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關於“逯”姓的由來

逯姓的由來:
1、源於贏姓,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秦國邑名,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風俗通》記載,“逯”是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一個古邑名,時稱逯(今陝西咸陽旬邑),後來有一個秦國的大夫被封與該邑,其後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逯氏,世代相傳至今。


2、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邑名,亦以邑名為氏。按史籍《路史》記載,在春秋時期,楚國王族中的後代也有以邑名為姓者,稱逯氏,世代相傳至今。
3、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步六孤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代北鮮卑族原有三字姓步六孤氏,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與北魏太和十七~十九年(公元493~495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期間,將步六孤氏改為漢字單姓逯氏,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今回族,滿族,蒙古族,鄂溫克族,土族等少數名族中,均有逯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縻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逯氏,世代相傳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