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點預警!90%的餐廳,都容易栽在一盤配菜上

產品聚焦大勢之下,幾乎每家餐廳都梳理出了自己的主打菜、招牌產品。但90%的餐飲老闆,都容易犯主菜和配菜的“搭配大忌”。

周誠開了家酸菜魚專門店,說是“只賣一道菜”,菜單上可不能只有一道菜。周誠憑感覺配了一些菜,可效果並不好——復購率只有7%。

顧客調研時,很多顧客表示“感覺沒什麼菜可點”、“酸菜魚還沒上,小菜就吃飽了”……

配餐、配菜的問題,困擾過很多老闆。

盲点预警!90%的餐厅,都容易栽在一盘配菜上

做雲南米線的雲味館曾經小範圍測試推出過米飯類產品,很快就發現問題:米飯類產品銷量不高,甚至不能滿足供應鏈、運營等方面增加的成本。

推出主打菜、招牌產品之餘,其他產品應該怎麼搭?無數次的產品調整中,幾位老闆向餐飲老闆內參總結了六條“搭配大忌”。

禁忌1:聚焦麵食,配餐米飯

盲目跨品類分化顧客對品牌的認知

單品品牌並不是主打一款產品,而是主打一個品類。

賣熱乾麵的拌調子,曾經考慮要不要跨品類,上些湯麵、米飯,因為“有顧客提出想吃些別的”。

品牌創始人大俠專門去深圳請教了雲味館的產品負責人,最終決定不增加其他品類。“來吃拌調子的人更多還是衝著熱乾麵而來。增加其他品類的話,銷量未必填補配菜成本,而且容易分化顧客對品牌的認知,得不償失。”

今年他們打算增加熱乾粉,粉的熱量更低,不跨品類也可以豐富產品。

禁忌2:太過“差異化”

配菜不要跳出主菜的“認知半徑”

做品牌,其實是在做認知。

既然聚焦主菜,配菜的選擇,就不要跳出主菜的“認知半徑”。

甘食記是逐漸聚焦到肥腸粉產品的品牌,打出“百年肥腸粉”招牌。

盲点预警!90%的餐厅,都容易栽在一盘配菜上

肥腸粉是成都小吃認知度極高的一款產品。既然做成都特色,他們的配餐就從主產品所屬的大品類——成都小吃認知半徑裡選擇。

例如,鍋魁是肥腸粉的“絕配”,乾溼度、口味搭配都最合適,在成都是有很好的消費認知和習慣的,自然必不可少。

甜品選了成都的冰粉和豆花,吃起來爽口,又與熱湯粉搭配。飲品則是冷熱結合,四種口味的現磨豆漿和現熬的烏梅湯。“都是和主餐口味相搭,顧客認知度又極高的產品。”甘食記創始人甘樂介紹。

禁忌3:出餐不同步

配菜效率務必和主菜保持一致

口味搭配是第一步。在店面運營中,主菜和配菜的出餐效率搭配往往被老闆們忽視。

拌調子主食分量是固定的,食量較大的人可能一份吃不飽,有些顧客會再出去買個煎餅、肉夾饃。他們考慮增加肉夾饃產品,但肉夾饃銷售效果並不理想。

“問題在於出餐效率不一致。”

肉夾饃是配餐,銷量有限,但出餐很慢。“熱乾麵1分鐘出餐,肉夾饃現做需要七八分鐘,造成出餐不同步。”大俠說,今年他們會考慮把肉夾饃改為餡餅,出餐更快、標準化程度也更高。

禁忌4:跟風做流行

飲品大熱推飲品?先算算你的產出比

今年飲品大熱,很多門店都上了飲品。跟風之前,不妨先算算性價比。

如甘食記,主要客群是年輕群體,年輕人喜歡嘗試流行的甜品和飲品,“我們做過芝士飲料和綿綿冰,但銷售情況並不好。”創始人甘樂說,但他發現增加這些產品的成本大、銷量少,而且同樣影響出餐。

“我們的主產品是湯粉,配餐就不能太多湯湯水水了。”甘樂說。

雖然年輕人喜歡吃肥腸粉,也喜歡芝士飲料和綿綿冰,但一個品牌不可能滿足顧客的所有需求,“跟風流行產品,其實最沒必要,產出比太低。”甘樂決定砍掉“流行產品”,只做與主餐搭配的豆漿和烏梅湯。

相比肥腸粉,熱乾麵的香在於澆頭雜醬的香味,同時雜醬會讓面偏幹,這時配餐的飲品就非常重要。

盲点预警!90%的餐厅,都容易栽在一盘配菜上

熱乾麵,吃麵必配米酒蛋花湯,這個湯品必不可少。熱乾麵的澆頭味道濃香,還要再有一款“功能性”的解膩飲品,因此拌調子還有一款酸梅湯,與米酒蛋花湯一起作為基本款飲品。此外,再上一些季節性飲品,山楂汁、薏仁紫米漿都是為了豐富口感和選擇。

禁忌5:“一網打盡”

做好自己擅長的產品

有家酸菜魚是火鍋形式,吃完酸菜魚可以加湯涮菜,跟常見的火鍋無異。但其他火鍋都會用的涮菜——牛羊肉,就不適合酸菜魚火鍋來做。

“我們也嘗試上過牛羊肉產品,遇到幾方面的問題。一是酸菜魚的酸菜、湯底煮出來的牛羊肉並不好吃,而且喜歡牛羊肉火鍋的顧客就去吃涮鍋了。”牛羊肉的銷量並不好,很快就下架了。有家酸菜魚產品總監張小東介紹,想把火鍋食材和酸菜魚食材“一網打盡”,可能會做得更糟。

盲点预警!90%的餐厅,都容易栽在一盘配菜上

“我們配菜的選擇考慮和主產品保持‘統一特色’。”張小東說,有家酸菜魚的產品特色是酸、辣、鮮,配菜選擇要不與酸、辣衝突,所以涮菜以素菜為主。涮煮食材中的葷菜是各種肉丸類,香菇貢丸、包心魚丸、蝦滑等。

“現在正在考慮把這些涮煮食材更突出與主產品一致的‘鮮’。”張小東說,從主產品到配菜,都應該真正聚焦,突出、加強主產品的特色優勢才對。

禁忌6:為本門店模式

選配餐還要考慮你的店型

配餐的選擇不能影響品牌既成模式。

拌調子曾考慮過上油炸產品,但首先,油炸產生油煙,涉及門店模式,不能適應所有場地選址。

其次拌調子品牌模式的外賣多,油炸產品新鮮度下降會非常影響口感。此外還有出餐效率和成本的問題,大俠評估之後決定放棄。

有家酸菜魚也在部分門店上了鮮榨果汁,但並未要求在全部店鋪普及,也是因為“有些店鋪的模式不太適合”。

-總結 -

三條配餐原則請對照自查

大俠認為,配餐的選擇主要看三點:一是與主打產品的口味搭配,二是要適應品牌的店型模式,三是不能跨品類,以免增加成本、分化品牌聚焦。

內參君在走訪後,也總結了三條配餐原則:

1.配餐與主餐的搭配,從口味(調味、乾溼程度、冷熱等)到出品時間都要相契合,以主餐為標準和前提。

所有與主產品不搭的配餐都是品牌減分項。

2.從成本到工藝,配餐都要滿足低成本、高毛利的條件。

配餐的作用是在主餐之餘豐富顧客選擇、提高客單價。成本太高、製作麻煩、毛利不高的產品都不是好選擇。

3.要看主產品和消費場景,講究“君臣佐使”。

拼豆夜宵產品總監苗臣說,主打產品是“君”,其他產品就要與之搭配和呼應。比如漢堡店,漢堡是“君”,雞翅薯條是“臣”,與漢堡產品調性一致。飲品是“佐”,必不可少,不然主食、小食吃完太乾。“使”是甜品,蛋撻、冰淇淋,是為了豐富選擇和口味的。

千萬開店老闆的選擇——鋪鋪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