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被8小時睡眠給忽悠了


我們都被8小時睡眠給忽悠了


現在大多數人都非常相信“8小時睡眠論”,並認為只有每晚睡滿8個小時才算獲得充足睡眠。


《每日郵報》曾報道過,46歲的Sarah Chalmers參加了英國倫敦的一個睡眠學校的實驗,連續五天只睡6個小時與睡滿8個小時的面容對比照(如下圖)。


我們都被8小時睡眠給忽悠了


左為每天睡8小時,右為睡6小時


調查顯示,我國31.2%的人有嚴重睡眠問題,22%的人24點後仍不睡,43.2%的人晚睡是因為上網、玩手機。缺覺的夜貓子們,看到這張睡6小時兩眼無神和睡滿8小時神采奕奕的鮮明對比照片,是不是狠狠地嚇了一跳!


所以,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多人的“睡眠焦慮”:睡之前,要是發現自己睡不夠8個小時就會非常焦慮,睡之後發現自己沒睡夠8個小時就會判斷自己睡眠不足。甚至有的人,失眠時一旦想到睡不夠8小時,就會覺得當晚剩下的睡眠都沒意義了,那天晚上已經被自己毀了,接著就會選擇破罐子破摔,乾脆不睡了玩會手機吧。


我們都被8小時睡眠給忽悠了


《睡眠革命》中說到“8小時其實是每晚的人均睡眠時間,但不知何時起,它卻成了普遍適用的推薦睡眠時間。然而一味追求8小時睡眠而產生的巨大壓力,反而對我們的睡眠起著破壞性極強的反作用。”


所以,過度遵循“8小時睡眠論”只會帶來睡眠焦慮,把我們都給害了。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睡呢?可以嘗試頂尖運動員所用的R90睡眠方案。


我們都被8小時睡眠給忽悠了


第一步,設定固定起床時間。

理想的固定起床時間,保證你的作息不會被打亂,所以週末睡懶覺是大忌,失去的睡眠是補不回來的,晚起只會破壞原有的生物鐘,讓已經建立的一切秩序陷入紊亂。


第二步,推算理想入睡時間。

我們需要探索自己所需的理想睡眠週期。方法很簡單,比如你的固定起床時間是7點半,那往前推5個睡眠週期,入睡時間就是午夜12:00。


我們都被8小時睡眠給忽悠了


第三步,睡前睡後的程序不可忽視。

睡前不要進食、大量喝水、遠離電子產品。如果你胡思亂想失眠,建議把腦子裡的想法都寫出來,把腦袋清空,才好平靜入睡。起來之後要沐浴陽光,補充水分和營養。


第四步,把日間小睡納入身體修復日程。

除了夜間睡眠,我們還要學會解鎖日間的時間。午後1-3點,我們會出現一個倦怠期,如果夜間缺失睡眠,午後是最佳的彌補時機。


美國《赫芬頓郵報》刊文,健康管理師告訴大家要想擁有好睡眠,不妨牢記以下幾個時間點:


1、6:55分後別賴床:

很多人鬧鐘響後依舊賴在床上,想多睡5分鐘,但其實根本無法解乏;


2、16:30後別喝咖啡:下午咖啡能夠提神,但人體處理咖啡因需費6-10個小時,一杯咖啡可以讓你興奮到深夜,自然損失睡眠質量;


3、21:00後別吃蛋白質:如果晩餐吃得太晚,就可能導致身體在該休息時仍然消化食物。中醫講“胃不和則臥不安”,特別是蛋白質這種難以消化的物質,會尤其破壞睡眠。


4、22:00後別飲酒:睡前喝點酒確實能更快入睡,然而,隨酒的代謝,整夜睡眠可能會遭到破壞;


5、22:05後別開電視:電視節目容易誘發身體壓力反應,導致興奮;


6、23:00後別調高室溫:臥室溫度與眠關係密切,太熱容易使人身心煩躁不易入睡,最有利睡眠的臥室穩定為20℃;


7、23:05後別玩手機:手機屏幕發出的藍光會誤導大腦,降低褪黑素水平,導致入睡困難;


8、23:07後別與寵物嬉鬧:逗弄寵物後讓雙方都興奮難眠,所以,放過毛孩子們吧;


9、23:35後別想煩心事:上床後想著生活和工作上的煩心事,會讓你更加難眠,從而導致你第二天的工作更難推進;


10、23:55後睡不著就別躺著:

睡不著時躺在床上一動不動會加焦慮,此時最好的辦法是起床做點放鬆的事。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我們專業的老師會為您在線答疑解惑,根據您的實際情況推薦相應的課程,現在聯繫還可享優惠的學習價格,心動不如行動!也可關注公眾號【芸學教育】獲取更多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