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签署《马关条约》之前

国庆到合肥,去了李鸿章故居一趟,有些感慨万千。其实中国与西方接轨的洋务运动就是他一手发起,本来应该是中兴之臣,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署,使他一辈子挂在了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

李鸿章:签署《马关条约》之前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是有公论的,纵然清军实力弱于日本,我国实力下行,日本实力上行,但是败得那样一败涂地,李鸿章作为主帅确实难辞其咎。但问题是在甲午战争惨败之后,签署《马关条约》之前,中国想求和都是那么的艰难。

甲午战争惨败后,靠“调停”行吗?似乎难以简单地说“行”与“不行”。在当时的国际环境条件下,中日战争实际上不仅仅是中日两国本身的事情,它牵涉列强与日本对华侵略权益的争夺,明中暗里连成一种复杂的多边关系。显然,没有一个国家会抛开其自身的利益纯粹为维护“国际正义”来为中国打抱不平、做“和事佬”。如果真相信列强中哪一个是中国可交的“朋友”,那一定是不折不扣的傻瓜。但一般说来,有“调停”是常规的,没有调停反而是反常的。既然如此,同样是基于自己国家利益的原则,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关系,在适当的时机下寻求调停,不但不是非分的,而且是应该的事情。问题在于是否真能做到这样,操作者的动机和手段如何?那么,对于李鸿章来说,他在甲午战争时的追求调停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我们还是通过具体情节来体察吧。

因为战争是以日军击沉“高升号”运兵船为挑衅标志而引发的,而“高升号”是清方雇用的英国商船,并且,在与日舰遭遇之前,就已扯起英国旗号。在这种情况下遭受日军攻毁,清朝自然寄希望于英国出面干涉。庆亲王奕劻即出面这样策动过英国驻华公使欧格讷:“英船挂英旗,倭兵居然炮击,与英国体面亦有所关。况英国现正为中日说和,日本不特不听,且如此无理,英国似不能忍而不问。”奕劻说此番话的目的,欧格讷自然完全明白,英国岂会为清朝火中取栗!尽管它也必然与日方交涉,但那完全是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进行。而日本,也早就大耍外交手腕,要把英国拉在它的一边,“交易”是由它们双方另行来做,并不和清方的事情扯在一起。清方想拉住英国做文章,英国却是中日开战后最先宣布“局外中立”的国家。8月7日,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公报》上发表了这一声明。而后,虽然根据局势条件的变化,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也有参与调停的表示,但总的看来,它与清朝和日本是保持了一种近乎“等边”距离的关系。

李鸿章只能寄希望通过俄国来牵制和制约日本。因为地理上的关系,俄国与日本在处理对朝鲜、中国的问题上,有着更直接和巨大的利益冲突。李鸿章也正是有鉴于此,颇抱幻想地施展他拉俄制日的外交手段。不但在战争前夕作此努力,而且在战争爆发之后依然执着。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来到天津,与李鸿章相见。李鸿章作为对俄国寄望最殷的人物,与俄使的谈话比对英使更具“实质性”。李鸿章开言即“气势不凡”,说你们屡次说俄国断不许他国占据朝鲜土地,现在日本已尽占韩地,俄人袖手旁观,是从前所说尽属诳我之虚谈?喀西尼回答:“俄国政府尚未明言作何主意,现值中日用兵之际,局面未定,如中日和议成后日久踞韩,俄国必照前议出来干预,目前宜暂守局外之例。”

在多头多边的调停之议迟迟没有明确结果的情况下,李鸿章又打出了他的另一张牌。这就是与之有“特殊关系”的德璀琳。这时经清廷认可,由李鸿章将他派往日本,意在让他与日本政府直接接触,“察酌办理,或能相机转圜”。岂不料,日方不予搭理,德璀琳吃了闭门羹,尴尬而回。李鸿章的这张牌也完了。

在关系中日战事调停的国家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角色,是美国。起初似乎并不热心参与调停之局、冷眼旁观的美国,在李鸿章酝酿派洋员东渡之际,却也积极地入局,并且,出场“身手不凡”,直奔所谓“单独的调停”角色而来。清廷巴不得有个积极承诺的调停者出现,并且经过一番周折,美国最终也为日方所实际认可。于是,以后几个月间,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和其驻日公使谭恩两人,“一直是中日两国间传递信息和交换意见的中间人”。

在世界诸强的“调停”下,日本终于允许中国求和了。当时日本只认中国两个人,一个是鬼子六恭亲王奕訢,一个就是李鸿章,鬼子六直接装病不去,李鸿章就只好自己去日本,去签订一生之耻的《马关条约》。

李鸿章:签署《马关条约》之前

《马关条约》就不细说了,历史书上清清楚楚是一个卖国条约,但不签又能如何?日本有人还不乐意了。李鸿章在第三轮谈判结束后,乘轿返回引接寺。就在这个时候,人山人海,在众多来观看李鸿章的人群中,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彪悍的日本大汉,朝李鸿章就是几枪,他眼部区域重伤,差点在日本挂掉。当时医生建议施行外科手术取出弹头,只是那样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因此为李鸿章所拒绝。他说:“国步艰难,和局之成,刻不容缓,予焉能延宕以误国乎?死生有命,我宁死无割(不割取弹头)。”有人看到他受伤流在衣服上的血迹,有“此血所以报国”之言,他听了“潸然出涕”,说:“舍我命而有利于国,我也毫不吝惜啊!”不能不说有些“为国献身”的精神。为了不致拖延谈判时间,他真的未取弹头,而缝合在里面,以至留有后遗症,也成了跟他终生的“纪念”。至于那个凶手,他一直想入侵中国,想占领中国。即使这次中日甲午战争日本赢了,中国还签订了《马关条约》,可是他也代表当时日本的很多人,都觉得日本应该趁机攻打并占领中国,而不是签订条约。

李鸿章:签署《马关条约》之前

日本在这事上也表现了策略性地一点“让步”,就是放弃了前行谈判中坚执的令中方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的苛刻停战条件,同意先行签署停战协定。这算是以李鸿章险些丧命为代价换来的一线“转机”吧。无论如何,他是为国家谈判挨的枪。并且,伤未愈合他就继续投入议和工作。在这次刺杀之后,日本方面为了担心中国会趁机找麻烦,就在李鸿章的努力之下,把赔款3亿白银减少成了白银2亿两。也就是说,李鸿章的一次中枪,为中国省了一亿两白银。

一百多年后,我们和某国又到了一个特定的局面,现在已经不是投降可以解决的事情。难道现在谁可以再去签一个《马关条约》,让自己一百年之后再挂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想想百年前的种种屈辱,就算打不赢,也要流着眼泪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