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簽署《馬關條約》之前

國慶到合肥,去了李鴻章故居一趟,有些感慨萬千。其實中國與西方接軌的洋務運動就是他一手發起,本來應該是中興之臣,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和《馬關條約》的簽署,使他一輩子掛在了中國歷史的恥辱柱上。

李鴻章:簽署《馬關條約》之前

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是有公論的,縱然清軍實力弱於日本,我國實力下行,日本實力上行,但是敗得那樣一敗塗地,李鴻章作為主帥確實難辭其咎。但問題是在甲午戰爭慘敗之後,簽署《馬關條約》之前,中國想求和都是那麼的艱難。

甲午戰爭慘敗後,靠“調停”行嗎?似乎難以簡單地說“行”與“不行”。在當時的國際環境條件下,中日戰爭實際上不僅僅是中日兩國本身的事情,它牽涉列強與日本對華侵略權益的爭奪,明中暗裡連成一種複雜的多邊關係。顯然,沒有一個國家會拋開其自身的利益純粹為維護“國際正義”來為中國打抱不平、做“和事佬”。如果真相信列強中哪一個是中國可交的“朋友”,那一定是不折不扣的傻瓜。但一般說來,有“調停”是常規的,沒有調停反而是反常的。既然如此,同樣是基於自己國家利益的原則,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關係,在適當的時機下尋求調停,不但不是非分的,而且是應該的事情。問題在於是否真能做到這樣,操作者的動機和手段如何?那麼,對於李鴻章來說,他在甲午戰爭時的追求調停是怎樣一種情況呢?我們還是通過具體情節來體察吧。

因為戰爭是以日軍擊沉“高升號”運兵船為挑釁標誌而引發的,而“高升號”是清方僱用的英國商船,並且,在與日艦遭遇之前,就已扯起英國旗號。在這種情況下遭受日軍攻毀,清朝自然寄希望於英國出面干涉。慶親王奕劻即出面這樣策動過英國駐華公使歐格訥:“英船掛英旗,倭兵居然炮擊,與英國體面亦有所關。況英國現正為中日說和,日本不特不聽,且如此無理,英國似不能忍而不問。”奕劻說此番話的目的,歐格訥自然完全明白,英國豈會為清朝火中取栗!儘管它也必然與日方交涉,但那完全是從維護自身利益的角度進行。而日本,也早就大耍外交手腕,要把英國拉在它的一邊,“交易”是由它們雙方另行來做,並不和清方的事情扯在一起。清方想拉住英國做文章,英國卻是中日開戰後最先宣佈“局外中立”的國家。8月7日,維多利亞女王在《倫敦公報》上發表了這一聲明。而後,雖然根據局勢條件的變化,英國從自身利益出發也有參與調停的表示,但總的看來,它與清朝和日本是保持了一種近乎“等邊”距離的關係。

李鴻章只能寄希望通過俄國來牽制和制約日本。因為地理上的關係,俄國與日本在處理對朝鮮、中國的問題上,有著更直接和巨大的利益衝突。李鴻章也正是有鑑於此,頗抱幻想地施展他拉俄製日的外交手段。不但在戰爭前夕作此努力,而且在戰爭爆發之後依然執著。俄國駐華公使喀西尼來到天津,與李鴻章相見。李鴻章作為對俄國寄望最殷的人物,與俄使的談話比對英使更具“實質性”。李鴻章開言即“氣勢不凡”,說你們屢次說俄國斷不許他國佔據朝鮮土地,現在日本已盡佔韓地,俄人袖手旁觀,是從前所說盡屬誑我之虛談?喀西尼回答:“俄國政府尚未明言作何主意,現值中日用兵之際,局面未定,如中日和議成後日久踞韓,俄國必照前議出來干預,目前宜暫守局外之例。”

在多頭多邊的調停之議遲遲沒有明確結果的情況下,李鴻章又打出了他的另一張牌。這就是與之有“特殊關係”的德璀琳。這時經清廷認可,由李鴻章將他派往日本,意在讓他與日本政府直接接觸,“察酌辦理,或能相機轉圜”。豈不料,日方不予搭理,德璀琳吃了閉門羹,尷尬而回。李鴻章的這張牌也完了。

在關係中日戰事調停的國家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角色,是美國。起初似乎並不熱心參與調停之局、冷眼旁觀的美國,在李鴻章醞釀派洋員東渡之際,卻也積極地入局,並且,出場“身手不凡”,直奔所謂“單獨的調停”角色而來。清廷巴不得有個積極承諾的調停者出現,並且經過一番周折,美國最終也為日方所實際認可。於是,以後幾個月間,美國駐華公使田貝和其駐日公使譚恩兩人,“一直是中日兩國間傳遞信息和交換意見的中間人”。

在世界諸強的“調停”下,日本終於允許中國求和了。當時日本只認中國兩個人,一個是鬼子六恭親王奕訢,一個就是李鴻章,鬼子六直接裝病不去,李鴻章就只好自己去日本,去簽訂一生之恥的《馬關條約》。

李鴻章:簽署《馬關條約》之前

《馬關條約》就不細說了,歷史書上清清楚楚是一個賣國條約,但不籤又能如何?日本有人還不樂意了。李鴻章在第三輪談判結束後,乘轎返回引接寺。就在這個時候,人山人海,在眾多來觀看李鴻章的人群中,卻突然出現了一個彪悍的日本大漢,朝李鴻章就是幾槍,他眼部區域重傷,差點在日本掛掉。當時醫生建議施行外科手術取出彈頭,只是那樣需要花費的時間較長,因此為李鴻章所拒絕。他說:“國步艱難,和局之成,刻不容緩,予焉能延宕以誤國乎?死生有命,我寧死無割(不割取彈頭)。”有人看到他受傷流在衣服上的血跡,有“此血所以報國”之言,他聽了“潸然出涕”,說:“舍我命而有利於國,我也毫不吝惜啊!”不能不說有些“為國獻身”的精神。為了不致拖延談判時間,他真的未取彈頭,而縫合在裡面,以至留有後遺症,也成了跟他終生的“紀念”。至於那個兇手,他一直想入侵中國,想佔領中國。即使這次中日甲午戰爭日本贏了,中國還簽訂了《馬關條約》,可是他也代表當時日本的很多人,都覺得日本應該趁機攻打併佔領中國,而不是簽訂條約。

李鴻章:簽署《馬關條約》之前

日本在這事上也表現了策略性地一點“讓步”,就是放棄了前行談判中堅執的令中方無論如何也不能答應的苛刻停戰條件,同意先行簽署停戰協定。這算是以李鴻章險些喪命為代價換來的一線“轉機”吧。無論如何,他是為國家談判挨的槍。並且,傷未癒合他就繼續投入議和工作。在這次刺殺之後,日本方面為了擔心中國會趁機找麻煩,就在李鴻章的努力之下,把賠款3億白銀減少成了白銀2億兩。也就是說,李鴻章的一次中槍,為中國省了一億兩白銀。

一百多年後,我們和某國又到了一個特定的局面,現在已經不是投降可以解決的事情。難道現在誰可以再去籤一個《馬關條約》,讓自己一百年之後再掛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想想百年前的種種屈辱,就算打不贏,也要流著眼淚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