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泡饃在西安再有名氣,也比不過陝北人對羊的「開發」程度

“食在廣東,廚出鳳城”,“少不入川,老不出蜀”這些心口相傳的俗語無一不證明中國美食極具有地域性,也間接說明了當地人對故鄉美食充滿了熱愛和自信。那在這片雄厚豪邁的黃土地上孕育出來的陝北人,對“羊”有著怎樣的熱愛和眷戀呢

最“熱鬧”的吃法:打平夥

羊肉泡饃在西安再有名氣,也比不過陝北人對羊的“開發”程度

打平夥是陝北一種傳統的民間交際風俗,基本意思是一群人把吃的貢獻出來一同享用。在冬寒閒適的夜晚,或陰雨連綿的日子,人們閒著沒事相約走家串戶,打撲克,下象棋,侃閒話的時候,偶有一人提出“咱打一回平夥吧!”就會立馬得到朋友們的讚許。幾個腿腳勤快、會掌勺的人馬上開始張羅。迅速從村裡養羊的人家拍板成交,買一隻肥美健碩的山羊。

大家七手八腳宰殺完畢,把羊肉切成小塊,放在鍋裡“咕都咕都”煮起來,主家還會在羊肉煮至半熟時加上蔥、姜、花椒、胡椒、辣椒等調料,掌握好火候,用文火燉煮,肉香瀰漫著整個屋子。

在這樣的氛圍裡,人與人的關係親密無間,感情自由地交流,人們會忘卻人世間的一切煩惱,忘記舊日的恩怨,達到返樸歸真,渾沌天然的境界。這種大家攤錢,夥吃熟羊,就鍋抓肉,不拘小節的吃法,正是黃土高原的風格。它既象原始人狩獵歸來聚火而餐的遺風,又類似與此地毗連的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的飲食特徵。

最“美味”的吃法:羊蹄兒

羊肉泡饃在西安再有名氣,也比不過陝北人對羊的“開發”程度

即使是對陝北不熟悉、不太容易接受羊肉羶味兒的外地人來說,吃到羊蹄兒的瞬間也會讓他們讚不絕口。羊蹄和羊頭其實也很難處理乾淨,得需要花費大工夫且熟練度極高的“功夫人”才能處理好。

不過現在的人們不再用火燒羊蹄,火燒把握不住火候,經常將羊蹄燒焦。現在使用高壓火槍燎蹄毛,即快又燎的乾淨,還不會將羊蹄燒焦。將毛處理乾淨後,用鉗子夾去羊的四個趾部硬殼,放上陝北當地花椒、辣椒、鹽、紅皮蔥,姜和白沙糖熬製的糖糕,大燒開後,轉小火,慢慢熬燉。

在時間和高溫的燉煮下,羊蹄骨中的骨髓,被完全分解出來,融化於肉湯中,所有的調料又慢慢滲透到蹄肉中。醬紅色的羊蹄裂開了花瓣,露著白色羊骨,蘸上羊蹄湯汁吃,羊皮細膩嫩滑,入口即化,羊蹄筋,筋道弾牙,羊蹄湯濃郁的汁水和舌頭接觸的剎那,滿口腔的辣味和麻味,還有羊肉的香味,和湯汁中混合的酸辣味和蒜香味,在舌尖上跳躍。那種味蕾和感官的愉悅,讓人終生難忘。每次看到小巷的羊蹄,都無法抵擋住誘惑,一口氣吃上十幾個才能過足癮。

不過現在羊蹄兒都漲價了,一個都賣到5、6塊錢,不能像以前一樣吃到撐著肚皮,盡興而回了。

最“溫暖”的吃法:椽油茶

羊肉泡饃在西安再有名氣,也比不過陝北人對羊的“開發”程度

“羊油油茶”可以說是陝北人對一隻羊可以充分利用到毫無浪費的地步了。 油茶一般選用白麵來炒,用羊油、花生、黑白芝麻、五香粉等佐料混制而成。

油茶一般多在冬日的早上作為早餐食用。寒冷的早晨,喝上一碗熱乎乎的油茶,最好再配上酥脆的麻花,就成了別具風味的一道美食了。而且,油茶由羊油和麵粉炒制而成,加雞蛋做配料,食用可以補充人體蛋白質及一些微量元素,極富營養價值。

油茶在冬天寒冷的早晨,是比雜碎湯還要驅寒的“利器”。在煮油茶的時候,最好打入一個雞蛋,因為油茶裡有大量羊油,所以雞蛋入鍋後一般會被沸水衝盪開來,飄散成薄薄的絮狀,非常漂亮。煮好的油茶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屬於麵粉的香味,夾雜著雞蛋的蛋香,非常勾人食慾。鮮香、鹹香、外加上芝麻香氣兒四溢,偶爾會嚼到一粒酥脆的花生碎……

最“繁瑣”的吃法:羊雜碎

羊肉泡饃在西安再有名氣,也比不過陝北人對羊的“開發”程度

羊雜碎在陝北可是一道既經典又醇香的美食,但是在處理起羊的內臟(羊肚、羊肝、羊肺、羊腸等)這道工序上,是非常麻煩的,稍不注意就會有異味破壞整鍋鮮湯。

羊雜碎是由羊的心、肝、肺、胃、腸等原料混合燴制的。製作羊雜碎還講究“三料”、“三湯”、“三味”。

“雜碎三料”又分主料和副料,正宗的全羊雜碎之主料(又叫三紅)是心、肝、肺,下鍋的時候切成碎丁或薄片;三副料(又叫三白)是腸(生油的)、肚(生味的)、頭蹄肉(架碗充數的),下鍋時要切成細絲和長條。一碗羊雜碎,看的就是主副料全不全。

一般還會在雜碎湯中燴入陝北手工粉條,最後在加上一撮兒青蔥籠香的“芫荽”,剜一筷子紅燦灼眼的紅油辣子,再來一勺酸味撲鼻的陳醋,端得上是入口羶香,酸辣爽口,粉條的順滑入喉像極了兩個熱戀中的情人互相挑逗。吃完後鼻尖兒冒汗,渾身舒暖,一天的靈氣順著一碗雜碎湯就灌入體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