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荀子都当过官,他们都是主动辞职,能否说说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集锦


当官,而且以孔子、孟子、荀子为题,这个提问蛮有意思。


一、什么叫当官

1、“合则留不合则去”才是真正的当官

商鞅崇尚法治。如《商君书》所载,《更法第一》就是变法还是不变法的大争论。最终商鞅赢得了争论,任秦国左庶长主持变法。申不害崇尚术治,韩昭侯韩武信任接受了术治,申不害任秦国丞相主持变法。“法术势”竞争的势治慎道,在齐国只有讲学、布道的资格,没有领政甚至没有官位,也没有变法。自然算不上当官。

简言之,君王接受谁的治国主张,任职授权,领政(执掌治理权)才叫真正的当官,三者缺一不可。”合则留不合则去“是春秋战国时期特有的士子风尚,叙述的是同样的道理。合(接受治国主张)则留(领证);不合(接受治国主张)则去(给官也不当)。

2、一个金点子、也能能当官

张仪有连横,范雎有远交近攻,前者属于外交层面,后者属于军事政治层面,虽然跟商鞅变法这样的全面治国思想相比,低了N个档次,但都是针对当时秦国的困惑给出了解决办法。至少属于帮助治国,当官理所当然。

3、李斯也是秦国丞相,李斯有治国思想嘛?没有。李斯推崇的郡县制是商鞅的。李斯有金点子嘛?没有。但秦国的丞相、上将军、廷尉、长史的”四柱“权力架构,虽然并非什么创造,但执行的如此清晰明白,依然是不可多得的。当官理所当然。

诸如郡守、县令,不是当官嘛?也是。他们既没有治国思想、也没有金点子,只是”依法行政“,照样也能当官。

综上:当官,是有档次之分的。不可等量齐观的。


二、孔子当官了嘛?

当了。最著名的是鲁国司寇,一个主管刑狱的官。和后世常见的司马、司徒、司空类似,是一个足够大的官了。但是,孔子这个司寇,虐杀少正卯是以权谋私,报”同行是冤家“之仇。坠三都,是介入不同政治集团之间,利用职务之便献”投名状“。一个都与司寇无关。

这里涉及一个概念,什么叫”三都“。在那个历史时期,周王是共主,周王之下是诸侯国,诸侯国是由世大夫家族组成的。诸侯有分封的标志,而世大夫家族却没有明确的等级之分,不同的就是实力。比如著名的”三家分晋“,就是三个实力超群的世大夫把晋国这个诸侯国给分了。世大夫是有城廓。三都就是三个实力超群的世大夫家族,拥有的城廓之大,都被称之为都城的都了。一面是鲁国君主,一面是三都,夹在中间的司寇就毫无存在感,实质上只是一个打手而已。最终被罢官并驱逐出境(孔子直到70岁的时候,才被鲁国赦免,准许回到鲁国),就毫不奇怪了。最重要的是,鲁国司寇的经历,跟孔子的克己复礼、仁政治国没有一毛钱关系。不属于合则留的范畴。

鲁国司寇在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的一生中最出名,但不是唯一。孔子还在其他小国当过四五次官,是更低层级的,甚至闲职的官。而且都是被赶走的。所以有”茫茫如丧家之犬“的吐槽,或许正因如此。


三、孟子当官了嘛?他到是想啊,可惜真没有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彊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後有驺子之属。齐有三驺子。其前驺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

以上就是《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有关孟子的全部记载。主要是几个内容:第一,孟子游说过齐国(齐宣王)、魏国(梁惠王),都没有求的官职,反而被斥责为”迂远而阔於事情“,白话说,指挥空谈,不会做事。第二,在当时,外交、战争才是主旋律,孟子推崇的上古道德与时代不合拍。第三,齐国有三邹,孟子排名第三。


四、荀子当过官,但很奇葩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於齐。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

同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史记》的荀子的记载,就很正面、很推崇了。荀子是当过兰陵县令的。但是,当兰陵县令的原因是春申君,也就是说,是因为春申君荀子才当上兰陵县令的。

有观点说。荀子根本就没履职过。荀子在楚国兰陵,实际上只做了两件事:

1、教授诸如韩非、李斯等这样的学生。县令是只拿钱、不干活的。

2、喝兰陵酒(一种非常有名又非常好喝的酒)。这就是为什么是兰陵县令而不是其他县令的根本原因。

我觉得,春申君很牛。重视教育连县令都能拿出来养人。

我觉得,荀子更牛。教书匠教到荀子这个份上,没有更牛的了。


沧桑短笛


提起孔子、孟子、荀子,稍有点文化的人都知道,他们三人同为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不仅孔子、孟子、荀子他们三者的思想有许多相同点,而且他们的经历也有点相似,都曾经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去过其他的国家任职做官、著书授徒,而且又都主动提出过辞职。

一,孔子:“因膰去鲁”


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成为了鲁国的大司寇兼摄相事。为了加强君权,孔子便联手鲁定公派子路去实行“隳三都”的行动。

“隳”,意思是毁坏城墙。 当时,周朝有一条规定,贵族诸侯的城墙不得超过18尺,主要是为了防范他们日后造反,所以建立了这条规定。但是,当时鲁国中的“三桓”,即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却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所以并不理会这条规定,鲁国政权实际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但孔子准备采取拆毁三桓所建城堡的行动最终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成为了敌人。

自从孔子担任国相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新政,齐国感到十分恐慌,担心鲁国强大后会威胁到齐国。于是,齐国便挑选了八十个美女,身穿华丽的衣服,跳着《康乐》舞蹈,连同有花纹的三十匹马,都馈赠给鲁国的国君,但要求鲁国驱逐孔子。鲁定公得到美女以后,从此便终日宴乐,经常不早朝,也不再信任孔子。


这一年大祭以后,按照礼制,祭祀以后,应当要把祭肉分赠给国中的贵族们。但,“三桓”却授意礼官,唯独不给孔子家送祭肉。孔子感觉到自己不再受到国君重用,感到十分失意,便带领弟子颜回、子路、子贡、冉求等数十人离开了鲁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流离生涯。

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关于孔子的“因膰去鲁”的故事。

二,孟子:二度奔齐

孟子大约在45岁之前,曾经率领弟子出游各国。孟子第一次来到齐国,是在齐威王年间。当时孟子的学生,齐国著名的战将“匡章”正背着不孝的骂名。

匡章的母亲由于得罪了他的父亲,被他的父亲杀死埋在马棚之下。匡章便责怪父亲并离家出走了。也一直没有回去改葬自己的母亲,所以,当时许多人都指责匡章对父母不孝。

但只有孟子依然与匡章十分友好,替他分辩。认为匡章是因为“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


其实,匡章不改葬自己的母亲,也是认为首先是因为他的母亲得罪了父亲,另外,他又没有得到父亲的允许,所以,即使父亲去世了也不能去改葬母亲。匡章认为如果没有得到父亲的允许而改葬母亲,就等于背弃了亡父的在天之灵。这就是因为当时是一个封建礼制父权、夫权至上的社会。

因此,孟子在齐国与匡章的交往,对于他宣扬的“仁政无敌”主张,并没有得到许多人的支持,他在齐国很不得志,即使威王赠送的“兼金一百”镒,都没有接受,就离开了齐国。

公元前318年,齐宣王二年,孟子再游齐国,受到了齐宣王的礼遇担任了卿相,成了朝里大官,但不久又准备辞官回家。

孟子为什么要辞官回家呢?是齐王不尊贤吗?当齐王得知孟子辞官回家的消息,立即便登门挽留;是待遇不够好吗?孟子在齐国,齐王给了孟子十万钟俸米,还想在城中建一座像样的官邸,并还打算拨万钟粮食供养门徒。


可是,孟子来齐国的本意不是来升官发财的。根据《孟子》的记载,尽管孟子在齐国的待遇已经非常不错了,而且在很多问题上孟子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作为乱世诸侯的齐宣王却始终不肯施行孟子的仁政主张,他的理想无法在齐国实现。

而齐宣王也只是把孟子当作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来尊重,把孟子当作一块招牌,以博得一个尊贤重士的名声而已。所以,孟子也看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便准备回乡。

这就是孟子的二度奔齐的故事。

三,荀子:三为祭酒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的一生经历跟孔子和孟子有一点相像,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曾经在赵、齐、楚、秦进行政治学术活动,


《盐铁论·论儒》,记载了这段历史。公元前301年,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位。公元前286年,秦昭王推行丞相范雎的远交齐国、近攻三晋的战策,秦昭王自称“西帝”,并游说齐湣王称“东帝”。荀子因之前到过秦国,深知秦国的強大,齐国这时狂妄称帝,燕赵韩魏楚一定不服,齐国必然遭受祸国殃民之灾。他劝告齐湣王莫称“东帝”,齐湣王狂妄自大,穷兵黩武,不听荀子劝告,荀子一怒之下离齐去楚。

果然不久,燕国大将乐毅率韩、赵、魏、秦、燕五国之师攻打齐国,连攻70座城池,并被划为燕国郡县。只剩下莒和即墨未被攻下,齐湣王惨死。

齐湣王死后齐襄王即位,齐襄王五年,齐国名将田单率军收复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收复齐国。齐襄王于是封田单为安平君。

为了振兴齐国,齐襄王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复立“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学术交流中心。不管你是什么学派,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会受到齐王同样的礼遇。各国学者慕名而来,在这里自由讲学、论辨,形成 “百家争鸣”的局面。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记载:“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田骈,即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天下十豪之一。又称陈骈,齐国人,与田齐宗室出于同姓。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齐襄王时,荀况来到稷下学宫,那些前辈学者多已风流云散,只有他资格属 “最为老师”,于是被齐王列为卿,三度被推为学宫的 “祭酒”(主持人)。

也许因荀子不像田骈的出身地位高,总还是有些齐国学者不服气,常常在齐王面前搬弄是非。于是,因受不了那些人的谄媚和猜忌,荀况便离开了齐国前往南方的楚国,并受到了春申君的赏识,出任楚国兰陵的地方长官。

后来由于春申君在楚国的内乱中被杀,荀况也被罢官。但他也并没有离开楚国,就在兰陵著书授徒,终其天年。兰陵,即今天的山东临沂兰陵县。

荀子“三为祭酒”是他后半生最辉煌的时期,而后来离齐赴楚著书劝学,又是他最有成就的时期。有著名的哲学著作《荀子》。其后来著名的学者韩非子、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朗风习习


孔子在鲁,曾为委吏丶乘田丶中都宰丶司空,五十六岁以大司寇摄相相定公,终以公室沒落,权在三桓而辞职,与众弟子游而终生。

孟子也曾游梁即魏和齐,说梁惠王丶襄王和齐宣王,且短时间为客卿,因政见不合辞去。

荀子名况,人尊称卿,游秦楚,为楚春申君聘兰陵令,后废官居兰陵从事著述。

儒者对朝廷就是一个态度:用之则行,不用则藏,退居田园,乐道不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