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通劉備政權始末:整理、猜想、分析武侯北伐戰略

前言

本文旨在探討武侯建興年間屢次北伐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規劃,並通過對於《隆中對》和當時天下政治、地理格局的分析,從中獲取蜀漢戰略中益州漢中之北伐為輔,而荊州之北伐為主的信息。進而推究得到武侯建興年間北伐是原戰略失敗之下的無奈之舉,此舉的目的在於以攻為守,製造“

天下有變”的契機。而武侯對於北伐的長期戰略打算則是先掌握涼州、伺機進駐關中,如同前之秦漢,最終克復中原、光復漢室。

關於武侯北伐問題的爭論,歷來是學界的熱點。而當下學界關於武侯北伐的觀點基本有以下幾個主流看法:

01:武侯為實現理想,報效先帝知遇之恩而明知不可而為之之舉;

02:以攻代守,延長國祚之舉;

03:則是認為武侯以北伐提升威望,嚴控軍權而排除異己,類於劉裕、桓溫之輩。

對於以上幾種觀點,史學界歷來爭論不定。

而筆者則認為,武侯對於北伐是有實現理想、報答先帝的成分在內,但也不完全是惟求心安的愚昧之行。武侯北伐的一個重要目的和內容的確是以攻代守,並且通過北伐武侯對於軍權的掌控和威望確實大大提高了。但武侯對於北伐是有著自己的一個戰略規劃和戰略構想的,以攻代守只是一個最基礎的目標,武侯是在一種具體方針的指示下屢次北伐以期望最終克復中原、興復漢室的,顯然存在不盡人意之處!

貫通劉備政權始末:整理、猜想、分析武侯北伐戰略

河南許昌關帝廟壁畫:《隆中對》

一.《隆中對》與荊州為主

在先帝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便提出了他的天下戰略即《隆中對》,在研究後來武侯屢次北伐的戰略方針和目標時,我們必須先要看看在此之前諸葛亮的戰略方針是什麼: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旣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從上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諸葛亮認為曹操與孫權不可圖之,應該攻荊州、下益州,以此為基礎,結好孫權,撫平蠻夷,至天下有變,兩路出兵,平定天下。這是諸葛亮大體的戰略思路和佈局。

這也可以表明諸葛亮一直認為應當兩面出兵,相互呼應地進攻曹魏,然而在建安二十四(219)年,關羽失掉荊州之後,蜀漢政權的雙面進攻路線便被掐斷了,自益州漢中出秦川而北伐成為了唯一的北伐策略,後來如此北伐則是無奈之舉。

要理解當時益州單方面北伐的困難,筆者依舊從《隆中對》出發,去全面還原諸葛亮理想狀態下的北伐。

在諸葛亮的理想規劃裡,最終出兵北伐是: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首先第一個條件是天下有變,第二個條件是一上將領荊州兵至達宛、洛,直插中原,與此相呼應的是先帝劉備率益州之眾,出兵秦川,相為掎角之勢。這是諸葛亮對於北伐的規劃。對於這個規劃,可能是當時蜀漢政權北伐的最優解。而蜀漢在建安二十四年左右,是具備這樣的條件和潛力的。

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汎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悳。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司馬宣王、蔣濟以為關羽得志,孫權必不願也。可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曹公從之。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駡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輕己。〔自〕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之”,芳、仁鹹懷懼不安。於是權陰誘芳、仁,芳、仁使人迎權。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軍退還。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在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與曹操交戰與漢中,劉備據守不戰,逼退曹操,佔領漢中,隨機攻下上庸(今湖北十堰一帶),如下所記:

“及曹公至,先主斂眾拒險,終不交鋒,積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遣劉封、孟達、李平等攻申耽於上庸。”

此時的蜀漢政權,跨荊連益,和諸葛亮所言的北伐戰略十分吻合,此時應待天下有變,再兩路用兵,則天下可定。而此時蜀漢政權卻犯了致命的錯誤,在劉備攻下漢中後,進位漢中王后,關羽卻孤軍北伐,如上文所述,初期戰果豐厚但是後期遭到孫權、曹操夾擊,最終兵敗被殺。

貫通劉備政權始末:整理、猜想、分析武侯北伐戰略

關羽北伐一般指襄樊之戰(公元219年關羽發動的襄樊之戰)

在關羽北伐的過程之中,諸葛亮所提出的兩個條件沒有一個條件達成,首先是天下有變,當此時,曹操徵漢中而返,於曹魏本身絲毫未損,天下鼎立的局勢依舊,何談天下有變。

其次連最基本的兩路用兵也沒能做到,在劉備進位為漢中王后,便於漢中止步不前了。而此時,關羽卻驅兵北上,孤軍深入,度過漢江,包圍樊城,進逼許都。關羽荊州部未能和劉備益州部相互照應,從而威懾曹魏,因此給予曹魏可乘之機,最終遭到截殺,兵敗。

再其次,筆者以為,關羽北伐這場戰役根本就不是一場有準備的戰役,(建安二十四年五月,劉備進位漢中王,七月關羽便揮師北伐,很大概率是關羽好大喜功,急於爭功)在戰役前,沒能結好與孫權的關係,最終遭到兩面圍堵。並且在戰役前甚至沒能聯繫好與本場戰役有很大關聯性的上庸(孟達、劉封),上庸即今日的湖北十堰一帶,沿漢江東下即是當時的南陽郡,也就到了關羽圍攻的樊城。

並且在戰爭過程中,人事安排也未能保證。可以這樣說,關羽北伐的這場戰役純粹是一場倉皇的戰役,不僅沒有符合諸葛亮《隆中對》的北伐策略,甚至缺乏準備。而這場北伐的結果就是丟掉荊州,最終使得《隆重對》的總體戰略破產。

以上所述可以得知,關羽北伐完全是一場與諸葛亮理想北伐相悖的行動,最終使得大的北伐戰略破產。同時從另一方面,則可以看出另外一點的重要信息,即:荊州北伐的重要意義。

在關羽如此倉皇的一場北伐之下,竟至“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說到底,這並非是因為這場仗打的十分出色,這還是由於荊州的重要地理位置。自荊州(江陵)出兵,至襄樊不過須臾之間,自襄陽出兵渡過漢江便是樊城、宛城,而這便離許都近在咫尺了。荊州一路出兵的重要性便是在於其距離曹魏的統治中心極近,一旦攻破樊、宛,逼近許都,這對曹魏的影響則是致命性的,這也便可以理解為什麼在關羽如此貿然的以此出兵的情況下,卻取得了如此豐碩的戰果。與之相比,在對比劉備與張郃、夏侯淵、曹操在漢中的多次勝利,更加凸顯出益州的戰略出兵意義遠不如荊州。自益州出兵的最終目的僅僅是佔據關中,分散曹魏兵力,而荊州之兵方才是克復中原的主力。這也是由於自漢中出秦嶺,其難度相較於江漢平原出兵不可同日而語。因此經略荊州的北伐方才是蜀漢國策的最重要部分。

經略荊州為蜀漢最重要的國策,在蜀漢戰略決策中經常體現。這不僅是是諸葛亮《隆中對》中的觀點,這甚至是蜀漢自劉備以致蜀漢上下最基本的共識。在劉備入蜀成功後,孫權第一次向劉備索要荊州,後欲遣兵進攻,當此之時,劉備竟千里迢迢自成都至荊州,親自處理此事。

“備到公安,使關羽將三萬兵至益陽,權乃召蒙等使還助肅。蒙使人誘普,普降,盡得三郡將守,因引軍還,與孫皎、潘璋幷魯肅兵並進,拒羽於益陽。”

等到關羽丟失荊州之後,劉備竟傾國家之力討伐孫權,意欲奪回荊州。(當然這並不是小說家言,報仇爾爾)

“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徵,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谿蠻夷遣使請兵。”

以上兩次荊州事件,充分體現了蜀漢政權對於荊州的重視,對於荊州北伐重要性的認可,畢竟,自荊州北伐才能打擊到曹魏的腹心,而益州北伐自差之甚遠。

綜上所論,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的結論:蜀漢原本的戰略是欲兩路出兵,互為犄角,北伐中原。並且,北伐一路的重點方向是在荊州一路,而非在益州一路。荊州對於蜀漢北伐有著最為關鍵的戰略地位。瞭解了這些,便能瞭解在建興年間,諸葛亮北伐的無奈與希望渺茫了。

二.以攻為守和長期發展

第一部分分析了蜀漢原本的總體北伐大戰略,但是自關羽失掉荊州後,蜀漢的原本戰略已然作廢。由上文分析可以得知,蜀漢的北伐的中心一直在荊州,而益州北伐對於蜀漢而言只是策應側路,但是到建興年間 ,蜀漢只擁有益州一州,原本的北伐策略不得不進行調整,而調整的方向則是變為長期發展,以攻為守,伺機而動。

下面便通過建興年間諸葛亮數次北伐,來研究蜀漢北伐戰略的變化調整。

首先,先從諸葛亮北伐時的軍糧問題來入手,基本每一次,諸葛亮的退兵原因都是“糧盡而還”,而在這其中則蘊藏著一定微妙的歷史原因,下引:

冬,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眞拒之,亮糧盡而還。

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

貫通劉備政權始末:整理、猜想、分析武侯北伐戰略

渝貴鐵路通車:蜀道之難不再難

最顯而易見的原因是蜀道難行,糧草輜重難以運輸,所以屢次北伐都會出現糧草不濟的現象。但是細細考量來,卻發現其中另有他因。

蜀道雖然險峻,但是如若做足了糧草的準備,調國家糧於漢中,糧自漢中出,以傾國之力,亦不至於數次征戰皆糧盡而還。具體可看,曹操徵張魯,糧自長安出,以討張魯,與武侯北伐路線相倒置,亦經過秦嶺運糧,但未曾出現糧盡。此例如若覺得戰鬥過快,不存在糧食問題,便可再引劉備出成都,攻漢中,劉備與曹魏對峙時日甚久,而蜀道之險依舊,而劉備卻也未糧盡而退之例。況且與武侯北伐時相比,劉備初入蜀中,未曾立足,糧草賦稅亦不足備。這樣看來,問題就不是武侯北伐無法籌糧,或是難以運糧了。

筆者認為,武侯時常出現軍糧不足的現象並退軍的原因實則是因為武侯對於北伐的戰略並非以舉國之力,窮兵黷武而進行北伐,武侯對於每次北伐國力的消耗是極為重視的,一旦超出其對於消耗的預期,便撤兵以保護國力。按照這個假設,第一次北伐應為街亭的丟失而即時止損,全面撤軍。第二次、第四次皆是因為糧草超出預估而撤軍,第三次北伐則是認為取得了一定戰果遂撤軍。這樣看來,武侯的北伐其本質目的並非在於傾全國之力,北定關中,進而收復中原,反而有一些以攻為守,積極防禦的意思。

在這裡,筆者猜想,武侯用於北伐的糧草大多是在漢中的士兵屯田而得來的,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之下,屯田的行為風靡於各個政權之間,而武侯之後也是做過屯田的行為。

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

按照這個猜想,幾次退兵的原因可能是由漢中屯田所屯之糧業已用盡,故而退兵,以保存國家的實力,以此觀之,諸葛亮始終關注著蜀漢的國情和國力,而非一昧的窮兵黷武進行北伐,這樣與之後武侯去世,蜀中百姓感恩涕零形成照應。如若諸葛亮不顧及民力,一心北伐,蜀中之民安能感恩涕零呢?

綜上,可以看出武侯之北伐是度量時勢,而非同《隆中對》所言一般貿然出兵,由上文荊州為主的分析可以看出,此時於益州的進攻是微弱的,武侯正是在如此的考量之下,對於北伐慎之又慎。而這時,所謂北伐,則更像是一種以攻代守的積極防禦政策了。

此時可以認為,武侯的對於戰略的考量是以攻代守,同時多次出兵,尋求天下變動,伺機大舉出兵。簡而言之,就是等待天下有變,長期發展,徐徐圖之。

三.先居涼州、伺進關中

根據上文的分析可以得知,諸葛亮對於北伐的基本策略和目的便是在於以攻為守,意圖長期發展。但是,這並不等於諸葛亮的北伐僅僅是通過以攻為守的積極防禦策略來延長國祚,諸葛亮對於北伐有著自己的一套長期發展戰略,併為之長期踐行,其目的最終還是如同《出師表》中所言:“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只是與《隆中對》所說戰略相比,戰略更慢、更緩而已。

關於諸葛亮對於北伐的總體戰略,從其北伐的過程和經歷便能一窺究竟。長期以來,多數人對於北伐的戰略經略目的總是有一些誤解。許多人認為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在於以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平原,但是筆者認為,諸葛亮北伐的多次目的並不在於佔領關中,而在於佔領涼州、隴右。

貫通劉備政權始末:整理、猜想、分析武侯北伐戰略

諸葛亮五次北伐路線圖

首先,先從數次北伐的路線來探究諸葛亮北伐的戰略目的:

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一〕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二〕戮謖以謝眾。

這是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此時的北伐攻其不備,隴右三郡響應,這是諸葛亮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北伐,曹魏方面應該沒能預想到諸葛亮會如此快北伐,因此可以看出魏國方面準備的倉促、狼狽,但是由於諸葛亮錯用馬謖,使得功虧一簣。

這次北伐可以說是諸葛亮準備的最為充足的一次北伐了,在北伐前“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因此通過這次北伐的戰略對象,可以分析出諸葛亮北伐的戰略意圖和戰略意圖。

首先,諸葛亮所選取的路線是出祁山,而祁山在涼州天水郡,諸葛亮以趙雲、鄧芝為佯攻走斜谷,而斜谷向北出就到了郿縣,直插入關中平原,郿縣位於陳倉與長安之中,距離長安只有二百里,這說明諸葛亮的目的和主攻對象根本不是關中平原,而是涼州。但是在當時,包括曹魏文武大臣一眾人等,都以為諸葛亮會走斜谷而進關中,因此將曹真主力部隊置於斜谷抵抗諸葛亮的偏師。諸葛亮親自兵出祁山,其目的則是天水、南安、廣魏、安定乃至隴西郡。

再來看之後的北伐:

冬,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眞拒之,亮糧盡而還。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七年,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眾欲擊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遂平二郡。

這是諸葛亮的第二次第三次北伐,在第二次北伐諸葛亮選擇的路線是出散關道,直達陳倉。陳倉即今寶雞,佔領陳倉西可直達天水,東可進軍關中,地理位置極為重要。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選擇進軍陳倉,筆者猜想可能是由於初次北伐出祁山,已經使得曹魏注意到諸葛亮的軍事戰略的實際目的,因此諸葛亮改走散關道,虛虛實實,但是其目的亦是走散關而西控制涼州,並且亦掌握住關中平原與隴西的樞紐。但是曹真的據守逼退諸葛亮,於是有了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第三次北伐可以算作第四次北伐的一個預備和準備,諸葛亮平定了武都和陰平兩郡,武都位於天水之南,陰平位於隴右之南,諸葛亮先平定武都、陰平,其戰略目的顯而易見,自武都、陰平而北上去進攻隴右,佔據涼州。第四次北伐則就是第三次北伐的擴大化和後續:

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

第四次北伐直接強出祁山,並且在木門射殺了魏國大將張郃,木門即位於天水郡南部,諸葛亮這次北伐出祁山,即可能是自漢中至武都而出。現在,諸葛亮的戰略構想和戰略構思便十分明顯了,就是佔據隴右涼州,而非直接進駐關中平原而佔領長安。

歷來讓學者認為諸葛亮的北伐的目的是關中的便是最後一次北伐,最後一次北伐諸葛亮竟直接兵出斜谷,一路直推進到郿縣武功、渭河平原:

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相持百餘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

關於最後一次北伐,諸葛亮確實不同於以往的戰略構思,竟出兵過斜谷(穿越秦嶺),褒斜古道的險峻亦不亞於子午道,著很大程度上不同於諸葛亮之前用兵的作風。再者,諸葛亮前四次北伐,其目標基本在於隴右、涼州,而最後一次卻進入渭河平原意圖進攻關中,確乎是一反常態。在這裡,筆者猜想,有以下幾種可能性:第一,出兵奇道,進軍關中平原,引起魏國國內驚恐,從而製造一定程度的天下變局;其二,諸葛亮在經歷六七年的老一套北伐戰略卻未有顯著成效後,寄希望於新的戰略,想要嘗試先收復關中平原,然後西平隴西,東據崤山。其三,可能是諸葛亮對於自己的身體狀況已然有了瞭解,自知時日無多,而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理想不能實現,故而兵不求穩而略求險。

基於以上對於第五次北伐的猜想和對於前四次北伐的分析,可以大概得到諸葛亮北伐的戰略考量。隴右以及涼州一直是蜀漢北伐的重點,自諸葛亮北伐直至姜維北伐,都是將隴右涼州作為最關鍵的部分。

關於蜀漢北伐對於涼州的重視,從當時的用人政策也可見一斑

貫通劉備政權始末:整理、猜想、分析武侯北伐戰略

河北供奉武門神:馬超和馬岱

首先就是對於西北馬超、馬岱的任用:

馬超字孟起,(右)扶風茂陵人也。父騰,靈帝末與邊章、韓遂等俱起事於西州。初平三年,遂、騰率眾詣長安。漢朝以遂為鎭西將軍,遣還金城,騰為徵西將軍,遣屯郿。後騰襲長安,敗走,退還涼州。

徵騰還屯槐裡,轉拜為前將軍,假節,封槐裡侯。北備胡寇,東備白騎,待士進賢,矜救民命,三輔甚安愛之。

西北的馬家對於三輔雍州、隴西涼州的影響力極為重大,雍涼一帶之人民對於馬氏父子極為愛戴,也正是因此蜀漢對於馬超、馬岱極為重視,借馬氏父子以拉攏涼州人民,從而全面佔領涼州。縱使馬超未有尺寸之功,但仍加以高官厚祿,這便是蜀漢對於馬家的重視,也正是蜀漢對於涼州的重視:

以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因為前都亭侯。先主為漢中王,拜超為左將軍,假節。章武元年,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鄕侯。

岱位至平北將軍,進爵陳倉侯。超女配安平王理。

再有,就是諸葛亮對於姜維的器重重用,很大一定程度可能就是因為姜維是涼州天水郡人士,並且在涼州一帶也頗有聲望。正因為此,諸葛亮對於姜維的器重也非比一般,這便體現了諸葛亮對於涼州戰略位置的重視。

貫通劉備政權始末:整理、猜想、分析武侯北伐戰略

甘肅武威:三國涼州

在瞭解了諸葛亮北伐以隴右涼州為主之後,下來便是分析和討論諸葛亮將隴右涼州作為戰略重點的原因。

關於涼州隴右的重要性,歷來研究頗為豐富,筆者在這裡進行部分的整理與總結,以歸納出其原因。

首先即是關於隴右經濟上的考量,涼州一帶地域廣袤、饒於兵馬,可以補充益州地少人寡的劣勢。並且更為關鍵的是佔領隴右以之為北伐的基地本營,則可以避免蜀道難行,解決了糧草運輸的困難。

其次則是政治地緣上的考慮,隴右涼州一帶遠離曹魏中原統治中心,曹魏控制力弱,加之羌人等少數民族雜居,便於蜀漢趁虛而入。再者,如若先入關中而非隴右,關中很有可能在東西夾攻下淪陷。由此可以看出隴右的重要性。

另外一個關鍵原因則是,涼州隴右盛產騎兵,馬匹,且涼州自西漢以來,都是漢朝兵源的重要徵發地,隴右之人,多豪壯者。諸葛亮對於隴右的重視,很大的考量則是對於對蜀漢軍事實力補充。

在瞭解了諸葛亮對於涼州隴右戰略軍事地位的重視後,現在來審視當時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便能理解當時諸葛亮的回應了,與其說是諸葛亮用兵的謹慎,不如說是戰略考量上的不同,諸葛亮深知即使子午谷奇謀取得了最大程度上的收益,那麼最多便是佔領了長安,然而在西面的雍州、涼州,以及東面的中原的地帶的圍攻下,長安因為蜀中補給的困難也難以守住,這就是諸葛亮選擇出祁山,進攻隴右的原因。

結語:

本文通過貫通劉備政權的始末,從而對諸葛亮於建興年間北伐的戰略方針及戰略規劃做出了整理、猜想和分析。筆者認為,在蜀漢政權失掉了荊州之後,原本荊州為主益州為輔的北伐戰略已經淪為一紙空文,

在建興年間的北伐實乃無奈之舉,其實質上是一種以攻代守,待天下有變,伺機出兵的戰略考量。但是在這樣一種以防禦為主的導向下,諸葛亮對於北伐仍舊有著自己的戰略構想和實踐,諸葛亮將奪取涼州作為北伐的第一個關鍵點,據涼州然後在伺機進關中,從而達到克復中原,興復漢室的政治目標。

參著:

晉 陳壽 撰,[南朝宋]裴松之 注,中華書局編輯部 點校:《三國志》,中華書局,1982年7月,第2版

史念海:論諸葛亮的攻守策略 河山集. 北京: 三聯書店, 196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