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見老子如見龍也,如此高的評價為何道不同不相為謀?

卓智哥


老子是中國思想文化之元祖,是中國思想史上最偉大、最有高度的思想家。老子和孔子都是中華文化的奠基人,但老子似乎沒有孔子那麼幸運。孔子的生平事蹟,史書上記載很多,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誕生的這一天,世界各地的華人都要舉行祭典紀念孔子。而老子何年何月何日生,沒有人知道。甚至有沒有這個人,都有人懷疑。“道隱無名”,這或許正是老子要達到的境界。被人紀念和崇拜,多少是對紀念者自由的干涉,難免有虛偽和作秀。而孔子被後世尊為“大成至聖先師”,受歷代敬仰、膜拜。但是兩人的文化人格差異極大。

孔子見老子如見龍也,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由來

“老子”是人們對他的尊稱。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相傳老子氣質稟賦與眾不同,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和柱下史(相當秦漢的御史)。老子在周都洛陽住了很久,見到了周王朝的衰微。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老子受到牽連而被罷官。老子深感人世的險惡,就離開了,“自隱無名”,流落四方。

公元前478年9月的一天,93歲高齡的老子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時,關令尹喜通過占卜預知會有神人從這裡經過,就命人清掃了四十里道路迎接。果然是老子來了。尹喜說:“先生您就要隱居了,以後就聽不到先生的教誨了,就請先生勉為其難著書傳世吧!”老子在中原一帶都沒有傳授過什麼,他知道尹喜命中註定該得道,就在那裡作了短暫停留,寫下了千古名篇《道德經》。之後,老子西出函谷關,過流沙而去……流沙是指新疆的大沙漠,沒有人知道他最終去了哪裡。

孔子曾到周都,向老子請教禮制。公元前五世紀的某一天,孔子乘坐一輛破舊的牛車,顛簸著進入周都洛陽城。他此行的目的是為了觀看“先王之制”,考察“禮樂之源”,學習“道德之規”,因此,拜訪熟於禮制的王家藏室史官老子是此行最重要的安排。孔子在完成此次考察之後,說了一句流傳後世的話:“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周代的禮儀制度是在參照了夏代和商代的基礎上制定的,孔子主張用周代的禮儀。可見他此行確實是受益匪淺的。

孔子拜見了老子。老子問孔子讀什麼書,孔子說在讀《周易》,並說聖人都讀這本書。老子說:“聖人讀它可以,你為什麼要讀它呢?這本書的精髓是什麼?”孔子說:“精髓是宣揚仁義。”老子說:“所謂仁義,是一種惑亂人心的東西,就象夜裡咬得人不能睡覺的蚊蟲一樣,只能給人們增加混亂和煩惱罷了。

你看,那鴻鵠不用每天洗浴羽毛就自然雪白,烏鴉不用每天染墨而自然漆黑。天自來高,地自來厚,日月自來就放射光芒,星辰自來就是排到有序,草木生來就有區別。如果你修道,那就順從自然存在的規律,自然就能夠得道。宣揚那些仁義之類的有什麼用呢?那不和敲著鼓去尋找丟失的羊一樣可笑嗎?”

老子又問孔子,“你覺得自己得道了嗎?”孔子說:“我求了二十七年,仍然沒有得到啊。”老子說:“如果道是一種有形的東西可以拿來獻人,那人們會爭著拿它獻給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們就會拿它送給親人。如果道可以說得清楚,人們都會把它告訴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傳給別人,那人們都會爭著傳給自己的子女了。然而這些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一個人心裡沒有對道的正確的認識,那道就絕不會來到他的心中。”

孔子說,“我研究《詩經》、《尚書》、《禮》、《樂》、《易》、《春秋》,講說先王治國之道,深明周公、召公成功之路,我以此謁見了七十多個國君,但他們都不採用我的主張。看來人們是太難說服了!”老子說,“你說的‘六藝’全都是先王時代的陳舊東西,你說那些又有什麼用呢?你現在所修的,也都是些陳舊的東西。”

孔子請教完了周禮,就決心回到魯國不折不扣地恢復周禮。老子對此持保留意見。因為禮雖是必要的,但要全面恢復周禮,恐怕是無法辦到的。世易時移,一些周禮已不適合當時的情況了。因此老子對孔子說:“你所說的這些人,他們的屍骨都已腐朽,只是他們的言論還在罷了。並且君子遇到合適的政治時機就從政,時機不合適就象蓬蒿一樣隨遇而安。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把貨物密藏,不讓別人看見,雖然富有卻象什麼也沒有。德高的君子往往象個愚鈍的人一樣毫不外露。你應該去掉你的驕氣和慾望,去掉你所表現出的姿態與神色,去掉你那過於苛求的志向,因為這些東西對你沒有一點好處。我所要告訴你的就是這些。”

孔子不知該如何回答,但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志向:大丈夫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在參觀完了其它地方之後,孔子就向老子告辭,帶著既有點興奮又有點失落的心情離開了周都洛陽。興奮是因為問禮的收穫,失落是因為老子的勸告。而在他身後,洛陽東關留下了一塊“孔子入周問禮碑”。

孔子從老子那兒回來,三天沒有說話。子貢很奇怪,就問老師是怎麼回事。孔子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遊;獸,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我可以用網去捉它;能遊的,我可以用絲線去釣它;能飛的,我可以用箭去射它。至於龍,我不知道它是怎麼乘風雲上天的。我今天見到老子,他就象龍一樣深不可測啊!”

這便是度人的覺者和人世中的思想家的根本區別。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指的就是這種情況。老子之道,微妙難懂,是神的教化;孔子之言,只不過是人的學問,是規範人類行為道德之法。


孔子和老子兩個人的文化品格截然相反,漫說悟道,如何理解“道不同不相為謀”的真實含義

孔子是老聃的弟子,這一點是確證無疑的。雖然很多學者對這一點表示懷疑,但是從諸多古書中,包括《水經注》,包括邊哨的一些東西上都有記錄,說孔子一生至少有三次拜會老子。第一次大約在孔子17歲,見老子問禮。第二次就是《史記》記載孔子34歲這一年,被魯昭公委派到東周首都洛邑拜老子,問道、問禮。第三次就是莊子記載,孔子為官前後,大約50到51歲,曾經到宋國沛地,見老子問學,那麼因此孔子作為老子的弟子,應該是可以確證無疑的。

孔子的文化品格極為積極,最能代表孔子文化基調的是論語中的一句話,叫“知其不可而為之”。這句話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句話的原話。他的意思是說,我明知道我做不到,我都會努力做下去。它表達的是一種積極參與社會改造的文化態度。因此後世學者總結孔子學說用兩個字,叫“入世”,進入的入,人世的世。

老子卻恰恰相反,它的文化品格極端消極。最能代表老子文化品格的是在道德經中不斷出現的六個字,叫“無為而無不為”。它的意思是:我一無所為卻無所不為。換句通俗的話說,就是我什麼都不做,卻把什麼都做成了。我們今天聽起來覺得這句話很荒誕,可老子的意思是:道派生了天地萬物,卻沒有任何人見過到有任何多餘的動作,這叫無為而無不為。

我們從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老子的文化品格極端消極,消極到一無所為的狀態,這也是為什麼後人對老子的文化基調作了一個總結,跟孔子的總結恰恰相反,叫出世,出離人世的含義。

這也就是為什麼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專門加了一句話,叫:道不同不相為謀。指的就是孔子和老子之間的“道”是不同的,儘管二者是師徒關係。孔子34歲這一年,被司馬遷詳細記載,到洛邑拜老子為師。《史記》上有一段記載,我們會看見老子和孔子的對話。

我們看司馬遷記載,孔子34歲見老子的時候,老子跟孔子的對話。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

大家注意,老子對孔子全是訓斥的話,批評的話,鼻子裡出的全是冷氣。他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孔子你說的那些你總是掛在嘴邊的,那個人死的連骨頭都已經朽掉了。你提他幹什麼?這裡所說的孔子常提的那個人,就是周公旦。

司馬遷評價儒道紛爭時曾說:

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預謀,豈謂是也?!

意思是說,世上崇尚老子學說的人,都想除掉孔子的儒學;同樣,信奉儒學的人,也想除掉老子學說,這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真實寫照。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

即便孔子和老子的文化人格如此迥異,但他們在一點上是相同的:就是他們都主張朝後看。老子主張退回到原始氏族“小國寡民”的時代,孔子主張“克己復禮”回退到周代的樣子。都是號召人們往回退,只是兩者的深度不同,老子則更深遠。因此司馬遷在《史記》中說老子和孔子“道不同不相為謀”。

文化人格一半是由基因構成的,一半是文化構成。兩個人的人生差別很大,孔子是積極的社會活動家,老子是淡泊、虛靜的思考者。因此,孔子總體文風表達著積極,而老子整體文風表達著消極。

務實者出經驗、務虛者出思想

。孔子前半生奔波求學、辦學求生、結黨求官,後半生,官場沉浮,直到晚年才回到魯國沉澱下來做學問。而老子半生史官、半生漂泊,只見思緒不見人。

孔子見過老子,認為他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這樣一個大思想家,為什麼他的思想在當時就少有人崇尚和傳播,以至於他到底是誰,什麼年代的人後來者都不甚清楚呢?孔子認為,老子的思想是屬於智者和賢者的,過於高深幽遠,這樣的思想愚者和不肖者難以理解,更難以踐行。所以,孔子自己儘管也算是老子的學生,卻並不推崇老子的思想。孔子認為,“中庸”才是至高的美德,“扣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的才是真正的聖王。

通過他人的評價,來看老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後世的先賢古聖中,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兩個人,一個是莊子,一個是韓非子。

莊子是老子道家學說最傳奇的繼承者。《莊子》一書,十萬餘言,都在闡述傳承,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升華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莊子評價老子是“古之博大真人也”。

韓非子的思想著作《韓非子》一書裡,就有《解老》與《喻老》兩篇,寫得都非常好。可見韓非子是非常認可老子思想的。韓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而法家是道家的一個支流,可見老子的思想是多麼的深邃。

再看一些世界名人對老子是怎麼評價的:

唐太宗李世民:在諸子百家中堪稱老子天下第一!

朱元璋: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

孔子:老聃,真吾師也!

范文瀾:老子是傑出的無與倫比的偉大哲學家。

日本學者湯川秀樹: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預見到了未來人類文明所達到的狀況。老子似乎用驚人的洞察力看透個體的人和整個人類的最終命運。

德國傑出學者尤利斯·葛爾:也許老子那個時代沒有人真正理解老子,或許真正認識老子的時代至今還沒有到來。

俄國作家、思想家、哲學家列夫.托爾斯泰:孔子、孟子對我的影響是巨大的,而老子對我的影響是最大的!

不過老子的思想在中國古代讀書人中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對那些有大智慧的讀書人影響很大,其影響在一些人的身上,在一些時期裡,甚至超過了儒家。可以這樣說,中國古代的有大智慧的讀書人中沒有純粹的儒家,也沒有純粹的道家,他們亦儒亦道,外儒內道,壯則儒,老則道,治則儒,亂則道。溯其源,儒道都發端於巫史文化,本來就是一對親兄弟。

林語堂在《老子的智慧》中寫道:“西方讀者都認為,孔子屬於‘仁’的典型人物,道家聖者——老子則是‘聰慧、淵博、才智’的代表。”在孔子的名聲遠播西方之前,西方少數的批評家和學者,早已研究過老子,並對他推崇備至。”在恭謙良善、持節守中的儒教之外,老子以其凝斂、含藏、內收的智慧,完成了高傲的西方對於神秘中國的全部興趣和完整想象。

近現代西方哲學家、思想家在老子哲學和孔子哲學中受到啟發,找到靈感。英國科學家李約瑟一生研究中國,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在他看來,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參天大樹的根在道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過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是《老子》。之所以有這樣令人驚愕的翻譯量、印刷量、閱讀量,根本原因在於,它包含著對人類精神世界恆常的思辨和警醒。

  孔子是國際的,老子是世界的。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信哉!

參考文獻:1.王東嶽,老子為什麼激烈地批評孔子?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孔子見老子如見真龍“,即是評價,更是孔子見老子講道後,如雷貫耳般的,真實內心感受。以及聽到老子“道“論後,因老子“道“的博大精深,力透紙背的精闢,深刻論述,讓孔子的內心產生了強大的衝擊力,才發出如見“真龍“般的感慨。

老子《道德經》的論述,從宇宙萬物,日月天地,社會人本,國家治理,為君之道,到自我認知修養……幾乎無所不及。他的存在,和他的傑作《道德經》可以和西方的《聖經》相提並論。因此,老子是我國絕無僅有的偉大哲學家,思想家,是當之無愧的。

而孔子雖有《論語》,其中也不乏哲學思想,但孔子的成就主要呈現在他的教育想想和教育主張上面。如,“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庶子不可教也”等,及人際相處和個人修養上,也有一些主政言論,也是泛泛而談,沒有系統化,缺乏說服力。因此也不被統治者所接受。

所以,雖然老子和孔子同是是中國古代有成就的人物,古稱聖人。但是他們倆的研究方向,和領域是不同的,學術成就也是不同的。也就是所追求的“道”是不同的。雖然互相傾慕,能成志交,朋友,但不能“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原因了。


即此慕閒逸


春秋戰國時代是我國各種思想的爆發時期,諸子流派之多,後世罕見,史稱“百家爭鳴”

但是諸子百家卻又多涉及政治思想領域,故而互相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關係

一方面是文人相輕,另一方面會涉及利益關係,因為很可能國君採用了一種學術思想治國,就會拋棄甚至打壓其他,比如秦一統後的“焚書坑儒”,漢一統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所以學術爭論中就免不了壓低對方,甚至互黑

所謂“孔子見老子如龍也”,很可能出自道家的記載,還可能是杜撰的。

原文如下:

“孔子去,謂弟子曰: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矢 。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

大意應該是老子的學說讓孔子覺得捉摸不定深不可測,春秋戰國龍的地位還沒有後世那麼神聖,所以不是見到皇帝倒頭就拜那種權威,而接近於道學比儒學難度大的意思

所以這段文字也不算道家黑儒家,只不過說我的祖師比你的祖師厲害那個意思。

如果上面那段是阿Q式的精神勝利,那麼下面這段文字就是高級黑

“……丘之所言,皆吾之所棄也,亟去走歸,無復言之!子之道,狂狂汲汲,詐巧虛偽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論哉!”孔子再拜,趨走出門,上車,執轡三失,目茫然無見,色若死灰,據拭低頭,不能出氣。歸到魯東門外,適遇柳下季。柳下季曰:“今者閥然數日不見,車馬有行色,得微往見蹠邪?”孔於仰天而嘆曰:“然。”柳下季曰:“歷得無逆女意若前乎?”孔子曰:“然。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頭,編虎鬚,幾不免虎口哉!”《莊子》

這段文字來自《莊子.盜蹠》,講得是孔子不識時務去勸說大盜“盜蹠”行仁義,結果正碰見盜蹠吃人肝刺身,捱了一頓臭罵,嚇得面如死灰。見到盜蹠的哥哥柳下惠(強盜盜蹠的哥哥,卻是一個著名的賢士,都勸不了盜蹠,更加證明了孔子的迂腐)說:“老虎的鬍子果然摸不得,差點把小命丟了!”

這樣黑儒家,儒家是不是脾氣很好呢?

顯然不是,比如孟子評論墨家和道家楊朱學派:“墨翟兼愛是無君,楊朱為我是無父,無君無父是禽獸也”直接就破口大罵了

以上兩個例子比較極端,下面舉一個比較理性的例子,可能是很多人學過的中學課文《荷蓧丈人》: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荷蓧丈人是個隱士,自然是道家,他對孔子是什麼態度呢?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大意是孔子不夠接近自然,機心太重,當不了老師……明顯看不上。

那孔子對他什麼態度呢?

“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大意是荷蓧丈人有才能而不為國君服務,是自私,是不顧君臣大義……明顯也是瞧不上

所以真實的情形是,如果老子和孔子是同一代人,並且見面了,可能互相瞧不上

但是出於大家都是體面人的想法,不會打起來

至於“孔子見老子如見龍”,那多半是一家為了給自己貼金編的段子,而漢朝前期崇尚道家黃老學說,中後期崇尚儒家,所以把這段故事演繹成了一段佳話

說到底還是老祖宗的那句話說的好:“盡信書不如無書”


蘭臺講史


老子的道,是宇宙萬物有無之道,是大道,是萬有之道。老子的道,必須出世,因為紅塵之道是分別之道。

孔子之道,尋的是紅塵之道,尋的是人間之道。尋紅塵之道,尋人間之道,必須入世。所以孔子說老子如龍在天,老子講的是天道,講的是萬有大道,孔子他尋的是有分別的道。

一個講的是大道,一個講的是有分別之道,當然道不同何以相謀。大道管小道管分別之道,小道分別之道必須隨順大道而為。所從天人合一是至道名言,連質樸厚道的農民都知道按節令種莊稼,一連四季季節一到該種什麼就種什麼,大節失小節補,田裡失坡土補,這是從生存中取到的智慧。

孔子的道因是入世之道,講的是大實話大白話,沒有什麼玄機,只要老老實實做到,就是天下歸仁,就是太平盛世。孔子的道:就是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開的是萬世太平,止於至善。

老子的道,開篇六個字,說得非常明白清楚,但後世注經者往往自以為是不得真諦多也,玄也就自然而然曰玄了,老子道德經就成了一部玄經。老子開篇六個字,其中道字有三個,普遍第二字被注為“說”,先秦時期說都用“曰”,更不用“道”,何來動詞“說”,都是名詞。其中“常”字,普遍注為“恆常”之常,老子的常有時間概念嗎?有空間概念嗎?常也,無時不常,無間不常。解玄老子的道,不是本題所為,我也就點到為止吧。


梵易1


其實孔子的話雖然是包含了敬佩之意,崇敬之意,但是同樣也表達出來了自己是理解不了老子的道,如果理解了老子的道,又怎麼會覺得老子的言論和境界就像是雲中若隱若現的龍一般,神龍見首不見尾呢?

孔子的這番話,實際上並非是單純的對老子深不可測的敬仰之意,他對於老子的肯定是是出於他的不理解,因為自己理解不了,自己的認知不能觸達老子的認知,所以孔子退而求其次地承認:老子真乃是神人,連自己也難以看透。而老子難以看透,也正因為老子的道難以被徹底看透。


但說這句話的時候,孔子的心情也並不是“敬鬼神而遠之”的心態,而是一種對於能夠“自圓其說而自己又不能理解的未知”的一種敬佩,可能他依稀也能夠明白,在認識世界的境界上,自己離老子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那孔子和老子的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1)老子的道是一個更加系統的自然之道,而孔子的道則更偏向於人類社會的規律

我們談及哲學的時候,我們總會問自己的兩個問題:

世界的本源是什麼?——世界觀

人類如何去認知世界的本源?——方法論


這兩個基本的問題,其實就已經將孔子和老子的“道”完全的區別開來了。因為孔子的儒家理論實際上並沒有回答這一個問題,換言之,也就是說,孔子的道實際上是迴避回答“世界是什麼”這個問題的。既然迴避這個問題,那麼孔子也自然不會去思考怎麼去認識這個問題了,從而也就沒有方法論可言了。以下是孔子見過老子之後,對自己的弟子們說的一番感想:

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遊;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遊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從這段感想我們也可以看出,孔子的確也發揮了自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精神,孔子說他能夠理解鳥獸的行為,所以他能夠預測它們的下一步動作,這指的是孔子能夠理解這個具象的世界,所以不會產生困擾;而老子所說的那個世界,則是一個“形而上”的世界,是抽象的,是對具象世界的抽象理解。孔子覺得老子能夠自圓其說,那麼這其中或許是有一套抽象的規律在的,只是自己理解不了,所以孔子自愧不如。而老子卻能夠用這抽象的規律,來幫助自己解答他心中的疑問,說明老子的境界或許的確是在他之上了。

此時,孔子便選擇了停止,這是因為他的選擇不同,他選擇了具象的人類社會,所以對於這個世界真正的“道”,他敬而遠之。


(2)特定環境造就不同的“道”,孔子不會放棄自己的道,即使他承認境界低一點


試想一下,如果孔子真的覺得老子道的境界是高於他的,並且心生嚮往的話,孔子就不會再選擇入世了,而是像老子一樣,隱於山林了去理解這自然之道了。畢竟孔子也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樣的話,對於道的追求,孔子也是很堅定的。

但是孔子沒有這麼做,為什麼?因為孔子並非是真的對於老子的道心生嚮往,而是對老子的道心生崇敬,進而對老子產生了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


那麼為何,孔子不去選擇他認為境界更高的大道,而是去堅守自己認知的小道呢?其原因也正是由於,如果孔子放棄人類社會而選擇遺世獨立的話,他便完全進入到了一個不確定的世界當中,這個世界完全不同於自己的所熟知的具象的世界,他就像是一個嬰兒一般無能為力,而這個道,其實也的確是無為的。那麼,他自身對於人類社會的價值則無法被髮揮出來了,這是性格使然,孔子和自然之道是無緣的,所以他選擇了他對於人類社會的執念。


文史走馬燈


一、老子和孔子,道家和儒家,沒有相同的“道”,無法“同謀”

孔子見老子如見龍也,是說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和老子所代表的道家相比,簡直就是無法比的,差距太大,道家、儒家有著根本的“道”不同,不能“相謀”。

可以打一個這樣的比方,孔子見老子,就是一個小孩子或者說是年輕人見到了一個年邁古稀的老者,這個年輕人還涉世未深、正想大幹一場,對人生有著諸多的夢想、幻想,正在積極進取,激情澎湃。而那個老者,他已經經歷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見過了、經歷了人世的沉浮,對各種各樣的好的、壞的東西都已經見慣不怪。孔子就是年輕人,正想“積極作為”,老子就是年長者,已經步入了“無為”境界。兩者境界之高下立判,老子看待孔子,就像一個白髮蒼蒼的智慧老人看待一個正在成長的、還不怎麼懂事的年輕人。兩者的差距太大,智慧的老人無論和年輕人說什麼,年輕人鑑於老者的權威、經驗,可能在表面上予以認真一些東西,但都是年輕人所無法理解的。

所以,老子和孔子,道家和儒家,沒有相同的“道”,無法“同謀”,猶如一位智慧老人無法和乳臭未乾的小孩做思想上的朋友,而只能教導這個小孩、引導這個小孩成長。

二、孔子和老子交往密切、感情篤厚。

孔子在思想境界上,雖然和老子相比較起來差遠了,兩者甚至不是“同道”的。但是,孔子畢竟不是一般的凡人,他是“聖人”,可以為王的人,所以孔子的思想境界也不是凡人能知其萬一的。

正因如此,孔子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自己雖然在芸芸眾生中卓然獨立,具有精神智慧,但和老子比起來還是有著巨大的差距,就像一個小孩具有了主動學習的願望,願意向大人學習知識和技能。為此,孔子就經常會去見老子,向老子請教思想上的問題,共同探討闊達無邊哲學。

老子也很願意幫助孔子這位“後生”,就像小學老師向小學生授課,孔子也很尊重老子這位“老師”。沒想到的是,老子的職業並不是老師,而孔子卻成為“天下第一位老師”,孔子門下賢人72人。孔子能成為老師並且培養了那麼多賢人以及三千弟子,這和老子的教導分不開。

老子至少比孔子大20歲以上,這表明,老子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他眼下的孔子,待20年以上之後,是一個“聖人”了。

老子是周王朝國家圖書館的館長,他懂得的東西很多,對“周禮”的造詣已經可以說是爐火純青。孔子向老子請教“禮”的問題,孔子終於在老子這裡獲得了他想獲得的“真知”、“真理”,對老子的敬仰已經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了,自己的激情的心情也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所以,孔子見老子,猶如見“龍”一般,因為“龍”是偉大的。

老子確實是偉大的,中國哲學之中,老子哲學對全世界有著廣泛深遠影響,德國偉大哲學家叔本華等,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哲學家都在其著作當中引用了老子的智慧、引用了老子《道德經》中的名言。


青史通鑑


我係統的學習儒家四書,以及王陽明心學,並讀系統學了習了《老子》,感覺二者不同的主要根源在於知識汲取的路徑差異。

不妥之處,大家拍磚!

1.出身上看,

孔子屬於落魄貴族,老子世襲貴族,任國家檔案館館長。

二人看問題角度不一樣,某種意義上講,老子看問題以統治者視角,孔子從百姓視角。

2.思想來源不同

孔子以標杆提煉方法,在其思想中以堯舜、湯、文武這些成功品牌為標準,挖掘、提煉他們的成功路徑、方法。

老子作為檔案館館長,看得更多的興衰成敗,總結的是經驗和教訓。


孫子兵法講武堂


孔子見老子,大概是戰國後期故事,在孔子弟子彙集的孔子語錄《論語》,以及《孟子七章》都沒有記載。孟子與農家、墨家、楊朱辯論,也涉及當時多個歷史人物,但不知何故,似乎不知道同時期的莊子,更無提到老子。一個合理的解釋就是孔子學說到孟子時,還沒有與老子有何瓜葛。從文體風格而論,《論語》和《孟子》都是語錄體,記錄孔子、孟子言行。差別在於,《孟子》多有言論情景的描述,而《論語》很少情景描述,只有參照《春秋》《禮記》《孔子家語》《孟子》等來做補充了,因而故事成分多,難得知道真相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論語》是在孔子以後曾子、有子之徒整理的,而有若後來不如曾子名顯,而《論語》多有有子語錄,可見《論語》當是去孔子不遠就已基本成形。孟子又在孔子身後百年,而孟子又高壽。也就是說在孔子生前身後的兩百年,孔子門生是不知老子存在的。何來“孔子見老子如龍也”。戰國之時莊子貶低孔子,墨家貶低孔子,歷史上不見孔子批評諸子。可見孔子乃百家之首。孔子之後,“儒分而八”,引領百家爭鳴。如韓非、李斯等法家人物,原是荀子門生。而細品《孟子》多與墨家、楊朱辯論,甚至批評農家。而《論語》不見學術爭論。

又:老子《道德經》的文風明顯是戰國(應該在孟子之後,如荀子等善辯之士,才會有《道德經》的辨證之文)的,《道德經》的老子大概不會認識春秋時的孔子的。

又: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這種風格與我們印象中的“知乎者也”的古文大不相同,沒有“虛詞”。《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兩者風格相似。這樣的語句在辯論和論證時是頗有氣勢。沒有論辯的條件,便無論辯之文。春秋之時只有霸道,無理可辨,孔子只是傳周公之業,不復有著作之意,實在是位卑,不得著述也。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安身避禍而已。所以我敢斷定:《道德經》如為老子著述,老子至少在孔子百年之後。實在是孔子見不到老子的。


小數點9464


孔子曾四次向老子問禮,孔子說“吾今見老子,其猶龍也!”說明孔子是非常敬仰老子的。

《史記》載:孔子適周問禮於老子,老子臨別時對孔子說“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曰“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我聽說有錢的人用財務送人,仁義的人用語言送人,為人子女應該心存父母,做人臣者應該心存君上,不能只顧自己。我想老子作為得到長者對有為後生的諄諄教誨充滿智慧和善意。“仁人者送人以言”也讓孔子被後人敬仰,所謂君子和而不同,思想的差異並不能阻礙孔子虛心問禮也不能阻礙老子對孔子的教誨。

我們從《漢書•藝文志》中也能看到,諸子崛起各執師之一端互相非難的百家爭鳴時期發生在老子和孔子逝世之後。

因此“道不同不相為謀”本意並不是用來對立門派的,而是後人爭論時的一種說辭。





望歷史


孔子見老子如見真龍,既是對老子的真實評價和敬意,可惜老子沒有傳承傳播老子的真龍文化理念。因為老子真龍理念傳播傳承的是公,而孔子為了個人的利益和聲望名譽而傳承傳播了私學(或孔子根本不懂老子的文化理念。)。老子所傳播的道文化,道生一,抱一,無為理會,就是考慮國家民族的整體利益而激勵培養人才,就是激發世人積極探索自然事物內部所深藏的道性,用於人類研究開發創新出前所未有的新奇蹟的人類生產技術和製造,這對於國家民族來說就是最公而無私的。“一”就是形容表達的最新的人類技術和製造。“無為”就是探索自然之道用以生髮“一”的作方。這與“天人合一”的說法是一致的,天人合一,就是說技術創新既有自然的因素和人的積極探索研究和反覆試驗實踐的因素,二者缺一不可的。因此老子的真龍就是“一”。孔子見老子,孔子的學生及徒孫並沒有傳承這樣的故事,倒是反對儒學文化觀念的《莊子》中說了孔子問禮於老子的。這在儒學子弟們從中見到了孔子不恥下問和謙虛的好學精神;而在真正懂莊子的人來說是很容易發現問題的。首先,孔子問禮去向老子討教,等同於選錯了對象,老子是個講道而根本不講禮的人,也即老子道文化從骨子裡反對姜子牙所倡的周禮,倒是孔子一再強調克己復禮。再者,孔子問禮一篇中有老子言孔子“小子稍進”句,一般都解讀為老子讓孔子向前站一點的意思,其實,反映的是老子對孔子倡導的儒學文化的精僻而簡短的評價:“小子”,就是言孔子所倡的禮教和孔子春秋史筆是低級下流的文化,即“小子”,而不是“大子”。“子”就是文化的意思。“稍”並不是稍微的意思,而是指的沒有用的,只能用來燒火的材料,也即植物秸稈草類,水滸傳中的柴進就是這個意思。就連三國中的孔明收姜維也是諷刺的孔子維護的是姜子牙封建禮教文化。這種文化只能使中華民族失去繁榮富裕而走向貧窮,“失街亭”“空城計”就是言其走向,貧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