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煎餅、挑兒媳”,在上個世紀末,不會攤煎餅的女孩會發慌

蘇北、魯南部分地區祖祖輩輩吃煎餅,其範圍南至宿遷、北至泰安、西至徐州、東至日照。這裡對煎餅充滿了情感。俗謠說:“

煎餅斷了頓兒,身沒四兩勁兒。”平日裡,三餐兩頓看不到煎餅,人們便總感到缺少點兒什麼,這些地區的人幾乎全以煎餅為主食。

即使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白米洋麵不斷頓,平日裡也要備點煎餅。鬢髮斑白的老人,牙齒脫落,每天都少不了煎餅,用菜湯泡煎餅而食,味也極美。漂泊在外的老鄉,最解他們思鄉愁緒的妙藥就是煎餅。對於這些地方人來說:“走到天邊,天天大魚大肉地吃,也忘不了家鄉的煎餅。”

“做煎餅、挑兒媳”,在上個世紀末,不會攤煎餅的女孩會發慌

煎餅的製作與飲食風情

煎餅的製作,特別有講究,有““、“”、“”等法。攤煎餅之前需要將糧食用水泡透,用石磨盤磨成粉漿。這個過程對於80年代之前的人記憶尤為深刻,每天天不亮,一家人就要忙活開來。男勞力推磨,女勞力磨漿。

“做煎餅、挑兒媳”,在上個世紀末,不會攤煎餅的女孩會發慌

磨出來的漿的稀稠、粗細均有嚴格的要求。製作時,鐵鏊燒熱,舀一勺漿置中間,用專用的竹、木刮板快速在鏊面轉一圈。“漿糊”時並不是均勻攤在“鏊子”上面,而是中間厚周邊薄,因為中間鏊子底熱的比鏊子周邊快,那麼中間的“漿糊”要熟得快一些。刮需要技巧,要求快、準、薄、勻。轉眼間煎餅由白變黃,立即揭下即成。剛剛做好的煎餅,香軟柔韌,吃起來別有滋味。

製作煎餅的材料種類非常多,粗糧、細糧都行。在蘇北魯南地區大部分已小麥、玉米為主。舊時民間細糧很少,多以粗雜糧為主,地瓜面、玉米麵、蕎麥麵等尤為常見。魯南山區盛產柿子,也有製作柿子煎餅的習慣,在粉漿中加入柿汁。或者加入棗泥,製成大棗煎餅。因地制宜,可謂風味各異,名目繁多,均對人體健康有益。

當地最為典型的吃法就是煎餅卷大蔥

,烙好的黃色煎餅,抹上一層紅亮醇香的辣醬或甜醬、豆醬等,放上一根粗白肥胖的大蔥,捲成卷,悠然嚼來,那種感覺,真是妙不可言

“做煎餅、挑兒媳”,在上個世紀末,不會攤煎餅的女孩會發慌

做煎餅、看手藝、挑兒媳

在2000年以前,這些地方流行“做煎餅、看手藝、挑兒媳”的風俗。傳統農業社會,要把“

會攤煎餅”作為挑選兒媳婦一個指標。兒媳婦要承擔一個家庭的伙食,女孩沒有一手好煎餅活,就難找到好婆家。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左右,那一代談婚論嫁的人,女方一般都會做煎餅。

煎餅製作的手藝被婆婆重視,鄉里人找媳婦,未定婚之前,新人要相婆家,婆家也要相媳婦,考考媳婦,最常見的“考趟”就是滾煎餅。如若,小女孩幹起活來乾淨利索,煎餅滾烙得又薄又圓,老婆婆的嘴角也翹了上來,這份答卷便是個滿分。如若干不好或不會幹,再好的婆婆心裡也免不了犯嘀咕。這門親事能不能成,婆婆、公公要合計合計了。

在當時新媳婦會攤煎餅,說明新媳婦在當閨女時就知情達理、惜乎父母、手腳勤快、家教有方。假若沒有這麼一手看家的本領,不要說在妯娌面前沒得話說,連在外人面前也抬不起頭來。製作的煎餅手藝不好,眾人對她的印象不好,在村裡就沒了說話的地方。

“做煎餅、挑兒媳”,在上個世紀末,不會攤煎餅的女孩會發慌


以煎餅為食的傳統

在當地以煎餅為主食的傳統很悠久,但始於何時,至今尚難定論。

最早的傳言,是古齊國為齊國軍隊打仗時配備的軍糧而發明的。有史可據的是在中國的南北朝時期,煎餅在北方廣為流傳,不管是民間還是皇室都食用煎餅。且不論貧富,乃至皇室也食用煎餅。據平廣記《顏錄》雲:“北齊高祖嘗宴近臣為樂……高祖曰:是何物。動筲對曰:是煎餅。”

古代名人也有吃煎餅的習慣,清代著名的文學家蒲松齡在其《煎餅賦》中寫道:“煎餅則合米豆為之,奇人一帶麵食。”“園如銀月,大如銅徵,薄以剡溪之紙色似,色似黃鶴之翎,此煎餅之定製也。”

時至今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最原先製作煎餅的方法也變成了機器煎餅,但對於蘇北和魯南地區的人來說,吃煎餅的習慣還在繼續。

在我另外一篇文章中有詳細介紹蘇北魯南地區為何以煎餅為主食的原因, ,可以看看。

“做煎餅、挑兒媳”,在上個世紀末,不會攤煎餅的女孩會發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