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吃”,他有一肚子的學問

“我們的祖先、史前人類都是‘和鬼生活在一起’的……”

“中國人吃粽子至少有3000年曆史,名字叫‘角黍’,象徵牛的犄角,是獻給鬼神的祭品……”

“中國人用筷子的歷史有6000年了,筷子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徵……”

“青海喇家出土的那碗4000年前的麵條,我們稱之為‘喇家索麵’,它不能叫拉麵,因為那是手搓出來的……”

“我基本不喝酒,但是我理解,酒是人類無法拒絕的神秘液體……”

“孔子那時候用的是青銅刀,要做到‘膾不厭細’可不容易啊……”

關於“吃”,他有一肚子的學問

這位滿頭銀髮,年逾古稀的教書匠,正是本期國寶“戰國銅餐具”的守護人,亞洲食學論壇主席:趙榮光教授。關於“吃”,他可是有一肚子的學問。

關於“吃”,他有一肚子的學問

食為民天

趙榮光教授開創的“中國飲食文化”是他所在的大學裡數十年來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場場爆滿。有學生說,趙老師的課,唯一的不好,就是越聽越餓。他設計的中國杭幫菜博物館,已經成為杭州美食享譽世界的一張名片,坊間謔稱為“能吃的博物館”。他被公認為食學大家,“中華食學的對外代言人”。他的專著《中國飲食文化概論》,將茶文化、酒文化、烹飪文化、食禮文化、筷子文化等等於吃有關的事項進行了既通俗又深入地闡述。

關於“吃”,他有一肚子的學問

然而,每當問起為何鑽研食學,趙榮光即刻神情凝重,談起他自幼年、少年一直到青年時期的捱餓經歷——飢餓的感覺幾乎每天相伴,整個青少年時代就是在飢餓常伴而又毫無食慾的狀態下度過的。他曾經有過連續兩天粒米未進的經歷,為了避免活動消耗強化飢餓之苦,他用繩索將自己捆綁在椅子上,好將注意力專注到讀書上。那位意外推門見此情形的學生,還將它寫進了農村生活的回憶錄。

“民以食為天”,從古至今吃飯都是人類最重要的事情。正是因為對飢餓的刻骨銘心的記憶,趙榮光對“吃飯”這件事尤為關注。他常說,《論語》從不談一己之食,孔子關心的和思考的都是民食,是大眾的食生產、食生活。他將“吃飯”看作一門嚴肅的學問。

關於“吃”,他有一肚子的學問

人類是一路吃著,走過漫漫文明史來到今天的,社會的千行百業,都與人類的大餐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趙榮光對食學的思考,從家庭小餐桌到社會大餐桌,到全體人類休慼與共的地球大餐桌,用他的話來說:“食學是人類自文明史以來就洋溢著無邊大愛的學問,是關乎生死的實用之學、豐富情感的理想之學,食學就在我們每個人每天舉箸、持叉、伸手之際。

不過,他個人的飲食其實並沒有多少講究。通常是日食兩餐,為的是節省出一頓飯的時間用於食學思考。30多年前,他一個人在自名“囚齋”的書房兼臥室裡讀書寫作,經常是一週不出門,32匝的白皮掛麵吃一個月。食學思考帶給他的樂趣也是難與外人道。他仍記得30多年前的一個冬夜,當他終於想明白“十餅之曲”意義的時候,興奮地披上棉襖在深夜的茫茫大雪中踏步許久,還即興寫作了一篇《雪賦》。

關於“吃”,他有一肚子的學問

“食禮在魯”

趙榮光祖籍山東,他的食學研究在孔子的故鄉取得了重大成果。《〈衍聖公府檔案〉食事研究》一書讓他與孔家後人結下了深厚緣分。最後一任衍聖公、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傳長孫孔德成先生,生前曾在臺北寓所接見過他,二人此前也多有書信往來。提到山東,他最常說的就是——“食禮在魯”。

關於“吃”,他有一肚子的學問

面對山東博物館的國寶戰國銅餐具,趙榮光說:“試圖解讀其歷史蘊含的意願油然而生。”這套青銅餐具僅從器型大小上看,不及許多商周時代的青銅重器,在一般人眼裡似乎夠不上國寶級別。但在趙榮光眼裡,它的工藝是獨特的,寓意是獨到的。60件餐具嵌套得如此精巧、細密,這種完整的、組合套裝式的青銅餐具在考古發掘史上是非常罕見的。這套銅餐具“禮藏於器”,其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與文明,具有特殊的價值。

關於“吃”,他有一肚子的學問

“戰國銅餐具”1991年出土于山東臨淄張家莊墓群,考古發掘報告填寫為62個散件。罍盂、罍蓋、蓋鈕組合起來構成一個器具——盛酒的罍。其餘59件器具密合於一罍,分為飲酒的耳杯、喝湯的羹杯、盛調料的胹(ér)杯、盤、碗等,體現了製作者的巧思。這套銅餐具中部分青銅仍保留著原本的金黃色,製作精良,保存完好。

關於“吃”,他有一肚子的學問
關於“吃”,他有一肚子的學問
關於“吃”,他有一肚子的學問

依據器物坑出土的三個鼎來看,這套器具的主人應當是的階層。如此精緻的組合器,按規制來講本是不可能為士階層擁有。但在早已經禮崩樂壞的戰國末期,禮在不斷地“下行”,這是也是一種社會的進步。青銅器價值在降低,不再只被高等級貴族階層所壟斷;而與青銅器相關的的宴飲禮儀,也隨著士階層影響著更廣泛的民間。

《禮記》中記載:“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趙榮光認為:“任何一個民族的文明發展,都可以追溯到他們的餐桌。對於今人而言,餐桌是人生的第一課堂。”在他看來,中華飲食文化的深厚積澱,不僅在於種類繁多的食物和異彩紛呈的烹飪手法,更在於食器食禮在於口腹之外的禮儀和哲學。以這套將60件餐具精巧細密地組裝於一罍的青銅組合餐具的為例,儘管當時所處的時代食物品種並不很豐富,但這套餐具中已然蘊含著對“怎麼吃”這個命題的解答,是盛放古人謙敬斯文飲食禮儀的精美道具。“從容優雅的餐桌禮儀文化修養,是長期認真歷練的結果。從我們第一次坐在餐桌前起,它的意義就遠超餐桌領域。餐桌禮儀影響人的一生。可以說,餐桌上的得體裕如,可以培養未來的紳士淑女,這被稱為‘人類餐桌文明公理’”趙榮光如是說。倡導餐桌文明,重構中華餐桌儀禮,是他堅持了30年的理論與行動。

“神農的事業”

近40年來,他一邊探索華夏祖先的餐桌記憶,一邊在國內乃至海外推廣中華餐桌上的文化與文明,儀禮與哲學。2011年,趙榮光創辦並擔任主席的亞洲食學論壇(Asian Food Study Conference),已經成為亞洲範圍內最高水平的食物歷史研究與飲食文化推廣的公益性學術論壇。

關於“吃”,他有一肚子的學問

亞洲食學論壇所倡導的一系列傳承中華飲食禮儀、彰顯普世價值與時代文明的飲食理念,如“食品安全是21世紀人權保障的底線”、“三拒——拒烹、拒食、拒售野生動物”、“健康飲食與文明進餐”、“禮之用,和為貴”、“餐桌文明,謙敬斯文:當代中國人進食禮儀修為倡議”等,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與認同。“中國飲食文化有輝煌的歷史,我們有責任讓她美好的東西為世界所享用。中國又是一個

“吃飯的大國”,我們必須管理好自己的餐桌,不應當成為世界的負擔,這至少是我們中國食學研究者應盡的國際義務。”趙榮光語重心長地說道,“神農遍嘗百草,我在做的就是神農的事業,神農的決心與行動不斷激勵著我。”

關於“吃”,他有一肚子的學問

說到發展,趙榮光將視野放到了一個更新、更廣闊的層面。他認為,“任何民族的飲食文化遵循的原則,都是不斷地從祖先的餐桌記憶中,把美好的東西繼承下來為今天服務,順應大眾的需要去推進和發展的。”誠然,中華飲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人們對於歷史“博大精深”的想象中。目前中餐在國際上的認可度並不高,中國飲食文化的魅力尚未被世界充分感知。在趙榮光看來,除了反思,更需要努力。“我們的積澱很厚重,可以發掘的東西太多了,但是沒有得到很好的研究。”這位嚴肅的學者接著強調說:“我們需要用科學的精神踏踏實實地去做。繼承優秀的東西,適應人們今天的需要。要拿出人家喜歡的東西來,適應社會、時代及大眾價值觀。我對這點是很有信心的,我們這個民族的飲食文化真的會被很好地發揚光大!”

如果說“能吃”是一種生命的本能,那麼“會吃”則是一門需要我們不斷探索的學問。趙榮光教授對於這門學問的梳理與闡釋,既是對幾千年來積澱的思考,也是對當下中華飲食文化發展新的啟迪。

關於“吃”,他有一肚子的學問

撰稿 | 陳倩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