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人把普通大衆看不懂的稱爲藝術,如畢卡索作品,難道這就是藝術?

旅遊八戒行


這個問題有一個核心點,就是將畢加索作為案例列舉出來,那麼,我們就從畢加索的作品開始分析什麼是大眾“看不懂的藝術”,以及“我們為什麼看不懂”的原因。

我們先打個通俗的比喻,你跟一個陌生人第一次見面,見面還沒有交流,就讓你開始全面、正確地評價他,你覺得這個可能嗎?

顯然不能。

所謂的大眾看不懂的藝術,其實跟這個比喻很類似,就是我們不瞭解它,所以才說看不懂。


再舉個例子,中國的書法藝術中,人們一般比較容易接受楷書或者行書,因為這兩種字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常見到,應用也廣泛,所以見多了,就看得懂,也懂得欣賞。

但是一旦出現飄逸靈動的草書,我們還是一樣會失語,就不知道如何評價了。


現在,我們來說說畢加索的作品。實際上,從畢加索開始,他代表了20世紀現代主義繪畫開端,並引領了大半個世紀的潮流,從某種意義上講,畢加索代表了現代主義,也代表了什麼是看不懂的藝術。

當然,這僅僅是對中國觀眾來說。

在西方觀眾的眼裡,畢加索從學習印象派開始,還對後印象派、野獸派的風格加以學習和利用,形成了自己風格——立體主義。


畢加索風格的形成還來源,在西方觀眾眼裡是傳承有序的,來龍去脈都一清二楚,藝術史的軌跡,在群眾眼裡一覽無遺,所以西方的觀眾是看得懂的。


反觀國內的觀眾,我們除了對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等油畫看得懂之外,再往後急速變革與發展的20世紀的初期到20世紀70年代,中國由於種種的歷史原因,我們的藝術家在這段藝術歷程上,我們是缺席的。

所以,沒有藝術家的傳播,當然也不會有看得懂的觀眾,問題就出現在這裡。


布穀公社


藝術本就是小眾藝術,是屬於上層建築,沒有一定的基礎還真的是看不懂,繪畫藝術基本上屬於特殊行業,搞藝術的人也都是在這一方面有著特殊的敏銳的感知力的人,他們要做的是把屬於這上層建築的美提煉出來,解釋給大眾看,至於有多少觀眾能看的懂,大部分取決於大眾的文化基礎如何,能不能和畫家在某一點達到共鳴。也不要說畢加索的那些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的畫,就是國畫的那種意境也不是所有人可以理解的。比如八大山人的畫,他的畫面往往只是一條翻著白眼的魚或者翻著白眼的鳥,可是他的畫裡的意義並不是畫面上的那麼簡單,要看懂他的畫必須看懂他畫裡的題詞,這些題詞和畫面結合起來,才能大概理解得了他的畫的意思,而那些提詞,大多是偈語,由於八大山人特殊的生活經歷,他入道又出道的心路歷程也不是我們所能理解和體會的,所以他的作品一般人是看不懂的,但不能因為大多數人看不懂就否定了八大山人的超高的藝術價值。同理,西方藝術發展到現在,不要說畢加索,很多的超現實主義畫家的畫很多人都看不懂,能欣賞的來的總是那麼很少一部分人,這之前他們肯定具備了了解這些繪畫作品和畫家的知識,對藝術史的發展也有一定的瞭解,所以要想欣賞藝術就要充實自己的知識,提升自己的審美意識,這樣你就不會對著畢加索的《亞威農少女》發出“這畫的是什麼啊,一點也不美”這樣的感嘆了。《亞威農少女》這幅作品在畢加索的繪畫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是畢加索繪畫風格向立體主義創作的轉折點,畫面中的人體看上去象幾何圖形一樣被分割,扭曲。你們想不到的是這幅畫畫的“紅燈區”的妓女們在招搖過市,搔首弄姿的招攬生意時的情景,這裡不排除有些人已經染有病毒。這副畫是告誡男人們,珍愛生命,遠離這些女人們。

繪畫藝術是一種特殊專業,它綜合了畫家的藝術修養和許多的繪畫專業知識,俗話說的好隔行如隔山,作為“外行”的我們確實有些看不懂,但只要有興趣,努力認真的去學習,就一定會跟上大師的腳步的。




子非魚00111


畢加索即蒲松齡筆下之金和尚,食穢之痴,被譽至聖之舉。皇帝新裝,諂媚之所共諛。

繪畫藝術,美之昇華;文化造詣,底蘊含珠。每每觀之,賞心悅目。融情懷古,拍案驚奇。

先以正搏名,後行醜亂道。仰其者揚其玄妙,期共列同輝。購其者神乎其技,盼投資翻倍。

所謂野獸,畫面色彩誇張全無美感;所謂抽象,人體支離令人一望生嫌。

精神分裂者之分裂畫作,畫如行屍,競成各種主義之宿主,釋意鑑賞之流,是褻瀆大眾之觀感?還是為藏者吶喊吸金?

筆下之少女,可配於欣賞者為妻,以酬妄論玄妙,自高之流。

相信所謂價值,矇蔽不了欣賞藝術的眼睛。茅廁之紙,亦潔於此類塗鴉。大浪淘沙,茶餘之一笑爾。



狼主1970



老鐵視界


畢加索就是看不懂的藝術代表,不是大眾美術鑑賞水平低的原因,而是美術繪畫脫離群眾,走向極端,是對美術繪畫的扭曲,就像中國🇨🇳現在流行的醜書一樣。


手機用戶5847900982


有的是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同時正因為此,也有些皇帝的新裝被混進來了。


唐律疏議


何以人物側面畫像,居然出現兩隻耳朵?畢加索不假思索地申辯:那麼,人有幾隻耳朵?難道我畫錯了?顯然,五花八門之流派、經天緯地之藝術,歸根結底還是個哲學命題。據此觀點“看懂了”抑或“看不懂”,都挺正常。正經論及藝術,本身就是一個漫無邊際空泛概念。國人不慣西洋藝術審美,西人不解東方繪畫風情,猶如餐桌上的筷勺對刀叉,決出勝負又哪能?國畫偕同書法、金石、詩歌、戲曲、舞蹈、雕塑等等諸項藝術“師出同門”,因為隱含其後的哲理,便是和諧自然萬物。難道畢加索妄圖擺脫地球超脫自然?是的,蓋因生活設置了太多不允太多不許,筆墨便插上了思想飛翔的翅膀。抵此,俺的笨口拙舌或已回答了題主所問 —— 藝術並不介意你的看懂與否,它只珍愛自己的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