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的米粉

長沙的米粉

長沙的米粉

長沙的米粉

長沙的米粉

長沙的米粉

長沙的米粉

長沙的米粉

長沙人喜歡吃米粉。米粉分圓粉、扁粉兩種。本地人大多偏好扁粉,因為扁粉比起圓粉來,更入味。不少人固執地認為圓粉是常德的,並非本地特產,其實這完全是誤會,民國時期長沙大量引進江西的米粉,就是圓米粉。

長沙米粉講究“湯鮮碼熱”,其中“湯鮮”自然就是指的湯頭要好。一般好的湯頭都用豬骨(也有雞骨),新鮮剃下的筒子骨,帶肉進鍋,煮一整晚。但同時,又要求下粉面的湯水清、滾開,才出鮮味。米粉好不好吃,湯的作用最為重要。比如有些店就只做最簡單的肉絲碼,但仍然生意火爆,就是因為湯。與長沙米粉不同,佔據長沙粉界半壁江山的常德米粉,正宗的做法卻是不用骨湯,而用紅燒香辣牛肉的原肉原湯,故湯汁更為濃郁,對“清澈”不做追求。這是長沙米粉和常德米粉在湯上的主要差別。

奇怪的是,許多長沙縣人吃粉的時候是不喝湯的,只把米粉撈乾淨,湯還是原封不動,讓人百思不解。再說碼子,長沙縣人把放在米粉上的配菜叫碼子,有蓋碼和炒碼兩種。所謂蓋碼就是事先做好了碼子,粉下出來後直接把做好的碼子蓋在上面;而炒碼,顧名思義,就是在點粉的時候臨時用小鍋炒出來的配菜,這樣的碼子新鮮而且味道好些,所以比蓋碼貴。一般人們常吃的碼子有肉絲碼、酸辣碼、椒脆碼等。

長沙的米粉一碗一般是二兩,如果想要多一點兒粉或者多一點兒碼子,可以買粉時告訴店家要“輕挑”,還是“重挑”,或者是“輕蓋”還是“重蓋”。這些吃粉的老術語,外地人往往聽著糊塗,其實無非是米粉的“牌子”(類似暗號),過去粉店牌子很多,最常用的就是“挑”和“蓋”。“輕挑”就是少放一點兒粉,“重蓋”就是蓋多點兒碼子,反之亦然。以前買粉叫作“買籌”,在米粉店的入口處立一塊板子,上面懸掛了許多籌碼,是用木條、竹片做的。買了想要的籌碼後,走到店子後面交給做米粉的師傅,他會把籌碼懸掛在你的碗上或者直接插在碗裡,等粉做好了再取走。聽上去不太衛生,不過所謂不乾不淨吃了沒病。況且現在很多粉店已不用“籌碼”,牆上有菜譜,桌上有菜單,客人想吃什麼米粉,隨便點。

長沙米粉最初多以肉絲、蒸肉蒸蛋、醬汁滷肉、排骨、牛肉等碼為主,後來有了常德米粉,又多了紅油濃郁的牛肉牛雜、麻辣牛肉等。

“碼熱”對應“湯鮮”,老長沙米粉面條有肉絲、醬汁、牛肉、雜醬和酸辣五大煨碼,又叫做油碼。用油碼製作精良的長沙粉面館,以1879年創立的甘長順為最。後來,甘長順又有如寒菌、瑤柱、鱔片等特色炒碼面,撩人胃口。還有一些老牌粉店,如原味、楊裕興、代杏幹、裕和等大牌,都在長沙縣設分店,開闢出自己紅紅火火的“根據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