珍臉、 銀絲捲、鍋貼、燒賣、蒸餃、炒飯、湯飯、年糕、花捲、米粉、豆經等。品種多,配料精,花樣新,做工細。顏色鮮,造型美,真是無有倫比。一飲 食見功夫, 這些美食充分折射了江南飲食文化的內通:精美,和諧和典雅,令人從中體驗到美的愉悅,使讀者在書中黃析英雄人物的金戈鐵場、章氣幹雲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人生的樂趣。

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遙望滄海一聲笑,世間難續武俠緣!金庸先生這一走,世間再無大俠

《悼金庸》

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一代大俠終謝幕,後世群雄隱江湖

笑傲江湖成絕響,天龍八部永流傳

獨孤求敗獨孤劍,葵花寶典神照經

倚天屠龍打狗棒,乾坤挪移聖火令

九陰真經九陽功,六脈神劍降龍掌

俠客一去俠客島,連城訣成永訣別

皓首窮經太玄經,射鵰神鵰不復返

從此華山誰論劍,世上不見金大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