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專注的人,到底可以多迷人?

最近真的被郎朗和吉娜圈粉了,他們的視頻下面,清一色的全都是花式讚美。

心理分析|專注的人,到底可以多迷人?

郎朗和吉娜

畫面實在太美好,簡直天使在人間。郎朗作為世界排名前三的知名鋼琴家,私底下竟然超級接地氣。吉娜的葫蘆形身材,芭比臉蛋,與郎朗師從同一個鋼琴老師,唱起歌來也迷死人不要命。

與其他明星相比,他們沒有一點偶像包袱,在《幸福三重奏三》裡,總是穿著休閒裝,踩著一雙拖鞋像兩個孩子一樣自在地散步。

當網上很多人在說著“郎朗太幸福了,娶了一個這麼完美的女人”“吉娜太幸運了,嫁給了自己的偶像”的時候,我只是覺得在婚姻裡,從來都沒有誰更幸運,只有旗鼓相當的關係。更觸動我心的是他們的性格。

他們身上散發著一種從容不迫、淡然、真誠的氣息,就像兩個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孩子,覺得一切都那麼美好。

有人說,因為他們都是學鋼琴的,自然有古典氣質。可再進一步去探究,何為古典氣質,我發現最為明顯的特質是專注。

01 專注的瞬間,時間也停止了流動

心理分析|專注的人,到底可以多迷人?

吉娜

心理分析|專注的人,到底可以多迷人?

郎朗

無論何時,當我們沉浸在一件事情當中,處於天人合一的狀態時,整個人真的會放光的。這種狀態還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心流狀態。

處於心流狀態,人會忘記時間,只感覺內心充盈著平靜的喜悅。記得很久以前看過一篇文章,寫到一個畫童畫的漫畫家。其中有一句話一直刻在我心中:“她忘記了時間,所以時間也忘記了她,所以到了40歲還像個孩子。”

專注不只是一種優秀的品質,更是最好的養生。可惜,隨著信息爆炸的到來,很多人都變得很浮躁,不要提靜下來心鑽研某一門學問,就是看完一本300頁的書也會覺得頭痛。

與之對應的卻是社會對人的專業性要求越來越高。要成為專業的人,意味著能夠專注於一事。

不幸的是,做到專注,並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我們都有將注意力轉移到某種膚淺事物上的衝動。

大多數人都知道,這種衝動會讓我們無法應對困難的事情,但是大多數人低估了這種衝動出現的頻率和力量。

心理學家威爾海姆·霍夫曼(Wilhelm Hofmann)和羅伊·鮑邁斯特(Roy Baumeister)在2012年做了一項研究。實驗中,205名成年人配備了傳呼機,傳呼機會隨機響起。傳呼機響起時,實驗對象需要停頓一會兒,回想當時的慾望或過去30分鐘的感受,然後就這些慾望回答一系列問題。

一週之後,研究人員蒐集了7500多個樣本,得出了一個結論:人們整天都在抵抗慾望。

鮑邁斯特在後續的著作《意志力》(Willpower)(與科學作家約翰·蒂爾尼聯合創作)中如此總結

:“慾望是常態,而非個例。”

實驗對象抵抗的慾望中,最普遍的五種是吃、睡、性、“在困難工作中休息一會兒、查看電子郵件和社交網站,上上網,聽聽音樂或是看電視”。前三者不足為奇,網絡和電視的誘惑力卻出乎人意料。實驗對象只有大約一半的時間能夠成功抵禦這些讓人上癮的消遣。

羅伊·鮑邁斯特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還發起了許多調研,發現要抵制慾望,需要先明白一件事情: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它在使用的過程中會被不斷消耗。

簡單來說就是,意志力是抵抗慾望的武器,當然是越鋒利越好,可是它會被磨損,怎麼減少磨損和怎樣修復磨損,是至關重要的事情。

幸好,羅伊經過反覆調研和實驗最終找到了制敵法寶。是什麼呢?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別設計的慣例和固定程序,使得進入並保持高度專注狀態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如果你在一個渾渾噩噩的下午正瀏覽網頁,忽然想要將注意力轉移到一項需要高認知度的任務上,便需要大量抽取有限的意志力,強行將注意力從絢爛的網絡內容上轉移開。這樣的嘗試往往以失敗告終。但如果你能夠佈置一些精妙的慣例和固定程序,比如每天下午安排特定的時間或安靜的場所用於完成深度任務,就只需很少的意志力便能啟動工作並保持下去。從長遠看,你會因此更成功地實現深度工作。

心理分析|專注的人,到底可以多迷人?

具有古典氣質的人散發著沉靜的氣息

一、選定你的深度哲學

這個概念有點新,其實卻是老生常談,也就是要保持認真。碎片化信息擾亂了我們的生活節奏,也瓦解了我們的系統思維能力。然而任何一個專業人才都懂得擁有一段不被打擾的工作時間多麼重要。

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機器,從啟動到運轉起來總需要一段時間,況且調動信息是那麼複雜。聽到很多人說,問題太多,一頭霧水。根本原因就是無法沉下去思考問題呀。面對任何問題,如果不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浮於表面的結果當然是看什麼都像霧裡看花,模模糊糊。

心理分析|專注的人,到底可以多迷人?

JK·羅琳

2007年初冬,J.K.羅琳正努力完成哈利·波特系列最後一部《死亡聖器》(The Deathly Hallows)。她的壓力很大,因為這本書要串聯起此前的6本書,滿足數億粉絲的期望。羅琳需要深度工作才能達到這些要求,但是她發現在蘇格蘭愛丁堡的家庭辦公室中越來越難做到全神貫注了。

“我正在努力完成《死亡聖器》的過程中,有一天擦窗戶的人來了,孩子也都在家,幾隻狗也都叫了起來。”羅琳在一次採訪中回憶說。干擾實在太多,於是J.K.羅琳決定做一點極端的事情,將大腦關注點轉移到應有的方向:她入住了愛丁堡市中心的五星巴爾默勒爾酒店(Balmoral Hotel)套房。“我入住這家酒店是因為它很漂亮,但是當時並沒有想一直待在那裡。”她解釋說,“但是第一天的寫作完成得非常順利,於是我就不斷回來住到這裡……最後在這裡完成了《哈利·波特》的最後一本書。”

二、培養一些固定的習慣

培養固定習慣,就好像在大腦這臺機器中設置一些默認選項。況且,人腦其實比大數據更智能,用得越多,它才能運轉得越順暢。

那些利用頭腦創造有價值事物的人很少會打亂自己的工作習慣。據報道,普利策獎獲得者、傳記作家羅伯特·卡羅紐約辦公室的每一英寸空間都是按規則來佈置的。他放書的位置,他堆放筆記本的方法,在牆上張貼的東西,甚至穿什麼衣服到辦公室也都一樣:所有一切都形成了特定的習慣,在卡羅的漫長職業生涯中只有很小的變化。“我培養自己變得有條不紊。”他解釋說。

心理分析|專注的人,到底可以多迷人?

記者曼森·卡里用了5年的時間編錄著名思想家和作家的習慣(也是通過他整理的資料我才瞭解到上述兩個例子),他總結了這種系統化傾向:

有一種很普遍的認識,認為藝術家的工作靠的是靈感——不知從何而來的創意魔法讓你靈機一動,靈光一閃,才思泉湧……但是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使大家明白,等待靈感來襲是非常非常糟糕的計劃。事實上,我能給出的最好的建議或許就是,任何做創造性工作的人都應忽略靈感。

在《紐約時報》的同主題專欄中,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用更坦率的方式總結了這種規律:“偉大的創造性頭腦如藝術家般思考,卻如會計般工作。”

要想使深度工作的效果最大化,就需要養成像這些重要思想家一樣嚴格內化的習慣。

三、給自己一段放空的時間,讓意志力復原

心理學各個不同分支領域數十年的研究都指向同一種結論,定期休息大腦可以提升深度工作的質量。工作時,努力工作。完成時,就放鬆下來。

總是聽說要懂得“張弛有度”“勞逸結合”,可是很多人並不知道為什麼。更常見的情況是,喝多了“雞湯”的瘋狂地壓榨自己的精力和時間。

然而,真正的成功者都是長期主義者。做很多事情,都沒有辦法一蹴而就,我們得做好打長期戰的準備。

除非是真的樂在其中,靠意志力支撐的堅持,就像拉得太緊的弦,會突然崩斷的。這不是雞湯,背後有無數嚴謹的科學實驗做支撐。

心理分析|專注的人,到底可以多迷人?

正念冥想有助於意志力復原

2008年的《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裡有一篇論文經常被人引用,其中介紹了一個簡單的實驗。

實驗對象分為兩組。

其中一組被安排在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這項實驗就是在這裡完成的——在附近的植物園裡沿林間小道散步。

另一組被安排走過喧囂的市中心。

之後兩組人都被安排完成一項要求注意力非常集中的任務——數字倒背。這項研究的核心發現是自然組在這項任務中的表現要高出20%。自然的優勢直到第二週仍有效,當時研究人員請回了同一批研究對象並更換了實驗地點:並非人決定了表現,而是他們有沒有機會走過林間小道,為自己做好準備。

結果顯示,這項研究是很多證實注意力復原理論(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 ART)的例子之一,ART認為在自然中度過時光可以提升個人的注意力。

這項理論最早由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瑞秋·卡普蘭(Rachel Kaplan)和史蒂芬·卡普蘭(Stephen Kaplan)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其依據為注意力疲勞的概念。

ART認為要保持專注需要自主性注意力。這種資源是有限的:如果用光了,想要保持專注就很困難。

相反,在自然中行走,置身於馬克·伯曼所謂的“天然引人入勝的刺激”中——比如日落,這些刺激會“恰當地喚醒注意力,使集中注意力的體系有機會補充能量”。換一種說法,在自然中行走時,你不需要集中注意力,因為並沒有太難的路需要導航(如擁堵的十字路口),而且這種體驗也是足夠有趣的刺激,使你的大腦得到充分佔用,避免主動地轉移注意力。這種狀態給了你時間補充自主性注意力資源。經過這樣50分鐘的補充,實驗對象的專注能力都得到了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