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所得意的“四世三公”的地位,就是从这个人开始的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早年所交好的朋友是袁绍,争雄北方时最大的对手也是袁绍。在小说和电视剧中,袁绍的经历和史书上基本一致,他最为得意的就是自己家族“四世三公”的地位。这个词,他自己最爱说,也最爱听别人说。

所谓“四世三公”就是指袁绍出身的“汝南袁氏”,是当时一个权倾天下的官宦世家。在袁绍之前,袁氏四代人中有五个官拜三公这样的高位。三公指的是三个职位,在周朝的时候是太师、太傅、太保,在汉朝的时候是司马、司徒、司空。东汉末年,这三个职位不见得是权力最大,但仍然是最尊贵的。

袁绍所得意的“四世三公”的地位,就是从这个人开始的

汝南袁氏之所以能够有这么显赫的地位,这就要从袁绍的高祖父袁安说起。袁安出身于一个小官员之家,祖父不过是一个县令。他继承了祖父的学问,为人又特别正直、稳重,在当地颇有好评。

他最开始的工作,只是一个功曹,辅佐县令做一些日常性的事务。但他从来不阿谀奉承,总是秉公办事。有一次县令让他去州从事那里去办理公务,回来之前从事让他将一些信件转交给县令。

按说这种事情也不复杂,还能在上下级之间留下很好的印象。不过,袁安却拒绝了,他对州从事说:如果是公事,自有驿站帮您送达;如果是私事,也不该找我这个功曹。州从事无话可说,也不敢拜托他做事。

袁绍所得意的“四世三公”的地位,就是从这个人开始的

改变袁安命运的是洛阳的一场大雪,此时他正在洛阳无所事事。大雪将整个城覆盖,第二天洛阳令亲自带人到处巡查,发现只有袁安的所居住的地方,积雪堆得很高。洛阳令以为他冻死了,令人铲雪化冰,然后到他家找人。

可是,袁安仅仅是冻得瑟瑟发抖,并没有生命危险。洛阳令问他为什么不请人帮忙铲雪,自己可以脱困。袁安却回答道:现在全城大雪,大家都是又冷又饿,不方便麻烦别人。

这个就是“袁安困雪”的故事,洛阳令认为他很贤明仁义,大力宣传他,并将他举为孝廉,袁安也莫名其妙就红了。先后担任过多地的县令,颇有政绩。

袁绍所得意的“四世三公”的地位,就是从这个人开始的

公元70年,楚王谋反案爆发,三司推荐袁安审理这个案件,汉明帝便让他担任楚郡太守。因为皇帝对谋反不能容忍,心中非常愤怒,就催促袁安赶紧结案。但袁安一如既往的正直,他将牵连的几千人一一审理,对于明显没有问题的,不管是否屈打成招,都先行放走。

事后,袁安将卷宗交给汉明帝过目,条理十分清楚,汉明帝为他所感动,对于他处理的案件,一律同意。

就是因为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又在朝堂之上不结党营私,让同僚信服。袁安在元和三年和元和四年,相继接任了司空和司徒的职位,这也就是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崛起的起源。

袁绍所得意的“四世三公”的地位,就是从这个人开始的

汉和帝继位之后,窦太后垂帘听政,大将军窦宪飞扬跋扈,权倾天下。他要求北击匈奴,建功立业。但当时汉朝国内形势危机四伏,汉匈关系已经和睦了相当长的时间。袁安就联合朝中的大臣们一致上书,要求放弃这场虚耗国力的军事行动。

然而,窦宪在当时的地位,是无人可及的。他听说后,大发雷霆,扬言不仅一定要出兵,还要清理阻拦他的人。很多大臣为此取消了联名,都躲到幕后去了。

然而这并不包括袁安,他仍旧坚持自己的意见,与司空任隗一起,寸步不让。即使是在和窦宪争辩的时候,袁安也没有半点畏惧,甚至在太后面前激动得扔下帽子十多次。别人都为他的失利表现而担忧,他却镇定自若,不以为意。

袁绍所得意的“四世三公”的地位,就是从这个人开始的

从此以后,窦宪对袁安咬牙切齿,一定要除之而后快。然而,袁安不但没有半点妥协,反而对于窦家人的所作所为极力抵制。尽管他几次都游离于生死的边缘,但终究因为名望太高而得以幸免。

在窦氏家族倒台的前夕,袁安病逝。群臣为他而惋惜,天子也非常难过,任命他的儿子作为郎将。从此,汝南袁氏开始在东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