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孔子《論語》中的“唯上知與下愚不移”中的“知”是智慧的意思嗎?你怎麼看?

十二十頁


孔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這裡“知”通“智”是沒錯的,但是以為孔子這句話是從主觀上給人的智商分等級,或者是在肯定上智者否定下愚者,卻是不對的,這並不是孔子的本意!

《論語》中這句話和前一句話“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其實都是孔子點評陽貨的話。該篇前面敘述了陽貨遭遇孔子時當面教訓孔子的過程。陽貨教想讓子出來做官幫助自己管理邦國所說的那些話,聽上去彷彿頭頭是道、句句在理,甚至許多不明覺厲的人都以為陽貨說得孔子無言以對了。可是,眾所周知,孔子打內心是看不上陽貨的,甚至連面都不想見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就是孔子對陽貨的總結性點評:陽貨就是個習性遠遠偏離人之本性,愚昧無知卻又自以為智慧超群,還偏愛自作聰明的無可救藥的傢伙!

這裡“上知”、“下愚”都是一個意思,即以智為上、以愚為下,指的就是陽貨這種崇尚使智治民、使智治國的人。而這樣的人在孔子看來就是在禍國殃民,所以根本就不予認同。孔子的治國主張是“上愚與下智”,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同老子的觀點也是如出一轍:以智治國,國之賊也;以不智治國,國之福也!


淡漠千里1


首先,我想說的是《論語》等四書五經,能夠流傳千古,是經得住歷史的考驗,《論語》是孔聖人的主要思想體現,她講的是道的東西,絕不是文字相的知識。如果不瞭解孔聖人本人,就很難理解他的思想!《論語》二十個章節,環環相扣,邏輯思維很慎密,絕不是我們膚淺走馬觀花能得到真意的!

這句話,與上面的子曰:性相近,習相遠。相對應,子曰:唯上知與下愚者不移也!知,是按智慧講。但言外之意是很妙!

一,《三字經》,《千字文》,是現代家庭啟蒙教育的基礎,要求學而時習之,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性相近,講人的天性,人之初,性本善,而後天,環境,教育等發生變化,人的習性,習慣就有大的差別了,人天生下來,小孩就沒有好壞的概念,家庭背景,社會閱歷都會改變,使人發行了變化。

但下面,又說,唯上知與下愚者不移也!似乎與上面說話有矛盾,

這就是孔聖人的精妙之處,峰迴路轉,我們一般人恰好,就會在這理解錯誤!接著上面的說,唯,一下,就怕我們這些不爭氣的孑孫理解錯,才補充,上等智慧的人,與下等愚笨的人,他們的天性是不受外界的影響的,上智者,有自己的主張,有自己的思想,下智者,不敏感,外界干擾就少。現在大家就會明白,這一章是《論語》第十七章,陽貨逼著孔子出來作官,聖人有自己的做人底線,邦有道,可也,邦無道,隱也,做學問,講學。

,孔聖人在《論語》中,每句話都有妙意,意味深遠,他的風度,溫良恭儉讓,非常儒雅,說話有理有節,陽貨雖然名聲不好,對聖人是很有禮貌,他想請孔聖,知道當會受拒,就使了個心計,估量孔子不在家時,提了一串肉,就算禮到,孔子收禮了。孔聖人也不傻,以其人之道,得退回去,也估摸著,陽貨不在家時,把禮給放回,孔聖人運氣不佳,恰好碰上陽貨。陽貨的口才了得,一些說辭,幾乎讓孔聖人沒有回絕餘地。在這個背景下,才有孔子以言論。

四,我們好好體會一下,成才的人,往往是上智與下愚者,原因就是唯,不移。不受外界的影響,能夠專心致志做事,孔聖的兩位得意門生,

顏回,生而知之,說一知十,故稱復聖;下愚者,曾參,魯笨,但有恆心,真正傳承了孔子的道統,稱為宗聖。他寫了《孝經》《大學》,又教成了孔聖人的孫子,孑思,孑思寫《中庸》,子思的門人,又教育成功了孟子。

給我們的啟示,在上知與下愚之間者,就是我們這些大多數,自以為聰明者,但往往會受環境影響與干擾,而一事無成。

只略說一二,就不深究,也起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不知能有幫助否?


經典傳頌


上知與下愚,難道不是現實存在的嗎?誰敢承認社會人群不是分成上知與下愚,上知與下愚表達的與在社會上的地位沒有關係,有可能你雖然竊居與社會的高位,但是說不定你是愚蠢的,比如什麼司馬衷,賈南風,崇禎,慈禧,等等等,這些人竊居高位但是他們都智商分明表達了季度的愚蠢傾向。所以說,理解聖人的話,要從社會現實而論。比如同樣上學有的人學到能做老師,有的人學一輩子還是學生,這都表達一個人對世界的認知深度。比如信仰上帝,現代最優秀的科學家都已經認知到宇宙的一切都不是巧合,都是安排好的,那是誰安排的呢?而普通平民認識不到那麼深刻,但是他們只要信就行了,所以他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一個是理解的信,一個是盲目本能的信。這就是上知與下愚不可改變的原因。而處於上知與下愚之間的人認識深度看不到宇宙的深度,但是又比較聰明,總會產生這樣那樣的懷疑,比如達爾文就是這種人,他就說人是猴子變的還拿出來理論,引得很多中間認知的人群去符合,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又不停的被推論懷疑。所以,當下是中等智商的時代


觀察者13號


從人的觀念來看,這句話的意思還可以這樣理解,他認為最聰明的人總是正確的,自然他的觀點永遠不必產生變化;然後,最愚笨的人總是錯誤的,所以他的觀點也永遠不會產生變化。但是,人的觀點是會隨著知識的更新和社會的變化而不斷更新的,人的觀念也會隨之改變。所以說這裡的“知”是智慧的意思。

謝謝!祝您生活愉快!


亮亮25252743


是的,是智慧的意思。而“唯上知與下愚不移”中最關鍵的字就是“知”。 “上知”的“知”現在解釋為“智”。理由:“智”從“知"來。

根據現有文獻最早解釋孔子“唯上知與下愚不移”這句話的是孔安國。“上智不可強使為惡,下愚不可使強賢”。以後宋版何晏《論語集解》、梁皇侃《論語義疏》、宋邢昺《論語註疏》、宋朱熹《四書集註》、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等等解釋都是在孔安國解釋的基礎上上下左右予以發揮,而現在的專家學者大多沒有脫離這個範疇。還有一些新的解釋多是無根之萍,不能使人信服。有人羅列一下對孔子“唯上知與下愚不移”這句話主要的解釋有以下幾種 一種是《漢書·古今人表》的解釋:“可與為善,不可與為惡,是謂上知;可與為惡,不可與為善,是謂下愚。”這個解釋是指人的品質和行為而言的,是說“上知”是做好事而不會做壞事的人,“下愚”是做壞事而不會做好事的人,“不移”就是不會變化。 第二種解釋是清人孫星衍《問字堂集說》的解釋,認為孔子這話是指人的知識而言:“上知謂生而知之,下愚謂困而不學。”“上知”是生下來就有超人的智慧,“下愚”是無知又不肯學習的人。當然超人為上,無知而不學的人為下。 第三種解釋見宋人朱熹《章句集註》,他認為這一章是承接上一章。“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二章可以合為一章。人的本性是相近的,都差不多,由於 環境的薰染和所受教育不同,便有知識、才智、品質的差異。“下愚”之所以“不移”,主要是不肯學習,不求上進,自暴自棄,怙惡不悛。 第四種是現代反孔派的新解,他們從“階級和階級鬥爭”的觀點出發,大罵孔子說“唯上知與下愚不移”,是吹捧貴族階級是“上知”;誣衊勞動人民是“下愚”,鼓吹天生是“上知”的貴族階級統治,天生是“下愚”的勞動人民,而且永遠不會改變。

我個人認為孔子說這句話呢,其實是在誇讚這兩種人,只有這兩種人,才最接近於“道”,接近於我們的本性、自性。而我們大多數人,都屬於儒家講的“中人”,這個可不是什麼社會地位等級,而是中等根性的意思。我們這些人的特點呢,說句實話,就是俗話說的“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噹”,這是真話,大家別介意,末學也屬於這種人。越是有點知識、文化吧,就越難相信別人,越難接受別人,習氣一大堆,好高騖遠,遇事愛較真,愛耍小聰明。要是聽別人講經或者講點道理,非得死氣白咧的徹底捯飭明白了,這才會相信,才會接受。所以孔子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上智”和“下愚”這兩種人容易教化,我們中間的這些人,才是最難教的,最讓人頭疼的。






聞天下談古今


凡讀過《論語》的大抵都知道,這句出自《論語·陽貨》第十七篇第三章。

那麼,孔子所說的“上知”和“下愚”又是說誰呢?

在孔子那個時代的文言表達中,“知”在許多場合都是指“智慧”。因此,此句的“知”就是指“智慧”。

只不過,我們後來者大多都支解了這句話的意思。換言之,就是“斷章取義”了。這現象自有了對《論語》作註釋起就存在,而且越來越嚴重。之所以這樣,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中國文言文精煉,古人對文字的運用是“惜墨如金”,能一字一詞一句表達意思的,古人絕不多言多寫。而《論語》的寫作特點既是時代的特點,也是子思和曾參們在文化及思想上的精心安排。在古代散文形成的研究上,《論語》也就成了最早的(對話式語體)散文。而所謂散文,就是“形散而神不散”的一種文學形式。

作為語體式散文,《論語》自然也是整文不散,每一篇也不散,每一句都不散。它的神就是“仁義禮智信”,就是“君子”與“小人”。雖然,《論語》中籮列了不少的事例加以說明,但基本上還是近乎用“一句頂萬句”的“格言”方式來作結論。換言之,中國文言文的獨特性註定了《論語》裡多數語句都變成事實上的“格言”而缺乏嚴謹的邏輯推理;另一方面,後來(註釋)者都在因各自所需而(對《論語》)進行註釋。長此以往,不走向“斷章取義”才怪呢。古人有之,今人也有之。

所以,“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單解成“只有上等的智者與下等的愚者是改變不了的。”也可算是沒錯的,只有這句對了,才能肯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但是,如果把“唯上知與下愚不移”與《陽貨》篇剝離開去理解就要出偏差和錯誤了。

陽貨篇主要是在講“小人”和“君子”的區別所在,其最後兩句“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和“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與開頭三句形成了前後照應。

然而,在這一篇裡卻有些奇怪的現象,陽貨想見孔子,孔夫子卻有意躲避,可又“心有不甘”地假惺惺去陽貨接頭並收穫了勸其出仕的言辭,於是“諾,吾將仕矣。”

另外,公山弗擾找孔子,孔子也想去,美其名是要做第二𠆤周公。後來,佛肸又找孔子,孔子還想去且辯解自己是不會受“壞人”影響的。

子思、曾子及參與編寫《論語》的孔門弟子想把他們的恩師標榜成什麼人呢?是“上知”還是“下愚”呢?

因此,他們又編寫了孔子對子張、伯魚、由、宰我、子路、子貢及對孺悲的言與行,以此來說明孔老師的品德還是“上知”。

難道,這些不是自相矛盾嗎?到此尚未結束,最後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和“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更是把孔子定格在“上知”一列,因為孔夫子是“四十而不惑”嗎。

所以,“唯上知與下愚不移”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先驗論”,是沒有邏輯思辨支撐的“武斷”結論,更是“巧言令色”之言。

最後奉勸一句,孔門儒學一定用“批判”的眼光去學習、研究和繼承,否則,它不只遺禍千年,還會繼續遺禍下去。


黃山一片雲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者不可改變,“知”通“智”。

宋朱熹《章句集註》,亦認為這一章是承接上一章(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可以合而為一。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於環境的薰染和所受教育不同而產生差距。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也”。

錢穆《論語新解》:本章承上章言。中人之性,習於善則善,習於惡則惡,皆可遷移。惟上知不可使為惡,下愚不可與為善,故為不可移。孟子言“人皆可以為饒舜,惟自暴自棄者不然”,此與孔子立言若有異。然孔子曰“因而不學,民斯為下”,則下愚亦因其不學耳。故荀子又曰“人皆可以為禹”,不言堯、舜而轉言禹,亦孔子勸學之旨。或曰:子曰二字乃衍文。

可見“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孔子本意應是強調學習的重要,鼓勵人們重視學習,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修養和素質。





漫閱書語


這個答案極好!

孔子講德性之知,

所以上知與下愚都是一定範圍內的界定。

這一段文字是緊承著上一段文字說的,人天性是相近的,但後天接受的教育及環境造成的影響會使人產生差異,這是一個普遍規律。孔子認為,除了“上知”和“下愚”這兩類人,大多數人都是可以改變的。“移”就是遷,就是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不管持“性善”的觀點,還是持“性惡”的觀點,都可以將移的結果分成兩種:一種是變好,一種是變壞,沒有例外。從道德層面看,我們追求的是向好的方面轉變,即改過遷善。

關於“上知”和“下愚”,歷來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上知就是前文提到過的“生而知之者”,而下愚就是“困而不學者”。孔安國在為《論語》做注時說:“上知不可使為惡,下愚不可使強賢。”據他理解,上知就是一件壞事都不做的大好人,而下愚就是一件好事都不做的大壞蛋。這是從道德上說的。總結歷代注家對這句話的解讀,基本可以得出這種解釋,即“上知不必移,下愚不可移”,除了這兩種人之外的大多數人,是可以移,而且也是應該移的。

認識到人人都需要“變好”,需要向更高的臺階邁進,之後就是探討如何邁上更高的臺階的問題。要想進德修身,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個過程既可以通過自省來完成,也可以在他人的幫助下完成。自省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自我提高的方法,但大多數人做不到中肯客觀地自我批評。因而,在他人幫助下發現自己的不足更實際一些。但是,採用這個辦法還要求被評價的當事人有一種“聞過則喜”的誠懇態度,如果聽到別人說自己不好,就大發雷霆,誰還敢勸善規過呢?在定位自己的不足之後,就要想辦法改變這種狀況,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學習。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使受教育者獲得進步,在道德上改過向善,在能力上日益提高。總之,使自己的各個方面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學習是一件絲毫不能鬆懈的事,每天都要進行學習,放鬆學習的人很快就會被社會、被時代遠遠地拋在後面。正是因為“變得更好”是一件沒有盡頭的事,所以便有了“學無止境”一詞。

其實,即便是聖人和傻瓜也是可以改變的,不過改變的程度很小而已。司馬遷曾說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永遠正確和永遠錯誤根本不存在,因而,上知其實也犯錯,只是犯錯的次數少;下愚也有正確的時候,只是犯錯更多一些。上知需要好上加好,下愚需要改過遷善(我們這裡所說的過並不專指過錯,任何不足都可以包括在內;善也不侷限於道德層面,任何方面的完善都可以包括在內),這不都是移嗎?只不過是幅度的大小有所不同罷了。

每個人都必須認識到,人是可以改變的,而且要認識到,沒有改變就無法實現自我完善。認識到這兩點之後,就要主動自覺地通過學習提高德才,踏上更高的臺階。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小手冰涼_74283125


“唯上知與下愚不移”,此句出自孔子《論語》。

大概意思是說:只有上等的聰明人與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變其行為的。從這句話的本意來看,孔子認為人的行為大都是可以改變的,只有上等的聰明人與下等的愚笨的人才是不容易改變的。

這裡就“上等聰明”和“下等愚昧”簡單做些說明。一般有點才華自認聰明之人容易心生孤傲,難聽他人之言,此種人難入真正的智慧之門;而愚昧之人容易行生固執,不易改變難以進步,更無智慧可談。所以孔子認為這兩種人是很難改變其思想和行為的,除非他(她)們自己能夠認知到的自己的不足,否則難以改變。

所以人若想獲得智慧,首先必須要改變認知,只有認知到了,方能真正的生出智慧,才會不斷修整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這個“認知”就是孔子在《論語》裡面多次提到的“知”。

人的認知特別關鍵,對人、對國家、對社會乃至對宇宙萬物。一個人的認知有多深就會獲得多大的進步和收穫。一個人在什麼地方的認知深,就會在什麼地方有收穫。老子在《道德經》重多次提到的“無為”其實就是不斷的拉高人的認知。認知有多高,境界就有多高,人生就會有多富足。

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幾乎合類人都有,但孔子都是平等對待。孔子看人是否卑賤,並不是注重於這個人是否有地位、生活是否富裕,而注重的是德行,注重這個人每個階段的認知。

人,只要有認知便不至於會自作聰明,桀驁不馴;有認知不至於愚昧固執,一意孤行;認知有了智慧無限,人生富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