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以篆爲源」觀念(二)

關於“以篆為源”觀念(二)


對“以篆為源”書法觀念的歷史的考察

大約從宋代開始,“以篆為源”觀念較為明確地被強調。徐利明曾經指出:“唐、宋以後,由於真、行、草書在士大夫文人書家們個性風格創造的潮流中日趨妍巧,離魏晉南北朝書法的審美意味越來越遠,作為其時書法之所以耐後人尋味、稱道不己的重要內蘊——‘古意’,即篆書筆意蕩然無存,離‘源’越來越遠”。這很容易使人們“發思古之幽情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真、行、草書直接從漢隸蛻變而成,與秦漢篆書亦頗為親近,所以此時的真、行、草書或多或少帶有篆、隸書的某些形態、筆法成份,實屬自然。即使在此時的真、行、草書中篆隸筆意並不明顯,但在氣息上仍可隱晦地感受到篆、隸書的“古意”。宋代人學書漸漸沒有了秦漢魏晉的自然高古,一方面由於碑刻和墓誌書寫形式減少,一般書家主要是用便於揮灑性情的卷軸和尺犢,使得篆書相對應用的機會減少;另一方面由於得以流傳下來的古蹟也在減少,這些使得書家的篆書作品在減少。但宋朝不乏好古之士,篆書仍在發展著,金石學的興起,使人們更加關注篆書的研究和論述。
關於“以篆為源”觀念(二)

宋代收集和研究金石成為士大夫的一時風尚,金石學類書籍如《考古圖》,“書中所附器形和文字皆是用手工臨摹,然後再上石印刷的。在摹寫的過程中,必定也要講求書寫的技法,這無疑對篆書的發展會產生一定的作用”。’薛尚功的《歷代錘鼎彝器款識法帖》,沒有記錄圖像,只描摹銘文,對篆書字體的傳承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北宋時還曾刻二體石經,用篆書和楷書兩種書體刻成,這些情況說明宋時對篆書的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書論中對篆書乃至隸書表現出了越來越濃烈的推崇觀念,並在元代得到繼續闡發。以下依時間順序,6略作追溯。
宋代書法風氣轉折的關鍵人物之一蔡襄,對篆書的學習,已表現出特殊的重視:
嘗觀《石 鼓文》,愛其古質,物象形勢有遺思焉。及得《原叔鼎器銘》,又知古之篆文,或多或省,或移之左右上下,唯其意之所欲,然亦有工拙。秦、漢以來,裁得一體,故古文所見止此,惜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