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餐飲業探尋新“食”機

中國餐飲業探尋新“食”機

山東凱瑞商業集團智慧餐廳後廚裡的炒菜機器人。受訪者供圖

新華社濟南4月13日電(記者陳國峰)自動添油加調料、靈活掌握火候、左右晃鍋顛勺……在山東濟南,凱瑞商業集團下屬的一家智慧餐廳後廚裡,炒菜機器人只有兩三分鐘就能做出一份炒飯。

凱瑞商業集團市場營銷總監侯明敬說,為滿足疫情防控需要,打消顧客就餐顧慮,諸多高科技手段正在集團旗下餐廳推廣應用。

餐廳菜單上,黑椒蒜香牛肉炒飯、番茄炒烏冬麵、麻辣香鍋炒麥香面……30多種菜品皆可由掌握“十八般廚藝”的炒菜機器人制作完成。在這家智慧餐廳,顧客自主點單、下單、取餐,再由機器人烹飪,最大限度保證無接觸服務。

侯明敬認為,疫情期間,餐飲企業紛紛推出“無接觸配送”“無接觸用餐”“送餐機器人”等新舉措,成為餐飲業智慧化升級的突破口。

業內人士表示,智慧化是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是降低成本、提升服務的有效手段,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手段正賦能餐飲業。

中国餐饮业探寻新“食”机

顧客在山東凱瑞商業集團智慧餐廳內自主點餐。受訪者供圖

濟南超意興餐飲有限公司以快餐為主業,關閉堂食期間上線了手機小程序點餐,顧客可到店“無接觸”取餐。這種方式大大節省到店等餐的時間,因而廣受白領喜愛。

超意興公司總經理助理宋業飛說,他們今後打算在一些寫字樓建保溫餐櫃,顧客手機點餐下單,他們將飯菜打包後配送至餐櫃,顧客掃碼取餐,全程不見面、無接觸。

據商務部監測,截至3月26日,餐飲企業復工率已達80%左右;3000家重點餐飲門店營業收入佔去年同期的比重一週內回升10個百分點左右,比2月份最低點回升30個百分點以上。

不少餐飲行業從業者認為,疫情過後,餐飲市場會有反彈。人們長時間宅在家中,飲食和消費習慣很可能發生改變,餐飲企業需要提前預判,提早應對。

位於濟南經十路黃金地段的舜和國際酒店是一家主打商務宴請、宴會的酒店,在疫情期間,酒店專門上線手機小程序,加大了外賣業務比重。

中国餐饮业探寻新“食”机

在山東舜和國際酒店,工作人員在為客人分餐上菜。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酒店內賣空間有限,外賣市場無限,關鍵要結合市場需求開發外賣產品。”山東舜和酒店集團董事長任興本表示,下一步會藉助移動互聯網技術打造顧客私人定製服務,將服務由酒店搬到家庭,比如為老人辦壽宴、為兒童辦生日宴等。

此外,菜品向工業化產品轉變的趨勢也進一步提速。疫情期間,海底撈、西貝、廣州酒家、北京楊記興等餐飲企業加大力度開發半成品或成品的食品,把原來的堂食菜品變成工業化產品,顧客購買後只需給食品加熱就可在家中享用到餐廳的味道。

中國飯店協會認為,餐飲行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員多,人均效率低,通過工業化發展實現標準化生產是解決行業痛點的有效途徑。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餐飲食品工業化行列。

根據該協會發布的《新冠疫情下中國餐飲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報告》,從第二季度開始餐飲收入會出現小幅增加,收入同比預計會減少40%左右;第三季度後餐飲業開始逐漸進入反彈期後的恢復增長期,餐飲收入逐漸與去年持平;第四季度餐飲業進入補償性消費增長期,餐飲收入同比會有大幅增加。

“市場需求一直在,只是被暫時抑制住了。隨著冬去春來,我們在全國各地的餐廳重燃煙火氣息,那麼大的消費市場擺在眼前,我們對未來仍有信心。”侯明敬說,隨著行業日趨回暖,市場加速調整,餐飲業發展將迎來新“食”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