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節目策劃

最近風起雲湧的開箱節目就像牛毛一樣的在各大媒體平臺鋪開了,今天我也策劃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開箱節目,我們的節目一定要做出和別人的不同。

先分析一下競品,競品裡有開箱做美食,每個美食都去粘辣醬吃的美女,也有開箱的產品不論是什麼都會粘上雞蛋液,裹上面包糠,油炸至兩面金黃,隔壁小孩都饞哭了的。更有暴力拆箱系列,什麼用西瓜刀、菜刀,這些拆箱看起來本質區別已經不大了,沒什麼水平了,看多了我也會膩,畢竟你拆箱的套路太千篇一律了,今天我來給大家策劃個不一樣的拆箱。

首先,我是做母嬰節目的,要考慮拆箱的人是個辣媽,長得醜不行,醜就是原罪,醜就沒人看,所以得先找個好看的辣媽,生過孩子,有孩子,或者正在懷孕挺著肚子的都行。

節目名字先起個響徹雲霄的,就叫《阿挺拆貨》

為什麼起名叫這麼個名字,阿挺,的意思是,肚子挺起來的,首先是個孕媽大家才會有身份識別度和認同感,所以得挺著個肚子,至於是真懷孕還是塞個枕頭,這個具體看女主持人的身體狀況。叫阿挺大家就記住了,因為每次開場鏡頭都是挺著個大肚子去拿快遞,這樣大家會記住,然後可以加一個開場臺詞:阿挺有你的快遞兒。

好,我們繼續把節目往下推。

首先節目名字叫《阿挺拆貨》

開場就是一名挺著大肚子的名字叫阿挺的孕婦去拿快遞,一個鏗鏘有力的男士按下門鈴後就說“阿挺有你的快遞兒”這個開場不能省,省了就區分不了這個拆箱和別的拆箱的區別了。

為什麼叫拆貨呢?因為女人懷孕生孩子叫卸貨,所以拆貨會比拆箱更加貼切這個群體一些。

然後就是拆貨的鏡頭了,別人都是用斧頭拆,西瓜刀拆,甚至有用電鋸拆的,我們則不一樣,我們要有文藝裝B範,不然彰顯不了我們和他們的本質區別在哪裡,細節決定成敗。

我首先先拿一個不成熟的想法說,情緒拆箱方式,拿到快遞後瘋狂的摔快遞盒,踩踏快遞盒,或者扔快遞盒,砸快遞盒,然後快遞盒開了,瘋狂的通過這個破口撕開快遞盒,然後溫柔的取出東西來。這種暴力拆帶有情緒的模式很容易傳遞開來,但是很明顯這種拆快遞的盒子是負能量,只能傳遞一時,很快相關部門會消滅這個節目和這個品牌,所以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放棄這種不成熟的想法。

高端文藝範是怎麼樣的?拿到快遞盒首先拿一隻溼毛巾,給快遞盒擦一擦,接著用吹風機給盒子表面吹乾,接著阿挺燒一壺開水,沏茶,放一隻茶杯在快遞盒上,然後輕輕的愛撫快遞盒,快遞盒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一隻手一隻手的展開自己的開口,然後輕盈的取出快遞盒來,這樣子觀眾就能記得我們和別人的不同了,至於市場問題很好解決,完整的去錄製,用快進的方式把一些鏡頭加快或者放慢處理,中間可以說一些好玩的話勾引大家關注來看這個節目。

以慢制快不要總想著稱霸抖音快手市場,這些市場不見得最大就最適合我們,很有可能一段時間後就銷聲匿跡玩不動了,長視頻才是我們的路子,所以我們的視頻保證在1分30秒左右非常好,如果特別好玩的東西能多說說到3分鐘也沒問題,反正不超過3分鐘都為贏,大家都被短視頻衝擊久了變得越來越有耐心去看長視頻了,沒覺得嗎?沒覺得的話那就是自己的悟性不夠,沒有走在時代的前端,跟著走永遠落後要捱打。

錄製視頻的場地是如何的呢?一個茶藝室內,背景都是茶藝相關的東西,桌子是個正常的桌子,擺上茶盤,快遞盒每次都拿到茶盤上來拆。

為什麼快遞盒放到茶葉盤上拍攝?這個就是一個心理學問題了,拆快遞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暴力的問題,暴力就是一種動態,燥欲不安的事,而靜態的就是喝茶,喝茶的人修身養性非常坐的住靜的下來,這樣一個視頻就顯得十分的陰陽協調了,所謂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那麼重新理一理節目開場到現在的順序。

阿挺聽到門鈴聲,接著一個男人高亢的聲音“阿挺有你的快遞兒”阿挺挺著大肚子去取快遞,然後捧著快遞來到茶几前,把快遞放在茶盤上,接著沏茶,放一杯茶在快遞盒上,溫柔的撫摸快遞,快遞的三個角紛紛展開後(假裝是附魔開的盒子,其實是開箱器開的)端起茶喝了一口打開第四個角拿出快遞裡面的東西,說話不緊不慢的開始講解裡面的貨。

介紹貨品一半吐槽一半推薦。

結束的時候就是給產品一個定格的畫面阿挺起身走開就行。

拍攝不太難,單反+800瓦的大燈3個就行,聲音方面小蜜蜂,背景就是茶藝室或者客廳都行,根據現有條件來。

開箱節目策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