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新經濟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投資機會!

事件:工信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爭取2020年實現產銷量達到200萬輛左右的目標,利好新能源汽車行業後期發展

新能源汽車從2008年以來出現了爆發式增長,銷量由2008年的0.55萬輛增長到2017年的122萬輛,近9年增長了200多倍,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82.2%。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範圍內增長趨勢已經非常明顯,2017年銷量已佔全球9000萬銷量的約1.4%,隨著未來對傳統汽車的替代,增長空間非常巨大

從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來看,近年業也出現了爆發式增長,近9年增長了300多倍,複合增長率達到了94.9%,尤其是2014年之後,增長尤為迅速。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了77.7萬輛,佔中國2017年銷量2800多萬輛的2.7%左右,未來增長空間十分巨大.根據中汽協數據,2018年1-6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41.2萬輛,同比增長111.6%。對比2016和2017上半年銷量(16.94萬輛和19.30萬輛)和同比增速(133.23%和13.90%),上半年新能源汽車表現良好,實現高增長,預計2018年全年銷售可達110萬輛。

從全球和中國新能源汽車近年爆發來看,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汽車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未來全球年銷售額9000多萬輛的傳統燃油汽車市場,將逐步被新能源汽車替代,那將是巨量的市場,預計每年銷售額將達4萬多億美元,這將會是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黃金10年,將誕生一大批牛股.

政策支持強:

《關於免徵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此外,國家出臺了多項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覆蓋範圍包括補貼、基礎設施、宏觀統籌、技術研發等多個方面,推動實現《中國製造2025》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中的重要戰略目標。

站在更高的視角看,在全球汽車產業生態重塑之際,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的重要機遇,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戰略,也在“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機會簡單梳理

1.上游 產業

鋰資源:天齊鋰業、贛鋒鋰業 雅化集團等,鈷資源:華友鈷業 盛屯礦業 合縱科技等 磁材資源:中科三環 正海磁材 寧波韻升

2.中游產業:

隔膜:溼法隔膜龍頭創新股份、幹法隔膜龍頭星源材質 以及雙傑電氣等

電解液:新宙邦 天賜材料 多氟多 石大勝華等

正極材料 [前軀體 三元材料等] 杉杉股份 天華超淨 當升科技 等

負極材料:杉杉股份 璞泰來等

電池管理系統 均勝電子 動力總成:方正電機 大洋電機

新能源車熱管理環節,三花智控:公司是全球少有的同時具備電動車熱管理控制、換熱及驅動部件的企業,銀輪股份等

銅箔:生益科技 金安國紀 諾德股份 換向器:凱中精密

例外長期看好技術路徑穩定、競爭格局優異、公司質地優秀、已經進入國際國內主流供應鏈的法拉電子{薄膜電容器龍頭}、宏發股份{繼電器龍頭股}

3.下游產業:

動力電池: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 比亞迪 國軒高科 優質鋰電企業 澳洋順昌 億緯鋰能 鵬輝能源

鋰電設備環節 基本面最好的還是先導智能和贏合科技

整車環節 宇通客車 比亞迪 上汽集團

充電樁 :目前充電樁和能耗技術都基本沒多大問題,雖然國家已經出臺了不少政策支持,但由於產業發展的創新性以及複雜性,這一產業仍阻力重重,

但是這個市場也是巨大的,一旦確定了商業模式和標準,後期發展也會很迅速。在充電樁這個產業鏈裡,對於產品和技術方面公司可以產生直接利好,

相關個股:奧特迅 萬馬股份 中恆電氣 可立克 和順電氣 特銳德等

電機電控 江特電機 大洋電機 萬向錢潮

例外自動駕駛也需關注

無人駕駛自動駕駛技術必是未來高端汽車的一個標配,相比起燃油汽車,高端的新能源汽車實現起來更容易。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同樣會帶動汽車電子的更新和超越,特別是無人駕駛等電子安全技術的發展。

無人駕駛其實也是人工智能技術,不僅涉及到軟件,而且涉及到硬件。而軟件和硬件這兩個領域又可以延伸出很多的切入點。光學、雷達和衛星定位這些公司,有涉及到無人駕駛的概念都可以關注

溫馨提醒,文章只做邏輯梳理和解析,不做推薦,也不做為投資依據,請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