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紹興師爺的巔峯,身無半職卻深受李鴻章信任

浙江省紹興市除了黃酒、梅乾菜、越劇等特產外,還有師爺這一特殊物產。紹興師爺是封建官場的一種特殊現象,是明清時代官員的幕僚。歷史上的紹興一直都是人文薈萃,民間讀書興盛,但仕進有限,許多未及者都選擇幕僚這一出路。而且紹興人處世精明,善於辭令,尤適於做師爺,因此造就了“無紹不成衙”景象。

經過明與清兩代的傳承與發展,到了晚清時期,紹興師爺中能人輩出,官吏爭相聘請。最負盛名的,有秋瑾的曾祖秋桐豫受聘於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章士傑受聘於兩江總督曾國荃,馬家鼎受聘於湖廣總督張之洞,程壎受聘於直隸總督李鴻章等。這其中更是誕生了號稱一代名幕的婁春藩,並且成就了紹興師爺的巔峰。

他是紹興師爺的巔峰,身無半職卻深受李鴻章信任

陳道明主演的《紹興師爺》電視劇

婁春藩(1850—1912),字椒生,紹興安昌人(今柯橋區安昌鎮)。婁氏乃紹興望族,婁春藩祖父婁德鑑,被稱為“婁善人”,他善於經商,在致富後,廣施冬衣夏藥,所耗頗多,在當地民間頗受尊敬。父婁樹年亦是一個有聲望的鄉坤。婁春藩少年喪母,求學杭州,專攻法律,後以貢生納貲為同知,後受聘於直隸督署,成為李鴻章的幕僚。

李鴻章任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時,永定河水患頻發,因此決心開展治理。婁春藩主動請纓,多次實地考察,查明氾濫原委,為李鴻章制定出一個詳細的治水計劃,最終永定河得到有效治理,水患大減。光緒初年,直隸鹽商稅賦太重,商販經營困苦,婁春藩多次向李鴻章反應實情,並設法為其寬免,使鹽商安心經商。婁春藩精通法律,審案慎重周全,在其主持總督府文案其間,直隸省無冤獄發生。

他是紹興師爺的巔峰,身無半職卻深受李鴻章信任

婁春藩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總督府同僚皆聞風而逃,唯獨婁春藩堅守下來,憑一己之力苦撐局面。李鴻章深受感動,擬保奏他出任京官,但被婁春藩婉辭了,一直到1912年他去世時,仍無一官半職。

李鴻章對自己的部屬是十分挑剔的,一般人很難入他法眼。但是婁春藩是例外,他深受李鴻章的信任和器重。任李鴻章師爺時,凡摺奏、刑錢、河工、鹽務等要公,均需經婁春藩的辦理他才放心。因此,婁春藩雖無一官半職,而其權位甚高。一些巴結者往往先找他疏通關係,進而攀上李鴻章。

他是紹興師爺的巔峰,身無半職卻深受李鴻章信任

影視作品中師爺的形象

之後,婁春藩又成為王文韶、榮祿、袁世凱、揚士驤、端方、陳夔龍的師爺,並且一生都深受幕主禮遇。婁春藩的晚年也見證了師爺這一職業的落幕。光緒末期,朝政府整頓官僚政制,削減了大量機構,各省也相應裁撤了不少衙門與人員。各級官吏的裁減,迫使大量紹興師爺離開官場另謀出路,他們的活動和影響因之弱化。同時,由於清朝政府廢科舉,興辦新式學堂,造就了一大批新興人才,紹興師爺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