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只有酸湯、折耳根麼?快進來MARK一下!

提到黔菜,大多數人腦海裡總會浮現兩樣東西:“終極黑暗佐料”——折耳根

,以及雖然也是用番茄製作,但卻與海底撈“番茄湯”迥異的——酸湯


貴州只有酸湯、折耳根麼?快進來MARK一下!

折耳根

攝:盧勇

貴州只有酸湯、折耳根麼?快進來MARK一下!

酸湯


有的人愛到入骨,也有人見其色變。但其實,貴州作為中華大地 34 個省區市之一,17 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著 49 個民族,從繁多的民族中又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菜品,並不是酸湯和折耳根就能概括的。


那麼除了折耳根、紅酸湯,真正的貴州菜,究竟是什麼樣?


黔菜的由來


古往今來,人口的遷移除了轉變社群聚居的地理位置,也為遷移目的地帶去新的飲食文化。貴州作為多民族互融地區,黔菜的形成自然少不了這一原因~


歷史上黔地移民有三個重要的歷史階段,在此期間,大量人口湧入貴州,也將他們獨特的飲食習慣帶到了大西南邊陲之地。


第一個階段 始於大明洪武年間


明朝以前,貴州被中原稱為“南蠻”、“鬼方”,布依族、苗族、水族、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世代居住於此。隨著明朝開疆擴土的野心,大量漢民湧入,鎮遠道菜、隆裡古城的炒米、米花麻葉等都深受當時移民文化的影響。

貴州只有酸湯、折耳根麼?快進來MARK一下!

鎮遠道菜扣肉


第二個階段 抗戰時期


重慶成為戰時陪都,貴州的戰略地位極速上升,蔣介石、巴金等都曾到貴州。五湖四海的戰時移民,帶來了全國各地的餐館,例如廣東的冠生園、江浙的狀元樓、湖北的四象春等,數不勝數,迥異的風味極大地豐富了黔菜的味道。


第三個階段 三線建設


“十萬建設大軍奔赴貴州”不僅改變了貴州的面貌,也再一次對黔菜造成了巨大的衝擊。新派黔菜代表人物李建忠先生,正是在1961年三線建設時期隨父母從上海遷到貴陽。大約在同時,貴陽擁有 33 年曆史的餐飲老字號雅園集團(年份需要核算一下)的創始人鄧建美,也跟隨父親從廣東來到貴陽定居。

貴州只有酸湯、折耳根麼?快進來MARK一下!

用油辣椒拌後更具有貴州風味


在一波波移民潮中,黔菜融合了天南地北的味道,又擺脫各大菜系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稀奇古怪的黔菜


王志綱老師說:“貴州天無三天晴、地無三尺平,多民族雜居,稀奇古怪、咫尺神秘,因此造就的黔菜特色也是‘稀奇古怪’。”


稀就是稀罕,比如關嶺小牛肉,牛兒放羊,吃的是石斛草,喝的是礦泉水,其肉質細嫩、味美純香,讓日本圈養的神戶牛都望塵莫及。

貴州只有酸湯、折耳根麼?快進來MARK一下!

關嶺乾鍋牛肉


奇就是奇特,比如“中國豆製品之鄉”大方的騸雞豆腐。做法是將騸雞脫毛去皮剔骨切成肉絲或肉丁,放調料醃製後在豆漿中煮熟,用酸湯點制凝結成型,配一碗當地辣椒水,清香可口,葷素兼容,高蛋低脂。

貴州只有酸湯、折耳根麼?快進來MARK一下!

騸雞豆腐


古就是古老,有 2000-3000 年左右的歷史,尤其是少數民族的酸湯。熬的是貴州幾千年的歷史文化。貴州不產鹽,歷史上長期缺鹽,因此當地人充分發揮聰明智慧,是用米、菜或肉類等在罈子裡封上十天半個月,靠生物自然發酵成酸湯。

貴州只有酸湯、折耳根麼?快進來MARK一下!

酸湯魚火鍋


怪就是怪異,黔菜多為辛辣,不過,這辣則不僅僅止於所謂辛辣。黔菜辣的味型有香辣、油辣、糟辣、酸辣、糊辣、醬辣、醃辣、泡辣、陰辣、餈粑辣、豆豉辣、鹽酸辣、燒辣等。比如同樣的辣椒麵,今天街頭那些賣洋芋耙的辣椒麵,跟賣羊肉粉、牛肉粉的辣椒麵,就絕對是完全不同的“品種”。

貴州只有酸湯、折耳根麼?快進來MARK一下!

豆豉辣椒


而在“稀奇古怪”的黔菜中,是獨一份尤為重要的味道。


三天不吃酸

走路打竄竄


貴州少數民族有句諺語:“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竄竄。”少數民族食酸以增補體能,久而久之,形成了獨特的酸湯文化。


以湯的質量和清澈度來劃分有:高酸湯、上酸湯、二酸湯、清酸湯、濃酸湯等;

貴州只有酸湯、折耳根麼?快進來MARK一下!

清酸湯


以湯的味道來劃分則有:鹹酸湯、辣酸湯、麻辣酸湯、鮮酸湯、澀酸湯等;

以湯的原料劃也有:雞酸湯、魚酸湯、蝦酸湯、肉酸湯、蛋酸湯、豆腐酸湯、毛辣角酸湯、菜酸湯等;

以民族劃分又有:苗族酸、侗族酸、水族酸、布依族酸等。其中以苗族的魚酸湯、毛辣角酸湯、菜酸湯、辣酸湯最為常見。


酸湯煮主菜,但光有酸還不行。黔菜另一大特色就是——調味品

千滋百味

民間風味不輸上下

民間菜的特點是講究千滋百味,野趣天成。黔菜調味品那天然的營養成分、獨特的烹製方法,是中國十大菜系中任何一個菜系都不能相比的。

折耳根是黔菜裡不可或缺的一種調味菜,常有涼拌折耳根、折耳根蒸雞、折耳根炒雞蛋、折耳根炒肉絲、折耳根燒豬肺、折耳根粥、臘味小炒折耳根、折耳根豬肺湯、折耳根炒臘肉等菜色。此外,折耳根還有抗菌、利尿、抗腫瘤、抗炎等醫藥功能。

貴州只有酸湯、折耳根麼?快進來MARK一下!

折耳根炒臘肉


木姜花常用作煲湯及炒菜調味料,具有清熱、解毒、解表作用,可治療感冒、療瘡、鼻淵、喉蛾。

貴州只有酸湯、折耳根麼?快進來MARK一下!

木姜花


薄荷香是各種美食都配有各自專屬的蘸水,還常用於各種魚的提鮮,即豐富色彩又提升菜品鮮味。

貴州只有酸湯、折耳根麼?快進來MARK一下!

薄荷用作魚調料


黔菜豐富又充滿地方特點,你印象中的黔菜,有怎樣的特色呢?


貴州只有酸湯、折耳根麼?快進來MARK一下!


歡迎留言留下你印象中美味的貴州菜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