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秒售出12億!你所希望的樓市拋售潮,答案已經很明顯

  進入新一輪的十年,籠罩在房地產市場上的迷霧,愈發顯得濃重。縱觀房產快速興起的整個過程,追溯到本世紀初開始,樓市呈現出瘋狂上漲狀態,特別是在前些年去庫存與棚改政策的催動下,多城房價猶如搭上直通車一般,達到全新高度。尤其是在經濟較為發達的東南區域,多個三四線城市房價,漲幅達到翻番狀態。


60秒售出12億!你所希望的樓市拋售潮,答案已經很明顯

  不過,這種漲幅態勢,在19年下半年迎來了拐點,近20年鑄就的保值神話,也正在逐步邁下神壇。其實以理論來說,多城樓市降溫,出現這種現狀有理有據。

  光是從國家對於樓市調控次數看,前三年總調控次數多達1200多次,而在樓市降溫的19年中,620次的調控次數就已經超過17年、18年的總和。

  而從近幾年一線城市的漲跌數據來看,房價除了深圳略有漲幅以來,其餘的一線城市北上廣,均出現不同層次的跌幅。同時,在三四線城市的二手房交易市場中,多城均出現有價無市的尷尬局面,多種現象表明,樓市已經開始步入下行通道。

60秒售出12億!你所希望的樓市拋售潮,答案已經很明顯

  樓市降溫,房價開始下跌,同時進入新一輪的十年之後,當中又夾雜著疫情這隻“黑天鵝”,導致多個行業經濟停擺。那麼,在這種糟糕的大環境之下,為什麼樓市沒有出現拋售潮呢?

  以正常人的心理來說,假如某件商品的價值出現大幅度下降,持有人多半都會在第一時間賣出,用以止損。而房子,除了剛需群體以外,也難逃這種止損邏輯。至於目前為什麼樓市沒有出現拋售潮,我認為房價並未走到哪一步,國內這麼多城市,房價有漲有跌,並不在一個步調上。雖然多城呈現出下跌狀態,但並未一降到底,而是穩中有降。

60秒售出12億!你所希望的樓市拋售潮,答案已經很明顯

  同時對於投資渠道而言,絕大多數人群可選擇的投資方式並不多,除了將錢存銀行,就是買房子。而買房這種選擇,明顯要優於存銀行拿利息,因為將錢存在銀行,基本上已經明示這種方式跑不贏通脹。而房地產目前雖然處於下行通道中,但多年來難以預料的漲幅變化深埋在人們心中。

  雖有下跌風險,但至少多數人看來,房產仍有跑贏通脹的可能性。所以,多城房價雖然下跌,但並不意味著一定可以看到拋售潮。至少在現階段,房子仍是十分優質的大宗商品,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的房產,它仍是多數人手上對抗通脹的主要商品。

  至於在疫情之後有沒有“拋售潮”,這個答案是肯定的。不過現實中不是個人手中的拋售潮,而是房地產商急需回籠資金,而產生的“拋售潮”。

60秒售出12億!你所希望的樓市拋售潮,答案已經很明顯

  回到在現實中,近期一段時間內,種種跡象直觀的表明了以上現象:早在2-3月份,恆大就在網上推出了7.5折的買房噱頭;而在上月中旬,萬科在深圳推出的“萬科星城”項目,1分鐘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2億元,7分鐘賣光288套房。無獨有偶,上個月25號,北京的網紅新盤,在20分鐘內就熱銷了814套。

  以上買賣信息中,我們至少可以得到兩個消息,導致經濟停擺的疫情,並未對樓市以及房價造成較大影響。同時,樓市未來呈現穩中有降的走向趨勢,並未影響人們對房子的熱衷。

  拋售潮並不會出現

  回顧房地產這20年的發展,樓市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拉動我國經濟的主要產業。如果,一旦在樓市上出現拋售潮,會給多個行業;整個社會帶來不小的動盪。而房價上漲這麼多年,一味地瘋漲下去,只會導致房產泡沫越漲越大,如果一旦崩潰,後果將不堪設想。

60秒售出12億!你所希望的樓市拋售潮,答案已經很明顯

​  所以,由於一系列潛在因素,國家不得出手將其穩定下來。同時,可以明確的是,大漲的時代已經過去,穩中有降是房地產行業未來的主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