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正月不剃頭”,一段民族被奴役再覺醒的故事

歷史上有些人、事、物總會在機緣巧合下站到風口浪尖上,真相也隨著時間碎落滿地。

關於“正月不剃頭”,一段民族被奴役再覺醒的故事

元旦剛剛結束,我們迎來了嶄新的2019年。不知道你又給自己制定了什麼樣的,新年計劃呢?元旦來了,那麼春節還會遠嗎?春節裡,漢族很多地區都會有這樣的一個習俗。就是正月裡不能剪頭髮。

關於“正月不剃頭”,一段民族被奴役再覺醒的故事

那麼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今天就讓我給大家講解一下。相信大家一定多多少少看過一些清宮戲,比如:《甄嬛傳》《延禧攻略》等等。我們看到的像富恆那樣的清朝男子,都梳著長辮子。小時候我們看的黃飛鴻,還覺得這種髮型挺帥的。但事實上,歷史上的滿清辮子頭不是這個樣子的。

關於“正月不剃頭”,一段民族被奴役再覺醒的故事

我們來讓大家看一組對比圖。

我們看到影視劇裡的辮子頭實際上是改良再改良的樣子了。其實滿清入關後,讓漢人剃的真實的樣子是這樣的。這樣的頭髮被叫做:金錢鼠尾。什麼樣子呢?就是將四周頭髮全部剃去,只留頭頂中間,而中心部分的頭髮,則被結辮下垂,像是老鼠的尾巴,辮子的粗細剛好能夠塞進銅錢裡,才算合格,所以叫做金錢鼠尾辮。

這與漢人的社會是極度不符合的,但當時還是硬逼著漢人剃頭。否則呢,就是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關於“正月不剃頭”,一段民族被奴役再覺醒的故事

滿清為什麼要逼著漢人剃髮易服呢?

我們知道,當時清軍之所以可以入關奪取天下,這與明帝國的分崩離析、李自成和吳三桂等人的不和有直接關係。所以滿洲貴族對關內地區實際上是很小心翼翼,對自己的統治十分不安。

滿清貴族的統治階層推行“剃髮易服”的原因一般認為是:加強統治。滿族統治者將剃髮作為漢人是否接受清朝統治的重要身體標誌。希望通過剃髮易服來打擊、摧垮漢族尤其是上層人士的民族精神。確立滿族的統治地位,確保滿族不被漢族同化。

關於“正月不剃頭”,一段民族被奴役再覺醒的故事

後來的歷史證明,滿族統治者的這一措施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漢人逐漸淡忘本民族服飾,習慣了滿族的髮式和服裝。

清軍於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入關後頒發第一次的“剃髮令”,一開始就遭到了各地漢族的反抗,多爾袞一開始也是拿不定主意,甚至公開的廢除過“剃髮令”。第二年清兵進軍江南後,南明弘光朝廷覆亡。清廷多爾袞以為無憂,清軍基本穩定住了政治局面,開始考慮如何確立政治穩定。

關於“正月不剃頭”,一段民族被奴役再覺醒的故事

剛巧這時,有一位叫孫之獬漢臣受到其他漢大臣的排擠。這個孫之獬原來是魏忠賢的閹黨,崇禎剷除閹黨後,被貶回老家,請入關後才被徵召入京,任禮部侍郎。多受排擠的孫之獬,惱羞成怒之下向攝政王多爾袞提出重新頒發“剃髮令”,而多爾袞這時也正有此意。果斷趁勢多爾袞下令再次頒發“剃髮令”,規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削髮垂辮,不從者斬。其執行口號是:“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隨後又頒佈了易服令,規定所有國民衣冠皆宜尊本朝之制。中國自古以來就崇尚儒家文化,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古代漢族男子除了出家人以外,都是結髮於頂加冠。滿清貴族掌握國家後就要求漢族人剃髮結辮,等於說是讓所有的漢人都強制置於“不孝”的境地。

關於“正月不剃頭”,一段民族被奴役再覺醒的故事

直到今天許多地區至今流傳著“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的習俗。據傳,剃髮的“死舅”實際上是“思舊”,思念舊國明朝,以此習俗作為抵抗滿清政策的一種形式。

剃髮令一出,全國各地人為此進行了此起彼伏的鬥爭,像嘉定十日,揚州三屠,江陰保衛戰等等。鬥爭持續了37年之久,最終滿清贏得了這場剃髮易服的鬥爭。因此而死的人不計其數。

關於“正月不剃頭”,一段民族被奴役再覺醒的故事

清一代男子的髮式經歷了數次演變:嘉慶以前為金錢鼠尾,嘉慶初年進入中期,開始流行豬尾,清末演變為半光頭。 其實滿族女人也剃髮,要到成年婚嫁後才可蓄髮。那種清末才有的、現在不合事實地壟斷了所有清裝戲的陰陽頭髮式,放在清初就是死罪,因為清初規定:“剃髮不如式者亦斬。

關於“正月不剃頭”,一段民族被奴役再覺醒的故事

洋務運動之後中國開始覺醒,一些覺悟了的知識青年和學生掀起的革命鬥爭中,把剪辮子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從清末開始,到清朝滅亡之時,剪辮子成了全國範圍從下到上又從上到下的革命運動。剪辮運動又稱剪髮易服,是清末時期的一場遍及全國的群眾性的剪辮子運動。

關於“正月不剃頭”,一段民族被奴役再覺醒的故事

1911年10月,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在武昌起義成功,推翻了滿清王朝。並且起義軍民在武漢成立了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同時實施了新措施,在政府門口張貼告示:“自武昌起義推翻清帝,重振漢室,凡我同胞,一律剪去胡辮。”在城內設七處“義務剪辮處”,凡來剪“文明”髮式或剃光頭者,一律免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