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老师是谁?

战狼208537594


前面的回答都靠谱与不靠谱的内容并存。主要是围绕这个问题产生的民间传说太多,虚虚实实的东西掺杂在一起,非专业人士确实不容易讲清楚。

简单来说,孔子是没有老师的,当然他曾经向很多人问学求教,但问学求教并不等于拜师,所以一般会认为圣人无常师。


主流的几种说法,孔子的老师有苌弘、项橐、老子。我们得注意看这些说法都是从哪里来的。孔子从苌弘习乐,据说是《大戴礼记》里面明确记载的,今本《礼记·乐记》里面,孔子自称“唯丘之闻诸苌弘”云云。但是,《大戴礼记》相关的章节今天已经不传,只是唐代的司马贞在《史记·乐书》的《索隐》中提了这么一句而已。诞生于魏晋时代的伪书《孔丛子》提到孔子前往周见苌弘云云,可见所谓习乐,大概就是前往拜见问学,没有明确的师生之谊。

再说说项橐。项橐作为天才儿童的典型,从汉代开始就有他曾为孔子老师的传说。司马迁在《史记》中借甘罗之口说过“项橐七岁为圣人师”,而刘向《新序》中也提到过这个故事。但是,很遗憾的是,在跟孔子直接相关的记载,如《论语》、《礼记》、《史记·孔子世家》中,我们也看不到项橐的身影。只有东汉的“经神”郑玄在注解《论语·子罕》“苗而不秀”时提到,这句话就比喻的是项橐,而下一句“秀而不实”则是在说颜回。如果郑玄之说成立,孔子对项橐的态度,也并不像是一个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所以这个传说也很难被采信。

至于老子的说法,已经有人辨析过了,这里不必多说。总之,古人认为人分三等,上智下愚,其余皆为中人。上智不教而学,下愚教而不学,教育是对于中人而言。圣人是上上之人,所以不必有老师。如果一定要给孔子找个老师,那么当然就是周公了。这方面夫子自道甚多,自然不必再一一列举。



pku小动物


孔子的老师很多,基本都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和牛人!孔子之所以学问渊博,与他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好学有关。正如他所说的一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大孝子郯子老师

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鲁国附属小国郯国的国君郯子,来朝见鲁昭公。他给鲁国的君臣们搞了一次培训,重点讲解了郯国的官职用鸟来命名的原因。孔子是普通老百姓,自然没有资格参加培训,但孔子不想失去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连夜赶到郯子下榻的宾馆,向郯子请教。郯子被这个勤奋好学的青年所感动,与他彻夜长谈,将自己的知识全部教给了孔子。

2.拜在顶级音乐大师门下——苌(cháng)弘和师襄子。

公元前518年,孔子拜访了周朝著名音乐理论家和天文学家苌(cháng)弘。苌弘是当时最博学多才的人之一,知识丰富而庞杂,号称“智多星”,特别在天文学和音乐理论方面造诣深厚,可以称得上是周朝的“最强大脑”。

孔子虚心地向苌弘请教了经典音乐歌舞剧《武乐》和《韶乐》的优劣问题。这次学习对孔子的音乐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又拜访了鲁国著名的乐师师襄子(也有人说是卫国的乐师),学习古琴演奏艺术。作为“骨灰级”的“发烧友”,孔子的演奏技术已经非常高明,师襄子一听,就知道孔子是个行家。但孔子在听了师襄子的演奏之后,才发现自己简直不是弹琴,而是弹棉花。于是就跟着师襄子学习演奏技术。半个多月过去了,孔子还在练习同一首曲子。师襄子觉得孔子的水平已经很高了,但孔子说自己的技巧还不娴熟。又过了几天,师襄子觉得孔子的水平可以在“鸟巢”国家大剧院办独奏音乐会了,而孔子却说还没有领会曲子的神韵。又过了几天,师襄子听孔子的演奏已经颇有原曲的神韵,可以去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了,而孔子却说还没有体会出作者作曲的心情。直到有一天,孔子说,“我已领悟到作者的为人风貌了,这样的曲子,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得出来呢?”此语一出,师襄子惊为天人。他说:“是呀是呀,我的老师向我传授此曲的时候,正是说此曲名叫《文王操》呀!”

3.和小朋友玩一场“脑筋急转弯”。

求学就是一个“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过程。后来,已经成为大学者的孔子,还曾经向一个七岁的小朋友请教过问题。这个小朋友叫项橐(tuó),是春秋时期有名的神童。

传说孔子与弟子们在齐国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出行,有个叫项橐的小朋友挡路不让过去,说要和孔子玩“脑筋急转弯”的游戏,这符合儿童的天性。条件是孔子赢了他,才能让路,孔子欣然同意。项橐问,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有多少种植物,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一下子蒙了,摇头说不知道。项橐得意地说,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项橐再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说这不是胡说八道吗,谁都知道水中都有鱼,是火就有烟,没有叶不成树,没有枝又哪有花呢。项橐听后晃着脑袋说,井水无鱼,萤火无烟,枯树无叶,雪花无枝。虽然答案有点牵强,但也显示了项橐小朋友的机智与灵活。项橐又问了一系列高难度的问题,孔子满头大汗无言以对。孔子输了,心甘情愿向这个七岁的孩子行礼,向他学习。《三字经》中“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4.老子的教诲。孔子的前几个老师,除了七岁的小朋友外,都是著名学者,但还算不上大师级的人物。他还有一位老师,堪称武林至尊宗师级的人物,老子。孔子对老子仰慕已久,很早就计划去拜见,向他请教关于礼的问题。老子向孔子传授了很多关于周礼的知识,据说他还带孔子一起主持过一个很重要的葬礼。在孔子要离开的时候,老子对孔子说,“有钱的人送钱,有德的人送言,我是个穷人,就冒充仁人送你几句话吧。(以下几句话,用香港的“TVB体”念出来,更能体现老子的心情)做人呢不能太聪明,聪明人呢往往死得快;与人交往呢不能太苛刻,不要议论别人,也别老是揭别人的短,因为这样就会很危险。做人呢千万不能太任性,不管是做个普通人还是公务员,都得低调行事”。也不知道孔子听进去了没有,反正孔子感觉和老子不是一路人。但孔子的思想中还是有老子的影子。孔子曾经对弟子子路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3]意思是“主张行不通了,我想坐个木筏到海外去,跟随我的恐怕只有仲由吧”。言外之意是实在不行的话,干脆和徒弟子路一起移民海外好了。老子的名人效应发挥了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从老子那里学成归来之后,孔子的影响力更大了。他创办的学校,生源急剧扩张,除了鲁国的学生外,还有很多来自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孔子的学校一跃成为春秋时期各私人学校中的龙头老大,其地位相当于当今培养白领的新东方,培养蓝领的大蓝翔。


好玩的国学


孔子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老师。孔子处于一个官学向私学过渡的时代,在他之前学问都在官府,从他开始私人教学,所以“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

史料中一般说孔子有几个老师,但是主要是一种学问交流,而且不少史料未必可靠。所以“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另外加上一个小神童项橐,以及民间传说的季札

但老聃应该就不可靠,孔子至洛邑问老子周礼,应该就不是真实的史料,而是道家学派为了宣传老子的发明。因为我们看《左传》等春秋史料,并没有老子这样一位大思想家存在,孔子应该也没有到过洛邑。道教后来不是还宣传老子西出化胡,成了佛教始祖吗。同样,苌弘是周王朝乐官,孔子向其问乐也不可靠。

至于郯子是郯国国君,曾经到过鲁国讲过他们先祖少昊文化。孔子和他可能是有交集的,可能会请教一些问题;同理民间传说吴公子季札也是孔子老师,季札曾到鲁国问乐,和孔子也有一定交集。至于师襄据《孔子列传》是孔子的古琴老师,项橐据《战国策》说七岁就是孔子老师,但是这两个人生平不详,那么真实性也待考。


林屋公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娘

这个问题,很古老啦。2000多年前,卫国大夫公孙朝曾经问过孔子的弟子子贡,他说:子贡同学,你们孔老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些本事是跟谁学的呀?子贡脑子快,嘴皮子溜,回答说:我的老师何处不学,但又何必一定要有老师呢?

原文是: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后来,大文豪韩愈总结道:圣人无常师。

历史上,没有记载孔子上过什么学,是什么学历。但是,据《史记》记载,孔子很好学,小时候,就喜欢礼器,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长大后,孔子也是以知礼闻名天下。后来,他还专门跑到河南洛阳去找老子问礼,结果被老子骂了一顿,毫不客气地点出他的毛病:骄气、多欲、态色、淫志。孔子很服气,说老子是条乘风云而上天的龙。

儒家礼乐不分,孔子除了好礼,还是个音乐发烧友。听到韶乐,孔子三月不知肉味。听到别人唱歌好听,他还要人家再唱一遍,他跟着和(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韩愈在《师说》中就提到,孔子和周朝大夫苌弘学过古乐;跟乐官师襄学过弹琴。名师出高徒,相信孔夫子的音乐水平应该是极高的。

《论语》中,孔子教导弟子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说无友不如己者,还说见贤思齐。可见,孔子处处留心皆学问,无时无刻不学习。

夫子成为至圣先师,良有以也!


饮水君


孔子的老师是谁?即使同时代的人也不太清楚。虽然有人在春秋末期就讨论过,最终没有结论。好在孔子的学生记录了他的言行。凭记录归纳几点。重要的是最后一点。

一是兴趣广泛,自学成才。有人询问孔子何门何派?师承何人?孔子的一个学生回答:哪里都可以学习?为什么要有固定的老师呢?不计较师承门派,这就是庙堂袍笏和江湖草野的区别。也正是因为不拘泥于门派,才能创立自己的儒家学派。

据说,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凭兴趣出发。孔子是一个求知欲强,学习兴趣广泛的人。他对吹喇叭感兴趣,对赶马车感兴趣,对礼仪感兴趣,对射击感兴趣,所以「礼乐射御」造诣很深,能当老师。后来,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就是社会实践。

二是不耻下问,能者为师。这是指一大批与孔子互动交流过,但没有留下姓名的人。如果问答过就算数,这种老师无法统计。「子入太庙每事问」,说明孔子问题很多,问过的人也很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的是看到优点就仿效学习,看到缺点就引以为鉴。如果能这样做,所有人都可以当老师。

从鲁国到齐国,孔子曾经听到一种叫《韶》的音乐,立即跟着不知名的乐师学习,竟痴迷到「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听到好听的歌,孔子会让别人再唱一遍,然后仔细揣摩学习。

三是树立榜样,学习先进。孔子曾经与一个七岁儿童互相问答,后人就说:「昔仲尼,师项橐」。意思就是孔子把儿童项橐当成老师。除此以外,孔子有名有姓的榜样还有齐国的晏平仲;楚国的老莱子;郑国的子产,我们鲁国的孟公绰等。

四是顶礼膜拜,门下受业。这样的老师有四位。孔子拜师襄为师,学琴;拜萇弘为师,学乐;拜老聃为师,学礼。老聃就是老子,后来被尊为道家的创始人。他曾语重心长地教育孔子:当子女的,尽孝要达到忘我境界;当臣属的,尽忠要达到忘我境界。

最后闪亮登场的是郯子。郯子是春秋时期的郯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子爵,国君。孔子26岁游历到郯国时,曾经拜郯子为师,并为学习收获兴奋不已。后来孔子还惋惜地感叹:象郯子这样有学问的人,已经散落四方了。

郯子有才华,讲道德,施仁义,行孝悌。当国君前,他历尽千辛万苦,化妆成野鹿混入鹿群,挤来野鹿奶为父母治病。当国君后,他使郯国文化发达,民风淳厚。作为老师,郯子的深远影响不如孔子,但是他和孔子一样,无愧老师这个神圣光荣的称号。

在没有活字印刷,也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孔子能成为一代名师,除了天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逊应该是首要原因。


柳如婳


这是一个关于“学习”与人生成长的大问题!

如何才能成为一代宗师和大师,与人生的不断学习和善于学习以及勤奋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师无常师。要想成为大师,就必须博采众长,融汇百家,需要的是广博乃至渊博的知识,要懂得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要懂得更多的常识,要是一个“跨界型”人才,就必须向各专业领域里的人才请教,要不断地寻找寻觅更换乃至超越自己的老师,惟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地成长,加速自己的成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夫子的话,夫子一生更是这样做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学相长。做学问,是必须要认真的,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做作,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真知也”。做学问,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装懂,不能放不下“架子”面子,要虚心认真的向他人学习。有了这种“治学”知道、求学精神,才能真正成为一位有学问的人。

大师在民间,学习不能脱离实际;更要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学习要目标明确,要走出本本,要自我觉悟,要学会“吸星大法”,更要有“化功大法”的能力,学习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无中生有的全过程。

孔子师老子而知“道德”,由“道德”而创“礼仪”,成为继“道家”学派之后的一代大儒,开创了中国“儒学”。





罗无声永不落幕名博汇


有史料记载的是老子:孔子带学生向老子求教。老子说,你看我的牙怎样了?孔子答:老师的牙掉光了。老子又问:你看我的舌怎样?孔子答:很完整。孔子带学生离去。学生问:我们今天学到什么?孔子说:你们还不明白?老子已告诉我们一个极深刻的哲理:牙齿是刚硬的,同时又是脆弱的一一全掉光了。舌头是软弱的,同时又是刚强的一一保持完整。


成苏


应该是“学无常师”。

据《论语.子张》曰: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公孙朝问子贡,你老师学问那么好,跟谁学的啊?子贡告诉他,周文王周武王传下来的道并没有丧失,

至今仍在世间流传。贤者,才器大的人,能记其远大者。不贤者,普通人,能记其末小者。由此看来,不论贤与不贤的人,他们所记忆的或大或小,无不有文武之道。我老师他哪里都能学习,干嘛非要有固定的老师。


普六茹4



孔子老师有多位,如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老子),还有一位被孔子视为老师的神童(不是神经病儿童)项橐(xiang tuo)


追月传说


翻一下答案,都没有说到关键。

孔子可能会拜访无数个“老子”这样的人,但这和我们在微信群里网友交流一样,不能称之为孔子的老师。

从学问的传承来看,孔子的学术思想主要来自于周公,也就是说,儒家思想是周公治国理政思想的提炼。孔子的思想来源于周公及周公的后人。

孔子拜访其他人,只不过是切磋切磋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