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該怎麼吃水果?需要注意些什麼?看完你就懂了!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腦血管意外(週一)、糖尿病(週二)、高血壓(週三)、冠心病(週四)、骨科(週五)、腦性癱瘓(週六)、頸肩腰腿痛、運動損傷及其他(週日)等疾病的居家康復內容,定期更新,驚喜不斷。

得了糖尿病,該怎麼吃水果?需要注意些什麼?看完你就懂了!

其實,水果含大量的維生素、膳食纖維(果膠)和礦物質,對人體健康有益,對糖尿病患者也同樣有益。所以說,關鍵的問題不是糖尿病病人能不能吃水果,而是吃什麼,吃多少和怎麼吃的問題。必須肯定地說,水果中含糖比較高,糖尿病患者若食用不當,可導致血糖升高,進而導致病情反覆。另外,不同品種的水果,對血糖的影響也不同,含糖量也不同。因此,糖尿病病人在食用水果的時候需要注意下面幾點:

1、血糖控制得好才能吃水果

如果血糖控制空腹血糖在7.0mmol/L以內,隨機血糖或餐後血糖在10mmol/L以內,糖化血紅蛋白小於7.5%,病情穩定,不常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患者,那麼可以少量進食水果;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那麼就暫時不吃,先好好的管住嘴、邁開腿、用好藥,把自己的血糖控制好了再吃水果也不遲。當然了,對一些血糖高、病情不穩定的患者來說,如果實在管不住自己的嘴,可以吃些低含糖量的蔬菜如黃瓜、西紅柿等來代替水果。

得了糖尿病,該怎麼吃水果?需要注意些什麼?看完你就懂了!

2、儘量選擇升糖能力低的水果

不同品種的水果,對血糖的影響也不同,含糖量也不同,而且攝入同樣含糖量的食物對血糖的影響也不完全一樣。因此,糖尿病病人在選擇水果時要注意水果中的含糖量以及含澱粉量,以及各種不同水果的血糖生成指數(GI)。推薦選用青瓜、橙子、檸檬、桃子、李子、枇杷、菠蘿、草莓、櫻桃、橄欖、杏、西瓜等;慎重選用香蕉、石榴、甜瓜、柚子、蘋果、梨、荔枝、芒果等;不宜食用紅棗、紅富士蘋果、柿子、哈密瓜、黃桃、蜜棗、葡萄乾、柿餅、桂圓等乾果,以及果脯。

得了糖尿病,該怎麼吃水果?需要注意些什麼?看完你就懂了!

3、吃水果的時間和方法要注意

對於糖尿病病人吃水果的時間和方法,主要有兩種主張,一是作為加餐用,也就是說,不要在吃飯前後吃,而是將水果作為加餐,在兩餐之間或運動後吃,如在早餐和午餐中間的早上10點鐘左右,午餐和晚餐之間的3點左右,睡前一小時,吃水果比較適合;也有人提出在餐前吃水果,認為這樣不太影響血糖,還能預防餐前低血糖,不過這種吃法筆者不是太認可,但也可以一試。餐後再吃水果,容易熱量過高,不太適合。值得注意的是,在飢餓、體力活動增加時和酮症酸中毒應用大量胰島素時可食用水果作為能量和營養素的補充。此外,加餐時不需要額外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

4、水果的量要控制

一般而言,在血糖控制較好的時候,每天吃1~2個水果還是可以的,水果量控制在200克左右,分次食用。當然了,如果吃了水果,則應該使用食物等值交換的方法,減少主食的量,讓每日攝入的總熱量保持不變。

5、食用水果前後要注意監測血糖

血糖生成指數(GI)本身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其數值本身僅僅反應食物的本身特性,並沒有考慮一日總熱量控制和各類食物的搭配。事實上,不同食物混合食用後對血糖的影響是不同的,而GI所列數值並不能體現各種食物搭配的結果,影響其數值的因素也很多。因此,如何判斷水果對血糖的影響,不能迷信GI,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可根據個人食用水果後血糖的情況,及時調整、選擇合適的水果品種。總之,糖尿病病人在選擇水果上要體現個性化,摸索出規律,在食用水果前後2小時監測血糖及尿糖,瞭解自己是否可以吃這種水果,吃得是否過量會很有幫助,畢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要什麼不一樣的觀點,在下方留言評論,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