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老師是誰?

戰狼208537594


前面的回答都靠譜與不靠譜的內容並存。主要是圍繞這個問題產生的民間傳說太多,虛虛實實的東西摻雜在一起,非專業人士確實不容易講清楚。

簡單來說,孔子是沒有老師的,當然他曾經向很多人問學求教,但問學求教並不等於拜師,所以一般會認為聖人無常師。


主流的幾種說法,孔子的老師有萇弘、項橐、老子。我們得注意看這些說法都是從哪裡來的。孔子從萇弘習樂,據說是《大戴禮記》裡面明確記載的,今本《禮記·樂記》裡面,孔子自稱“唯丘之聞諸萇弘”云云。但是,《大戴禮記》相關的章節今天已經不傳,只是唐代的司馬貞在《史記·樂書》的《索隱》中提了這麼一句而已。誕生於魏晉時代的偽書《孔叢子》提到孔子前往周見萇弘云云,可見所謂習樂,大概就是前往拜見問學,沒有明確的師生之誼。

再說說項橐。項橐作為天才兒童的典型,從漢代開始就有他曾為孔子老師的傳說。司馬遷在《史記》中借甘羅之口說過“項橐七歲為聖人師”,而劉向《新序》中也提到過這個故事。但是,很遺憾的是,在跟孔子直接相關的記載,如《論語》、《禮記》、《史記·孔子世家》中,我們也看不到項橐的身影。只有東漢的“經神”鄭玄在註解《論語·子罕》“苗而不秀”時提到,這句話就比喻的是項橐,而下一句“秀而不實”則是在說顏回。如果鄭玄之說成立,孔子對項橐的態度,也並不像是一個學生對老師的態度,所以這個傳說也很難被採信。

至於老子的說法,已經有人辨析過了,這裡不必多說。總之,古人認為人分三等,上智下愚,其餘皆為中人。上智不教而學,下愚教而不學,教育是對於中人而言。聖人是上上之人,所以不必有老師。如果一定要給孔子找個老師,那麼當然就是周公了。這方面夫子自道甚多,自然不必再一一列舉。



pku小動物


孔子的老師很多,基本都是當時著名的思想家和牛人!孔子之所以學問淵博,與他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好學有關。正如他所說的一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大孝子郯子老師

公元前525年(魯昭公十七年),魯國附屬小國郯國的國君郯子,來朝見魯昭公。他給魯國的君臣們搞了一次培訓,重點講解了郯國的官職用鳥來命名的原因。孔子是普通老百姓,自然沒有資格參加培訓,但孔子不想失去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連夜趕到郯子下榻的賓館,向郯子請教。郯子被這個勤奮好學的青年所感動,與他徹夜長談,將自己的知識全部教給了孔子。

2.拜在頂級音樂大師門下——萇(cháng)弘和師襄子。

公元前518年,孔子拜訪了周朝著名音樂理論家和天文學家萇(cháng)弘。萇弘是當時最博學多才的人之一,知識豐富而龐雜,號稱“智多星”,特別在天文學和音樂理論方面造詣深厚,可以稱得上是周朝的“最強大腦”。

孔子虛心地向萇弘請教了經典音樂歌舞劇《武樂》和《韶樂》的優劣問題。這次學習對孔子的音樂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孔子又拜訪了魯國著名的樂師師襄子(也有人說是衛國的樂師),學習古琴演奏藝術。作為“骨灰級”的“發燒友”,孔子的演奏技術已經非常高明,師襄子一聽,就知道孔子是個行家。但孔子在聽了師襄子的演奏之後,才發現自己簡直不是彈琴,而是彈棉花。於是就跟著師襄子學習演奏技術。半個多月過去了,孔子還在練習同一首曲子。師襄子覺得孔子的水平已經很高了,但孔子說自己的技巧還不嫻熟。又過了幾天,師襄子覺得孔子的水平可以在“鳥巢”國家大劇院辦獨奏音樂會了,而孔子卻說還沒有領會曲子的神韻。又過了幾天,師襄子聽孔子的演奏已經頗有原曲的神韻,可以去維也納的“金色大廳”了,而孔子卻說還沒有體會出作者作曲的心情。直到有一天,孔子說,“我已領悟到作者的為人風貌了,這樣的曲子,除了周文王還有誰能作得出來呢?”此語一出,師襄子驚為天人。他說:“是呀是呀,我的老師向我傳授此曲的時候,正是說此曲名叫《文王操》呀!”

3.和小朋友玩一場“腦筋急轉彎”。

求學就是一個“擇其善者而從之”的過程。後來,已經成為大學者的孔子,還曾經向一個七歲的小朋友請教過問題。這個小朋友叫項橐(tuó),是春秋時期有名的神童。

傳說孔子與弟子們在齊國工作的時候,有一次出行,有個叫項橐的小朋友擋路不讓過去,說要和孔子玩“腦筋急轉彎”的遊戲,這符合兒童的天性。條件是孔子贏了他,才能讓路,孔子欣然同意。項橐問,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有多少種植物,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一下子蒙了,搖頭說不知道。項橐得意地說,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穀,人有黑白兩根眉毛。項橐再問,什麼水沒有魚?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樹沒有葉?什麼花沒有枝。孔子說這不是胡說八道嗎,誰都知道水中都有魚,是火就有煙,沒有葉不成樹,沒有枝又哪有花呢。項橐聽後晃著腦袋說,井水無魚,螢火無煙,枯樹無葉,雪花無枝。雖然答案有點牽強,但也顯示了項橐小朋友的機智與靈活。項橐又問了一系列高難度的問題,孔子滿頭大汗無言以對。孔子輸了,心甘情願向這個七歲的孩子行禮,向他學習。《三字經》中“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說的就是這個故事。

4.老子的教誨。孔子的前幾個老師,除了七歲的小朋友外,都是著名學者,但還算不上大師級的人物。他還有一位老師,堪稱武林至尊宗師級的人物,老子。孔子對老子仰慕已久,很早就計劃去拜見,向他請教關於禮的問題。老子向孔子傳授了很多關於周禮的知識,據說他還帶孔子一起主持過一個很重要的葬禮。在孔子要離開的時候,老子對孔子說,“有錢的人送錢,有德的人送言,我是個窮人,就冒充仁人送你幾句話吧。(以下幾句話,用香港的“TVB體”念出來,更能體現老子的心情)做人呢不能太聰明,聰明人呢往往死得快;與人交往呢不能太苛刻,不要議論別人,也別老是揭別人的短,因為這樣就會很危險。做人呢千萬不能太任性,不管是做個普通人還是公務員,都得低調行事”。也不知道孔子聽進去了沒有,反正孔子感覺和老子不是一路人。但孔子的思想中還是有老子的影子。孔子曾經對弟子子路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3]意思是“主張行不通了,我想坐個木筏到海外去,跟隨我的恐怕只有仲由吧”。言外之意是實在不行的話,乾脆和徒弟子路一起移民海外好了。老子的名人效應發揮了很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從老子那裡學成歸來之後,孔子的影響力更大了。他創辦的學校,生源急劇擴張,除了魯國的學生外,還有很多來自其他國家的留學生,孔子的學校一躍成為春秋時期各私人學校中的龍頭老大,其地位相當於當今培養白領的新東方,培養藍領的大藍翔。


好玩的國學


孔子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老師。孔子處於一個官學向私學過渡的時代,在他之前學問都在官府,從他開始私人教學,所以“天不生孔子,萬古如長夜”。

史料中一般說孔子有幾個老師,但是主要是一種學問交流,而且不少史料未必可靠。所以“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另外加上一個小神童項橐,以及民間傳說的季札

但老聃應該就不可靠,孔子至洛邑問老子周禮,應該就不是真實的史料,而是道家學派為了宣傳老子的發明。因為我們看《左傳》等春秋史料,並沒有老子這樣一位大思想家存在,孔子應該也沒有到過洛邑。道教後來不是還宣傳老子西出化胡,成了佛教始祖嗎。同樣,萇弘是周王朝樂官,孔子向其問樂也不可靠。

至於郯子是郯國國君,曾經到過魯國講過他們先祖少昊文化。孔子和他可能是有交集的,可能會請教一些問題;同理民間傳說吳公子季札也是孔子老師,季札曾到魯國問樂,和孔子也有一定交集。至於師襄據《孔子列傳》是孔子的古琴老師,項橐據《戰國策》說七歲就是孔子老師,但是這兩個人生平不詳,那麼真實性也待考。


林屋公子


三人行,必有我師孃

這個問題,很古老啦。2000多年前,衛國大夫公孫朝曾經問過孔子的弟子子貢,他說:子貢同學,你們孔老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些本事是跟誰學的呀?子貢腦子快,嘴皮子溜,回答說:我的老師何處不學,但又何必一定要有老師呢?

原文是: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後來,大文豪韓愈總結道:聖人無常師。

歷史上,沒有記載孔子上過什麼學,是什麼學歷。但是,據《史記》記載,孔子很好學,小時候,就喜歡禮器,說: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長大後,孔子也是以知禮聞名天下。後來,他還專門跑到河南洛陽去找老子問禮,結果被老子罵了一頓,毫不客氣地點出他的毛病:驕氣、多欲、態色、淫志。孔子很服氣,說老子是條乘風雲而上天的龍。

儒家禮樂不分,孔子除了好禮,還是個音樂發燒友。聽到韶樂,孔子三月不知肉味。聽到別人唱歌好聽,他還要人家再唱一遍,他跟著和(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韓愈在《師說》中就提到,孔子和周朝大夫萇弘學過古樂;跟樂官師襄學過彈琴。名師出高徒,相信孔夫子的音樂水平應該是極高的。

《論語》中,孔子教導弟子們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又說無友不如己者,還說見賢思齊。可見,孔子處處留心皆學問,無時無刻不學習。

夫子成為至聖先師,良有以也!


飲水君


孔子的老師是誰?即使同時代的人也不太清楚。雖然有人在春秋末期就討論過,最終沒有結論。好在孔子的學生記錄了他的言行。憑記錄歸納幾點。重要的是最後一點。

一是興趣廣泛,自學成才。有人詢問孔子何門何派?師承何人?孔子的一個學生回答:哪裡都可以學習?為什麼要有固定的老師呢?不計較師承門派,這就是廟堂袍笏和江湖草野的區別。也正是因為不拘泥於門派,才能創立自己的儒家學派。

據說,學習的最高境界就是憑興趣出發。孔子是一個求知慾強,學習興趣廣泛的人。他對吹喇叭感興趣,對趕馬車感興趣,對禮儀感興趣,對射擊感興趣,所以「禮樂射御」造詣很深,能當老師。後來,孔子帶著學生周遊列國,就是社會實踐。

二是不恥下問,能者為師。這是指一大批與孔子互動交流過,但沒有留下姓名的人。如果問答過就算數,這種老師無法統計。「子入太廟每事問」,說明孔子問題很多,問過的人也很多。「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說的是看到優點就仿效學習,看到缺點就引以為鑑。如果能這樣做,所有人都可以當老師。

從魯國到齊國,孔子曾經聽到一種叫《韶》的音樂,立即跟著不知名的樂師學習,竟痴迷到「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聽到好聽的歌,孔子會讓別人再唱一遍,然後仔細揣摩學習。

三是樹立榜樣,學習先進。孔子曾經與一個七歲兒童互相問答,後人就說:「昔仲尼,師項橐」。意思就是孔子把兒童項橐當成老師。除此以外,孔子有名有姓的榜樣還有齊國的晏平仲;楚國的老萊子;鄭國的子產,我們魯國的孟公綽等。

四是頂禮膜拜,門下受業。這樣的老師有四位。孔子拜師襄為師,學琴;拜萇弘為師,學樂;拜老聃為師,學禮。老聃就是老子,後來被尊為道家的創始人。他曾語重心長地教育孔子:當子女的,盡孝要達到忘我境界;當臣屬的,盡忠要達到忘我境界。

最後閃亮登場的是郯子。郯子是春秋時期的郯國,也就是現在的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人,子爵,國君。孔子26歲遊歷到郯國時,曾經拜郯子為師,併為學習收穫興奮不已。後來孔子還惋惜地感嘆:象郯子這樣有學問的人,已經散落四方了。

郯子有才華,講道德,施仁義,行孝悌。當國君前,他歷盡千辛萬苦,化妝成野鹿混入鹿群,擠來野鹿奶為父母治病。當國君後,他使郯國文化發達,民風淳厚。作為老師,郯子的深遠影響不如孔子,但是他和孔子一樣,無愧老師這個神聖光榮的稱號。

在沒有活字印刷,也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孔子能成為一代名師,除了天分,「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謙遜應該是首要原因。


柳如嫿


這是一個關於“學習”與人生成長的大問題!

如何才能成為一代宗師和大師,與人生的不斷學習和善於學習以及勤奮學習有著密切的關係。

大師無常師。要想成為大師,就必須博採眾長,融匯百家,需要的是廣博乃至淵博的知識,要懂得多學科多方面的知識,要懂得更多的常識,要是一個“跨界型”人才,就必須向各專業領域裡的人才請教,要不斷地尋找尋覓更換乃至超越自己的老師,惟有這樣,才能使自己不斷地成長,加速自己的成長。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是夫子的話,夫子一生更是這樣做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教學相長。做學問,是必須要認真的,來不得半點的虛偽和做作,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真知也”。做學問,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裝懂,不能放不下“架子”面子,要虛心認真的向他人學習。有了這種“治學”知道、求學精神,才能真正成為一位有學問的人。

大師在民間,學習不能脫離實際;更要善於向大自然學習,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謀道不謀食。學習要目標明確,要走出本本,要自我覺悟,要學會“吸星大法”,更要有“化功大法”的能力,學習是一個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無中生有的全過程。

孔子師老子而知“道德”,由“道德”而創“禮儀”,成為繼“道家”學派之後的一代大儒,開創了中國“儒學”。





羅無聲永不落幕名博彙


有史料記載的是老子:孔子帶學生向老子求教。老子說,你看我的牙怎樣了?孔子答:老師的牙掉光了。老子又問:你看我的舌怎樣?孔子答:很完整。孔子帶學生離去。學生問:我們今天學到什麼?孔子說:你們還不明白?老子已告訴我們一個極深刻的哲理:牙齒是剛硬的,同時又是脆弱的一一全掉光了。舌頭是軟弱的,同時又是剛強的一一保持完整。


成蘇


應該是“學無常師”。

據《論語.子張》曰: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公孫朝問子貢,你老師學問那麼好,跟誰學的啊?子貢告訴他,周文王周武王傳下來的道並沒有喪失,

至今仍在世間流傳。賢者,才器大的人,能記其遠大者。不賢者,普通人,能記其末小者。由此看來,不論賢與不賢的人,他們所記憶的或大或小,無不有文武之道。我老師他哪裡都能學習,幹嘛非要有固定的老師。


普六茹4



孔子老師有多位,如郯子、萇弘、師襄、老聃(老子),還有一位被孔子視為老師的神童(不是神經病兒童)項橐(xiang tuo)


追月傳說


翻一下答案,都沒有說到關鍵。

孔子可能會拜訪無數個“老子”這樣的人,但這和我們在微信群裡網友交流一樣,不能稱之為孔子的老師。

從學問的傳承來看,孔子的學術思想主要來自於周公,也就是說,儒家思想是周公治國理政思想的提煉。孔子的思想來源於周公及周公的後人。

孔子拜訪其他人,只不過是切磋切磋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