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賣羊肉的,要掛起來賣,而賣豬肉的就會顯得很低調?

70年代的時候,豬肉還是很緊俏的。人們不挑肥瘦,肥肉可以用來製成豬油,瘦肉人們也很愛吃,所以當時屠戶就把豬肉掛起來,誰要買就一刀切。這對於商家來說是很有利的。每個部位都可以賣出去,豬肉一點都不會浪費。後來生活水平漸漸提高,人們在家裡也會做很多菜,比如紅燒小排是以排骨為原料,東坡肉是用五花肉為原料。菜的品種多了,對豬肉的要求也更精細,一刀切不再適用於人們的生活。


為啥賣羊肉的,要掛起來賣,而賣豬肉的就會顯得很低調?

於是豬肉就變成了案板肉。將肋骨、排骨、肋條肉等更精細的劃分開來。而且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人們不再需要製作豬油,更多的喜歡買瘦肉。將豬肉放在案板上,可以將瘦肉多的一面放在上面,把肥肉壓在下面,儘量把每部分豬肉都賣出。除此之外,豬肉仍是人的主要消費肉品,很快就會賣出,不用擔心放在案板上因為不通風而變質。

為啥賣羊肉的,要掛起來賣,而賣豬肉的就會顯得很低調?

掛著的羊肉一方面是走豬肉的“老路子”。北方用羊肉做菜沒有精細的劃分,還可以直接切。另外,掛起來的肉也表明了不是注水肉,因為如果是注水肉掛起來的話會有水滴落。羊頭羊肉都掛上,也表明了商家的誠意,沒有掛羊頭賣狗肉的欺騙行為。羊肉掛著,通風好,肉不容易變壞。

為啥賣羊肉的,要掛起來賣,而賣豬肉的就會顯得很低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