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就愛吃這個,粽子個頭大,鹹蛋黃肉塊一起放,料足還倍香

粽子在我眼中,一直都是小吃,不能當主食,但是自從知道肉粽後,我便從一開始的不接受到非常喜愛了,以至於有時發呆想起這肉粽時,就不知不覺地滿口溢香。這肉粽完全可以當主食啊!

端午就愛吃這個,粽子個頭大,鹹蛋黃肉塊一起放,料足還倍香

北方的甜味粽子一次不能吃太多,吃太多會“冒酸水兒”,因為糯米不易消化,又加上大量的蜜豆豆沙小棗什麼的,所以,曾經,粽子對我只是節日的一種必需品,而不算是美食。直到我吃到江西婆家的鹹味肉粽,這才扭轉了我對粽子家族的看法。

端午就愛吃這個,粽子個頭大,鹹蛋黃肉塊一起放,料足還倍香

婆家的肉粽做得好吃還得說是大哥大嫂,同樣的料經過他們的精心配製就變得完全不一樣了。肉多但卻不膩,有時還會放上自己剝淨的新鮮栗子,這樣的粽子吃起來有甜有鹹口味獨特。因為工作和學習的原因,我們回老家的次數不算多,但每次回來,大哥大嫂都會提前備好料,為我們包上兩大提兜的鹹肉栗子大粽子,有時聽說有哪位好友要從江西回北京,也會託人家給我們帶來大粽子。粽子放在冰箱裡冷凍保存,能吃好幾個月。

端午就愛吃這個,粽子個頭大,鹹蛋黃肉塊一起放,料足還倍香

但如今,想吃上老家的粽子不容易了。一是大哥因病離開我們有二年了,但音容相貌卻還能鮮活地浮現在我眼前。雖然和大哥相片的時間不長,但他吃苦耐勞的品質、疼愛老婆和兒女的態度讓我極為欣賞!二是家裡的哥姐們都是吃著大哥大嫂的粽子過端午的,他們自己做的粽子都有腥味兒,我不主動要他們也不主動給。哈哈~~

端午就愛吃這個,粽子個頭大,鹹蛋黃肉塊一起放,料足還倍香

所以,我今年就練著自己包肉粽吧!料的比例可以隨自己的口味來調整,肉可以選五花肉,有肥有瘦還有肉皮,香潤潤的;也可以選梅花肉,粉嫩的瘦肉中有著絲絲白色肥肉,很是香嫩;鹹蛋黃有就放,沒有就不放;同理,栗子也隨時調整。

端午就愛吃這個,粽子個頭大,鹹蛋黃肉塊一起放,料足還倍香

粽子葉我從超市買的乾的,需要用水提前泡3個小時,吃足了水才柔軟有彈性,如果半乾不溼的,極不容易包;粽子葉有好有次,隔著包裝也看不到裡面,所以在包的時候,碰到不好的比如一碰就碎的那種,索性就扔了吧!

端午就愛吃這個,粽子個頭大,鹹蛋黃肉塊一起放,料足還倍香

江米,北方人對糯米的叫法,圓粒的比長粒的更糯更有粘性。從小就吃圓的,偶爾吃過長粒的,覺得一點都不香,可能這就是家鄉的味道吧。

醬油蠔油和個人的口味不同,所以下面配方中給的調料比例都只是個參考,還是那句話,根據個人口味來調整呵~~

端午就愛吃這個,粽子個頭大,鹹蛋黃肉塊一起放,料足還倍香

【鹹蛋黃鮮肉粽】

材料:圓粒糯米1000克,帶皮五花肉800克,鹹蛋黃12顆,醬油、蠔油、生抽、鹽、白糖、清水,粽葉,小繩,剪刀,高壓鍋

製作過程:

1. 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帶皮五花肉800克,切1指厚2指寬的大片,用醬油、蠔油、生抽、少許鹽、20克左右白糖醃一夜;糯米清洗乾淨用涼水充分泡透;幹粽葉清洗乾淨後在涼水中浸泡3小時以上,柔軟而有彈性;剪刀小繩水盆準備好

2. 糯米瀝乾水,倒少許醬油蠔油調色入味;

3. 因為粽葉一直泡在水裡,取出來後會有很多水,所以最好鋪一塊粗布吸水,防止桌面上太溼不利索;先取兩張粽葉,剪掉頭尾部分,交錯著疊放;

4. 再放一張剪去頭尾的粽葉,壓在兩張粽葉上面;

端午就愛吃這個,粽子個頭大,鹹蛋黃肉塊一起放,料足還倍香

5. 左手托起3張粽葉,先舀一些糯米放在上面,再擺放兩塊肉和一顆鹹蛋黃;

6. 再鋪一層糯米,蓋住肉塊和蛋黃;

7. 中間這張粽葉上下向中間折去,蓋住糯米和肉塊;

8. 再將底下的粽葉分別向中間對摺,注意將糯米壓住;

9. 再將剩下的粽葉分別向上下對摺,成一個很嚴實的小包裹;

10. 再用小繩將它牢牢捆住,減掉多餘的葉片;

11. 包好的粽子放在水盆裡,或者高壓鍋裡,放適量水,用煲湯檔或者牛蹄筋檔,一個小時左右即可,用普通煮鍋或者電飯煲需要延時;蛋黃只有12顆,剩下的可以包成鹹肉粽,一樣很美味。

端午就愛吃這個,粽子個頭大,鹹蛋黃肉塊一起放,料足還倍香

製作小技巧:

1. 糯米提前泡煮的時間短而且軟糯,如果邊泡邊包,口感會緊實些,煮的時候儘可能在水裡,也需要煮的時間略長些;

2. 幹粽葉一定要提前泡軟有彈性,使用起來才得心應手;

3. 醃肉的調料根據口味來調整,不要太鹹,因為米粒中也會放一些醬油和蠔油來調味;如果肉太鹹,那麼米中可不放醬油等調料了。

端午就愛吃這個,粽子個頭大,鹹蛋黃肉塊一起放,料足還倍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