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知命”,為何還要“知其不可而為之”?

小仙仙賢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知道疫情危險,仍然堅守一線的醫護人員、解放軍官兵、志願者,是仁者愛人,大愛無疆的文化傳承,是仁義禮智的具體體現,是新時期和諧社會奉獻自我的真實寫照!


榕升1


1、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出處

首先我們來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出處,

此句出自於《論語·憲問》: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由此可以,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別人對孔子的評價, 事實上, 知其不可而為之也孔子一生的狀態和寫照。

孔子是魯國人,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孔子三歲喪父,十六七歲時慈母去世。但孔子在少年開始便有志做學問,即便是環境異常困苦,但他依然非常有志氣:自己獨立謀生的同時,並努力學習文化,尤其是當時的西周文化,孔子以好學著稱,對各種知識都非常有興趣,同時虛心讓他人請教,從而多才多藝,學識淵博並開辦了自己的私人學校。

面對戰火肆虐,社會動盪和百姓的顛沛流離,孔子認為有責任為社會指出正確的方向。看到了百姓的疾苦,孔子希望能儘自己的社會責任讓社會做出一些改變,從而開啟了長達14年之久周遊列國的遊說行為,宣傳自己的思想,希望能結束戰火,恢復以仁德治天下的理想社會, 但是,禮樂崩壞的時代,沒有人接受他的主張,歷經艱辛,還險先喪命,雖然不得志,但依然積極樂觀,堅持自己的理想。孔子主張有教無類,開啟了平民接受學習和教育的先鋒。

晚年的孔子,致力於教學和整理編輯古籍,古典文獻整理為《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種教材,後人將之稱為“六經”。這些典籍,成為中國和世界的文化瑰寶。歷史學家把孔子稱為“素王”,終身布衣的孔子,享有帝王的尊榮,是任何帝王所無法比擬的,至今,儒學作為中華文化正統思想傳承了幾千年而經久不衰,仍在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

2、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寓意與精神:自強不息,積極入世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孔子用自己一生的行為在演繹和繼承發揚了中華文化的入世精神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奮鬥的精神,而自強不息積極入世的精神是中華文化的靈魂。而孔子創立的儒家是道家的入世部分的典型代表,孔子說述而不作,是中華文化積極入世和自強不息的精神的集大成者,把中華文化的自強不息,積極入世的精神很好的繼承演繹併發揚光大,並讓其延綿了幾千年而不衰,直到至今。


3、人有主觀能動性過程最重要

當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有個前提就是知命,否則就是光有一腔熱血的莽夫。知命,知的是事情發展和演繹的方向,而中華文化歷來只重過程也不重結果,因為在古聖先哲眼中任何事情都是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無所謂好壞,而重要的是過程。


知微通元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捋順“知命”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關係:“知命”是一種認知,“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在這種認知驅動下產生的行為。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作為一種行動,出自《論語·憲問》,是看守城門的人評價孔子是:明知做不到還要去做的人。如果說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那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確實背離這種本性,但與孔子“知命”的價值認知是吻合的。

誠然,“知命”的含義與“認命”有相似之處:都承認個體的侷限性,都承認實現外在的成功,往往超越個體的可控範圍,需要個體努力之外的很多條件配合。如果僅從“知命”的這層含義來看,並不足以驅動“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行為,相反還可能造就逆來順受的行為。

真正驅動“知不可為而為之”行為的,在於“知命”的另一層含義,即雖然實現外在的成功超越了個體的控制範圍,但個體所做的一切努力,並不是為了外在的成敗,而是出於內心自覺應盡的義務,這種行為不計暫時的成敗,不過一旦外在條件全部具備時,這些努力終有回報。

既然行為標準不取決於外在成敗,而取決於內心之自覺應該,所以行動者不會患得患失,面對“不可為”之事時依然會遵從本心“而為之”的。正因為“知命”的勇氣,才有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無畏,孔子也用一生的顛沛流離和執著堅守向世人證明了這個真理。


仲卿醉國風


孔子知命,為何還要“明知不可而為之”?

這看似是一個矛盾的命題,其實不然。

首先孔子知命,是指孔子有很淵博的知識,對世界有清醒的認識。但是並不是說,孔子知道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在客觀世界中,總還有孔子無法認知的。

其二,明知不可而為之,並不是孔子的處世哲學。這是某個東門守門人對子路說的一句話,是諷刺孔子的。

實際上孔子並不是執著一念的人,孔子有四戒。《論語》記載:“子四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什麼意思呢?

孔子杜絕了四種缺點:不憑空猜測意念,不絕對肯定,不固執拘泥,不自以為是。

實際生活中的孔子正是這樣,孔子並不是一條道走到黑,撞到南牆不回頭!

當孔子在陳國遭到圍困後,明白了自己的治國主張雖然了不起,但是沒有國家接受,自己也無能無力,轉而帶著學生回到魯國辦學,自此之後,才有孔聖人弟子三千,賢人七十,由此讓孔聖人的儒家學說綿連千年。

再者,生活中的孔子,也食人間煙火,和常人一樣,也有七情六慾。

孔聖人也罵人。

學生宰予白天睡大覺,孔子罵宰予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句罵學生的句子,成了千古經典。

孔子也小心眼!

有個人讚揚孔子說:“真偉大啊孔子,知識淵博!”

孔子聽了很高興!

這個人接著說:“可是沒有成名的專長!”

孔子聽了非常生氣,對他的學生說:“我要專長幹什麼呢?是駕車還是射箭?那麼我就專心駕車吧!”

孔子同樣受不了委屈!

孔子到衛國去見南子。南子是衛國國王的女人,長得很漂亮。孔子開始並不想去見南子,最後還是去見了南子。而且還向南子行禮。子路知道了 ,不高興!

孔子發誓說:“我見南子,沒有做什麼不應該做的事情。如果我做了,讓蒼天厭惡我!讓蒼天厭惡我!”孔子連續說了兩遍“讓蒼天厭惡我”,可見孔子多麼惱羞成怒!

孔子同樣口是心非!

孔子到了蒲這個地方,受到蒲人的威脅。

蒲人對孔子說“如果你不到衛國去,我就放你們走。”為了活命,孔子與他們訂立了盟約,這才放孔子他們從東門出去。孔子從東門出來後,直接去了衛國。

子貢說:“盟約可以違背嗎?”

孔子說:“在要挾下訂立的盟約,神是不會認可的。”

這就是孔聖人,不遵守盟約,還有天大的理由!

當然,還可以列舉一些!

總之,孔聖人也是人,我們不能把它當神對待!


山野老人


知命的意思是認命。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出自:《論語·憲問》第三十八章

原文: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釋義:子路夜裡住在石門,看門的人問:“從哪裡來?”子路說:“從孔子那裡來。”看門的人說:“是那個明知做不到卻還要去做的人嗎?”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意思是明知做不到卻還要去做。



比如說,你作為一名重症監護室的醫生,面對一位生命垂危不久人世的病人,你是盡力挽救還是坐視不管?

比如說,在一場國際級的圍棋賽中,你是第1次入圍國際級的圍棋賽,在比賽中,碰巧遭遇一個實力非常厲害,自己根本無法戰勝的對手,你是勇敢挑戰還是逃之夭夭?是全力以赴去比賽,還是敷衍了事呢?

有些事,做與不做不是取決於一個人的能力,而是決定於這個人的毅力。

一個人明明知道自己所從事的事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可能取得成功,但他還是一絲不苟,持之以恆地堅持做下去,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獻身,這就非常不易,有兩句古詩說得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就像愚公移山。



愚公家門前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他覺得這兩座大山擋住了他家的出路,出入很不方便。愚公九十歲的時候,把子孫們叫到面前,同大家商量,想把這兩座大山移走。子孫們聽了,都同意他的想法。

然後一家人不管老小都去挖山,挖下的土和石頭,用擔子挑到渤海灣去倒。這兩座山在上黨南部黃河附近,從這裡到渤海灣去,來往一趟要走半年,因此往往是穿著棉衣去,換上單衣回來。他們一家這樣不停地幹,感動了沿途許多人。

愚公明明知道在他這一輩子是不可能把那麼大的兩座山挖平,但是他有決心,有恆心,移山意志不變,帶領全家老少,日夜搬山不止。

他這種行動,不但感動了男女老幼,而且也感動了玉帝。玉帝派了誇娥氏的兩個兒子幫助愚公移山。

這個不行從某種意義上說,面對絕境,勇往直前,全力以赴,才是是真正善待自己,讓自己問心無愧。

知其不可而為之,是一種義無反顧的精神,是勇氣與無畏的凝聚,是奮鬥與拼搏的代名詞。


佛之菩提心心


《論語·憲問》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譯文:公伯寮向季孫告發子路。子服景伯把這件事告訴給孔子,並且說:“季孫氏已經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能夠把公伯寮殺了,把他陳屍於市。”孔子說:“道能夠得到推行,是天命決定的;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決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麼樣呢?”孔子說:“賢人逃避動盪的社會而隱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再次一點的逃避別人難看的臉色,再次一點的迴避別人難聽的話。”孔子又說:“這樣做的已經有七個人了。”

子路夜裡住在石門,看門的人問:“從哪裡來?”子路說:“從孔子那裡來。”看門的人說:“是那個明知做不到卻還要去做的人嗎?”

子在衛國,一次正在敲擊磬,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從門前走過說:“這個擊磬的人有心思啊!”一會兒又說:“聲音硜硜的,真可鄙呀,沒有人瞭解自己,就只為自己就是了。(好像涉水一樣)水深就穿著衣服趟過去,水淺就撩起衣服趟過去。”孔子說:“說得真乾脆,沒有什麼可以責問他了。”

通過這幾段,個人認為中心思想就是“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賢哲分四等,一等辟世,二等闢地,三等辟色,四等辟言。一、二、三等孔子是靠不上邊的,顯然孔子就是四等賢哲。子路事件和 子擊磬於衛事件應該是舉的兩個事例來論證孔子的辟言。

既然是辟言,可以看出: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這句話肯定是不好聽的話。大概應該是說,明知道不能做的事非要去做,蠢呀!含有譏笑的成分。(孔子與三位隱士的故事,和子路事件很像,所以個人認為那個晨門很可能就是個隱士)


豫州小李


這個問題所遇到的困境和整個哲學是一樣的!哲學無用,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也始終沒有回答人生的終極意義是什麼,因為沒有標準答案,反而很多哲學家說人生根本就是無意義的,那是不是我們人類就沒有生存的必要?當然不是!有一句話說的好,可以很好的回答這個問題,雖然有雞湯的嫌疑: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瞭解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逆襲的Jobin


【子應的觀點】:孔老夫子認為知命不代表認命,而身為後代的我們往往認命且不知命。

了凡先生,因幼年喪父,母親讓他尊祖訓放棄學業而從醫,但他又心有不甘,後遇江湖人士孔老先生指出他有仕途之運,乃經母親同意進入書院並一路進取。自秀才而逐級往上考,但直到中年彷彿都沒有跳出當年術士所算,以致陷入了宿命論的桎梏,正當他精神上苦悶而沉淪之時,經雲谷禪師的指點,明白了人的命運是由自己掌握的,從而重振精神,並通過一件件為大眾造福的行動,在改正自身缺點和修正自己行為的過程中,同時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孔子說“知命”亦說“盡人事,聽天命。”

一、命運究竟是什麼?

  • 其實命運沒有那麼玄乎,就是先天的人生規劃和後天努力,就是一個人今生的造化。每個人不應該對任何事情都過度迷戀,我們常說人生如戲,演出的時候,各人按照自己編寫的臺詞和動作,而人生大戲的劇本,卻是演出者自己編寫的,並不是另外有一位編劇來主宰全局的細節和變化。

所以,命就代表我們這一生所演出的人生大戲的劇本,它是我們自己寫的。人生就是自編自導自演、自我欣賞的過程,所以要潔身自愛,對自己負起全部的責任。

二、如何正確認識命運?

1、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到,命有命中的常數,而後天的環境則是命中的變數。換句話說,人一生的命運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先天的人生規劃,二是後天的人生規劃。

任何人都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出身,但是後天的人生卻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所以更不必怨天尤人

2、孔子說“盡人事,聽天命。”

1、“盡人事,不是逃避的藉口。”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君子要在三個方面心存敬畏,第一個赫然就是:敬畏天命。然而,現在的人經常斷章取義,很容易把這裡的“天命”看作冥冥之中無可更改的宿命。於是,在遇到難題時,就把“天命”當成了逃避問題的擋箭牌。因為人們在面對困難時,總在希求簡單些,下意識地去抗拒和躲閃。於是“盡人事,聽天命”就成了最好的藉口!

人們會覺得:不是我不夠努力,我已經盡力了,但效果還是這樣糟糕,這怪不得我,是命不好。

當生活中遇到坎坷時,總有人喜歡用順其自然來安慰自己。卻沒有意識到,真正的順其自然,是竭盡所能後的不強求,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

2、我們可以說,孔老先生和雲谷禪師這兩位高明人士,對了凡先生的影響是一樣的。因為無論如何,了凡先生都完成了他一生的任務,那就是誠心城意,命定論也好,創造論也好,都可以獲得心地清淨,沒有妄想的效果。變或不變,實際上對了凡先生都是好的。

我們常說,一切有定數,這是事實,只是我們沒有聽懂。如果宇宙間沒有定數,自然怎麼衍變?那樣人類會恐慌的。

我們今天過的日子很踏實,就是因為一切有定數。我們知道剝極必復,知道否極泰來,知道一切都是循環反覆,對未來才不會感到恐懼,因為我們心中有數。

3、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禍福原本無門,是禍是福,說起來都是人自己搞出來的。可惜很多人不肯承認,總是主觀認為福是自己來的,而禍是別人陷害的。

三、命運真的無法改變嗎?

1、人各有志亦是人各有命。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公交車,地鐵幾點鐘到站都有固定的時間,這是定數,如果是在高峰期到站的時間可能有所延遲,這是定數中的變數。每一個人,來世上這一輩子是要做不同的事情的,就叫作人各有命。

如果所有的人都是來做同樣的事情,那就天下大亂了。所以人要安分,要守己。不安分的結果是自己倒黴,甚至弄得家裡也不安寧。

社會是由各種不同的人結合起來的,大家彼此幫忙,彼此支援,也需要好好商量,就是這麼一個很簡單的組織而已。如果每個人都想當頭兒,這個社會就會亂掉;如果每個人都不當頭兒,這個社會也會完蛋。

所以,人各有志就是人各有命,你的命運就是你的意志所創造出來的。因此,大家應該要認識到不要認命,一定而是要造命。

2、盡人事,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態度。“盡人事,聽天命”,做事情,首要的是“盡”。那麼,怎樣才能算是“盡”呢?

孔子提出了:修己以敬。把修養自己當成是一件恭敬的事情。也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甚至是我們一生的頭等大事。

所謂“盡”,相比於做到了什麼,它更強調一種認真嚴肅的態度。

《禮記·大學》裡有“八目”,世人多知後四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至於前四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反而所知不多。

其實,前四目強調的就是一種“盡”的態度。這種態度,不是簡簡單單說出來而已,還得去做,默默地做,沉浸地做。無論是做什麼事情,態度永遠是第一位,只有心裡願意,想要、追求進步,才會嚴肅、恭敬地做事,“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而且,一個真正“盡人事”的人,由內而外都散發著一股氣質。在成就自己的路上,也影響著身邊的人。

結語

“盡人事,聽天命”不應成為逃避問題的溫港。《論語》告訴我們:它是一種嚴肅、積極、認真的人生態度,是我們一生要持之以恆的修行。

我們一生中什麼人都可能遇上,什麼事都可能碰上,會有人說你好,也會有人說你不好。但只要我們做人做事問心無愧,就不必執著於他人的評判,努力做自己即好。

人之一生,應該這樣度過:不論生死,不計成敗,盡力去做,盡心而為,問心無愧,足矣。問心無愧,才是人生最大的修行。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我們一起成長!

我是成長的子應,分享用心的成長心得和傳統文化,歡迎關注


成長的子應


野狐試答

題主好,感謝你提出這樣優質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對得起你的提問。題主覺得孔子既然“知命”這和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行為有點矛盾,不合乎常理吧?

按照“知”和“行”的關係可以把人分為三種。

第一種人可叫做識時務者,他們對自己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對形勢、時局、外界條件等也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他們知道哪些事可為,哪些事不可為;哪些事什麼時候可為,什麼時候不可為。我們把這些人稱為聰明人,識時務者。

第二種人就是不識時務者,他們對自己、外界條件、機會、形勢都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知道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適合自己做。他們不會思考,跟風、盲從是他們的突出特點,這種人佔大多數。

第三種人就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人,就是孔子這樣的人,他們少之又少。這種人有自己的信仰,有大理想,他們對當時的環境、形勢、條件非常清楚,也知道在當下,自己的努力不可能實現理想,但他們仍要堅持不懈地為理想奮鬥。

“知命”在孔子包括兩點內容:一個是“道之不行已知矣……”;一個是“……天之將喪斯文,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天之未喪斯文,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認為他是上天安排的傳播禮樂文化的人(“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但他也清楚地看到此事在當世是行不通的。孔子要做的事情是要為“萬世開太平”,雖然,他改變不了眼前的亂世,他知道,亂世終究要結束,社會需要秩序,需要穩定,太平盛世必會到來,大同社會終將實現。他深知自己所為的價值和意義,所以他堅持奮鬥。

有人說孟子好辯論,孟子就說:“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如欲平定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孟子 公孫丑下》)孟子講:五百年必有聖人出。聖人就是那種一肩擔盡天下憂的人,是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人,他們“為”在當代,功在千秋,孔、孟就是這樣的人。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裡講:伐魏,固知我弱敵強,事不可成;不伐魏,坐以待斃,王業亦亡。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起而伐魏。雖不足以成事,但足以成仁。諸葛亮為之鞠躬盡瘁,所以後世多以聖人許之。

可悲可嘆的是這些人常不被時人理解,甚至後世也多有微詞,惟其如此才是聖人。


野狐習禪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同一個道理有無數種表述,真理有時候又叫佛性,自性,自然,無極,大道……

天命,其實也就是這個世界的規律,自然的奧秘,大音希聲大道無形,這個世界的終極秘密,是“不可說”“不可說”,因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而佛陀不可說不可說還是說了四十八年,三藏十二部浩如煙海,老子不可道不可道還是洋洋灑灑一部《道德經》流傳千古。孔夫子亦是如此,明知不可而為之,真理是張口即錯動念也是錯的,可是為慈悲眾生故,所有的聖人都是明知不可而為之,苦口婆心用心良苦。

所以,我們要明瞭聖人苦心,以聖人教言為指路的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走向真理。

真理如明月,聖人教言是為眾生指月的手指,沿著聖人手指的方向向前探索,也以聖人教言為渡河的竹筏,而不可錯將竹筏當做真理,過河就要放下而不執著於一切文字相,破一切相,才能走進真理的殿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