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評價陝西的羊肉泡饃?

小虎48077

羊肉泡饃,俗稱“羊肉泡”,是土生土長的西安吃食,也是西安最具特色的清真小吃。羊肉泡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就出名,它有著一整套精細考究的製作流程和食用方法:就餐者自己動手掰饃,一碗一碗地分開來煮,配上香菜、糖蒜和辣椒醬;饃是專門製作的坨坨饃,久煮不化,肉經過多道工序製作,有特殊的香氣,湯更是羊肉泡不可或缺的美味精髓之所在,用優質的羊肉或牛肉,配以花椒、大料、桂皮、草果等調料,混入將坨坨饃掰成拇指大小的碎塊,才能做出一碗正宗的羊肉泡饃。

掰饃是一種獨特的體驗。進入一家泡饃店,老闆會問你是否需要自己掰。你會驚訝,西北人民的粗獷在這裡全然不見,大家都會拿著一塊饃,慢條斯理地精細地掰成若干小塊。

泡饃的吃法有四種,分別是單走、幹拔、口湯和圍城,湯水量依次遞增。吃饃的時候,把辣子鋪在上面,先從邊緣處吃,這樣可以保證熱氣不易散開。糖蒜和辣子由高度白酒一起醃製而成,讓葷味十足的泡饃清爽起來。

陝西作家賈平凹曾經在小說《高興》中寫道:


“秦國人愛吃牛羊肉泡饃,戰場上,秦國人揹著牛羊肉揹著幹餅子就出發了,兵貴神速,所到一地很快就做飯吃了,而那六國人沒有牛羊肉泡饃,淘米呀,洗菜呀,七碟子八碗地吃呀,秦國人已經殺進營了。秦國人打敗六國是飲食打敗的!”

雖然這種定論難免有失偏頗,只是小說創作的需要,但羊肉泡饃的重大功能性,對於陝西人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一隻愛吃的小肥蝦,帶你領略美食背後的趣味與文化。^_^

蝦吃

西安是我的故鄉,我曾在羊肉泡饃的海洋裡徜徉。羊肉泡饃最重要的不過是兩樣東西,一是羊,二是饃。羊自當不必多說,小尾寒羊,阿訇誦經宰殺,秘方烹製,湯鮮肉爛。饃呢?!陝西甘肅寧夏人所說的饃就是麵餅。做麵餅用的小麥可不是中華物產。流傳較廣的說法是張騫出西域時候帶回原產於西亞地區的麥種,華夏才有了麵食(兩千年前請你吃頓拉條子,就算請你吃西餐了)所以面的做法自當和西域民族有關。發酵食品和飲料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埃及法老時期。埃及人相信發酵是太陽之神對人類的恩賜,所以麵食在華夏的傳播一定是延崑崙山北麓至祁連山而傳入中原。因此羊肉泡饃的發源地就在陝甘之間。絲綢之路的人文往來進一步促進了地域風俗和飲食習慣的傳播。西安作為絲綢之路往來的起始點,經濟和貿易的繁榮為不同民族與文化融合提供了充足的養料。所以西安人對羊肉泡饃的熱愛就是對自身文化和歷史沉澱的熱愛。羊肉泡不止西安有。整個關中平原,乃至甘肅青海都可以吃到當地的羊肉泡,因為羊肉泡是活的,還在不斷的改進,同時也在不斷的向外開枝散葉,可以說只要有西北人駐足的地方就有愛吃羊肉泡的人。羊肉泡!羊肉泡!羊肉泡!


喺邊度跌倒就喺邊度瞓

泡饃的正確吃法,首先掰饃很重要,掰的越小越入味才好吃,圖2是本人掰的2個饃至少掰40分鐘左右,其次,就是煮了,告訴服務員湯一定不要太多,口湯其實最好了,肉不要太肥!還需注意的是,饃要是新打出來的,就好掰,陳的饃就硬了不好掰,切記硬點的饃告訴廚師稍微多煮一會才好吃!吃完泡饃,再喝一碗鮮湯,那才叫美!






江南7921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每次出差回來,總要吃一碗泡饃,而且是牛肉的。只有這樣才會心裡踏實,才有真正回到家的感覺。這也許就是鄉愁吧!愛吃泡饃,愛的是那種味道,那種感覺,更愛我們美麗的大西安!






★鋼鐵戰士☆ 西安

我本人是羊肉泡的忠實粉絲,每次路過羊肉泡饃館門口,聞到那個味兒就走不動了。我一般一個星期就要吃一次。但是我從不去回民街的羊肉泡饃館。那裡的羊肉泡,非常難吃,而且還價錢非常貴。許多外地人不懂,經常上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