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的畫以4982.7萬英鎊成交,和小朋友畫得有區別嗎?

蘊藏光明


看了高亮的和很多人的回答,發現答的並不是題主問的點,也不是大家疑惑的為什麼自己看不出名作價值這一點。

不管是繪畫、書法還是寫作,開始都是依葫蘆畫瓢,然後逐漸工整,最後是熟稔百家後自我表達。老百姓看前衛藝術往往第一印象是畫家畫殘了,畫的什麼玩意,真是欺世盜名。而有了對該藝術領域的理解後,才會知道大師之所以是大師是有深刻的理由的。什麼藝術到最後都是哲學,而畢加索是怎麼說的呢——

“我十四歲就能畫得和拉斐爾一樣好,後來我用一生學著像個孩子一樣畫畫。”

這句話好理解嗎?

如果十四歲的時候他的畫值982.7英鎊,那麼後來大幾十年對自己藝術理念的重塑,體現在拍賣市場上就值這多出來的4000萬英鎊。這4000萬英鎊的收藏價值,值的是一個理念、一種哲理。

普通人覺得4000萬也太多了吧!你想想,《哈利波特》能賣同樣的價錢,因為不斷有重版的版稅,但畫作真作只有一幅,它的增值只是跟圖書、電影途徑不一樣罷了,但論最後的價格,畢加索的東西還能比不上J·K·羅琳麼?

再者,不同圈層的人,不要去腦補上一圈層的人的消費思維比較好。富豪幾千萬、上億買收藏品,跟你願意幾千塊買AJ的情懷是一個道理,而且人家買的是畢加索,更保值,放信託是算錢的。

我們對照畢加索的這句“我十四歲就能畫得和拉斐爾一樣好,後來我用一生學著像個孩子一樣畫畫”,以它為鑰匙,看看畢加索自畫像的演變,就知道,人家不是簡單裝個B就跑,而是,一生踐行著自己的藝術觀點。

當你的身家已經不是問題,剩下來的個人追求也就是求神問佛想延年益壽,或者投身回饋社會和精神藝術,錢對你來說只是個數字,四五千萬英鎊買畢加索的畫,或許真的是一項自己感覺挺有價值的一件事。

這畫,價值一定很高,但是價格該是多少,這是玄學,看人的。


奇人怪談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曾經也和題主一樣想過這樣問題,其實在我上幼兒園剛記事起,就在家裡看到過一本雜誌,上面有許多畢加索的畫,所以,我在幾歲的時候就知道有畢加索這個人了。

我從小也很喜歡畫畫,但一直是自學,現在畫的也不怎麼樣,因為從小喜歡畫畫,所以對一些畫冊比較有興趣,那時才四五歲,就已經對畢加索的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就從那個時候開始,我也開始思考過這個問題了。

當然,那個時候還不知道他的畫的價值是多少,只是奇怪的是他畫的跟我們小孩子畫的一樣,怎麼還印在了書上呢?而且那些畫也都看不懂,有的甚至覺得很詭異。

後來長大才知道,那叫抽象畫!

其實至今,我仍然欣賞不來這種畫,我比較喜歡寫實的畫,比如像冷軍那樣的,畫的比照片還真,這才讓我由衷的欽佩。

我對畢加索也有過了解,知道他小時候畫的畫並不是這樣的,而是跟我們正常學畫畫的一樣,畫的是人物肖像,而且還不錯。

可是到了後來,不知道怎麼就開始“胡來、亂畫”了,但正是因為這種畫卻讓他出了名,而且還賣出了天價,真的無法想象。

也許每個人的審美和對藝術的追求不一樣,總之,我是怎麼都欣賞不來這種畫作的,更別說花天價去購買了,當然了我也買不起。


傾城武本尊


【文藏來答】

日前,倫敦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以1.36億英鎊(摺合人民幣11.83億元)總成交額收官。其中,備受矚目的畢加索“金髮繆斯”——《戴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瑪莉·德雷莎·沃特)》以4982萬英鎊成交,成為歐洲歷來成交價最高的畫作。

此次拍賣共推出47件拍品,逾一半作品為首度登上拍場,吸引了35個國家的藏家踴躍競投。作為本場最大的焦點,畢加索的“金髮繆斯”起拍後,隨即吸引了5位以上電話及現場買家跟進,其中就包括一位來自亞洲的電話買家。其實,在拍前的全球巡展中,此作便被認為是“亞洲收藏家願望清單中的頭號目標”。在激烈的競價中,這位亞洲買家一路從3900萬英鎊跟至“前一口”的4370萬英鎊。最後,“金髮繆斯”被另一位電話買家以4400萬英鎊收入囊中。

巴布羅·畢加索《戴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瑪莉·德雷莎·沃特)》 成交價:4982萬英鎊

據彭博社報道,買家為藝術諮詢公司古爾·約翰斯(Gurr Johns)的主席哈里·史密斯(Harry Smith),他包攬了本場全部的4件畢加索作品。而在前一天的佳士得印象派及當代夜場中,哈里·史密斯同樣出手闊綽,花費近4000萬英鎊,購藏了7件畢加索作品。《戴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瑪莉·德雷莎·沃特)》出自畢加索藝術生涯關鍵年份——1937年,創作於《格爾尼卡》及《哭泣的女子》完成僅數月後,被認為是畢加索描繪“金髮繆斯”瑪莉·德雷莎最動人之作,將畫家創作豐富澎湃的一年推向巔峰。

巴布羅·畢加索《鬥牛士》 成交價:1652萬英鎊

巴布羅·畢加索《鬥牛士》 成交價:1652萬英鎊

縱觀此時期的其他鬥牛士作品,畫家多將人物置於簡約的單色背景,本作則別具一格,鬥牛士身穿耀目的華麗服飾,並糅合競技場的精心細節。下半部背景代表鬥牛競技場的沙地,而上半部則代表場內的數百名觀眾。

安德烈·德安《科利烏爾的船隻》 成交價:1088萬英鎊

安德烈·德安《科利烏爾的船隻》 成交價:1088萬英鎊

此作作於1905年夏天,為安德烈·德安最知名的風景畫作之一,也是野獸派代表鉅作。藝術家運用畫筆呈獻了一幅美輪美奐的地中海景色。

本次拍賣的第二高價拍品同樣來自畢加索——1970年創作的《鬥牛士》。該作為畫家1973年辭世之傳奇展覽後首度面世,也是首次登上拍場,充分體現了畢加索晚年的創作力量。其拍前估價為1400萬至1800萬英鎊,最終成交價為1652萬英鎊。另外一件畢加索作品《女子頭像》則以636萬英鎊成交。3件畢加索作品共貢獻了7270萬英鎊,佔整場成交額的62%。

翁貝託·波丘尼《頭部、光線與氣氛》 成交價:907萬英鎊

翁貝託·波丘尼《頭部、光線與氣氛》 成交價:907萬英鎊

此作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記錄。

克勞德·莫奈《維圖伊花園小門》 成交價:308萬英鎊

克勞德·莫奈《維圖伊花園小門》 成交價:308萬英鎊

此作描繪莫奈在維圖伊的花園景緻,莫奈和家人從1878年9月到1881年12月居住於此。上世紀70年代後期莫奈創作了一些非常精彩的印象主義風景畫,其中一部分就是描繪這個景色優美的地方,後來亦有不少作品以此為題材。

除了畢加索,薩爾多瓦·達利的表現也十分亮眼,其兩件創作於藝術生涯活躍時期的超現實藝術作品躋身本場十大成交拍品。《給情愛妄想症患者的房子》以353萬英鎊成交,成為此次超現實主義夜場的最高價;另一件《格拉蒂娃》以269萬英鎊成交,均大幅超越估價。

馬克·夏加爾《藍色村莊》 成交價:365萬英鎊

阿爾伯託·賈柯梅蒂《女子、男子及小鳥吊燈》 成交價:760萬英鎊

阿爾伯託·賈柯梅蒂《女子、男子及小鳥吊燈》 成交價:760萬英鎊

這件吊燈糅合了藝術家歷年來的重要創作標誌,尤為罕見獨特。其展現了戰後時期的存在焦慮,並透過奇妙的光影投射,生動演繹了藝術家所強調的真實狀態。

一件來自阿爾伯託·賈柯梅蒂的吊燈也引來不少藏家爭奪,最終斬獲760萬英鎊。這件《女子、男子及小鳥吊燈》為賈柯梅蒂受委託而制的三件鑄作之一,糅合了藝術家歷年來的重要創作標誌,尤為罕見獨特。其另一件估價較低的小型作品《底座上的男子頭像》則從30萬英鎊起拍,最終以超過估價近4倍的180萬英鎊成交。近年賈科梅蒂作品受市場青睞的程度也由此可見一斑。



原文來源:《中國收藏》2018年4月刊《畢加索“橫掃”倫敦蘇富比》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文藏


玩了幾天頭條,連評論畢加索的文章都敢進來,我是不是膨脹了!

畢加索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是活著看到其作品被盧浮宮收藏的人。我們小民百姓按說是沒有資格評價其藝術價值和成就的。然鵝,我只是想說,無論他的作品是印象派、野獸派還是立體派,我真的理解不了畫中的場景與意境,真的沒法違心的像皇帝的新裝一樣人云亦云。大多數情況下,我所看到的就是一個精神病人描繪的混亂的世界。別拿性、生命、本能、死亡和原始主義勾引我:也不要用時間維度,繪畫空間,現實和抽象的對抗這些概念忽悠我,我真的看不懂。

有人曾問畢加索:你的畫我怎麼看不懂啊!畢加索反問道:“你聽過鳥叫嗎?”“聽過”。“好聽嗎?”“好聽。”“你聽的懂嗎?” 。畢加索也許說過,也許是後人編纂的,但就這個對話來說,我認為回答的有問題,是在偷換概念。鳥叫是鳥之間溝通的方式,畫是藝術家展現給人的藝術作品,二者不能不能混為一談。一件好的作品應該給人美的享受,而不是所謂的為了發人深省,那樣就沒有畫家,而都成為哲學家了。你們看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阿歷山德羅斯的維納斯,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等。哪一件都是傳世之作,藝術價值、欣賞價值無與倫比,更重要的是,任何具有正常審美觀念的人都會從中發現美,感受到美。

畢加索的畫拍出了天價,也不能說他就比其他藝術作品高級,除了藝術價值之外,還存在投資、收藏、保值、增值等金融工具的屬性。

藝術歸根到底還是取悅大眾的,要滿足大多數人精神層面對美的需求。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不完全是真正的藝術。真正的藝術就像水和空氣,像一幅山水畫,平淡而真實,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中滋潤著我們的心靈,讓人類的精神得到不斷地昇華。





盛世南迦


這個問題我不止一次看到過了,首先藝術並不是普通大眾可以理解的通俗文化,其次真正的藝術品經得起時間的洗禮與技術的考驗。

一、你可以像小朋友一樣畫畫嗎

畢加索後期的抽象創作完全換上小朋友的頭腦思考,看似像小朋友的繪畫實則不然,你自己可以拿筆模仿小朋友的繪畫,看一下結果就會得到答案。

你的模仿繪畫雖然看起來有些像小朋友的創作,可還是少了一些天真稚氣,歸根到底是因為自己的成年意識造成的,這些已經形成的固有思維是不會因簡單的模仿而改變的。

二、抽象藝術是藝術哲學

抽象藝術是化繁為簡的藝術,這也是哲學的本源大道至簡。藝術家與小朋友的繪畫其本質在於思想,小朋友是本我意識繪畫,藝術家是自我+超我意識繪畫,本我的思想是極為單純的,自我與超我的思想是格外複雜的。

三、專業技術

畢加索在創作抽象藝術之前已經擁有深厚的美術功底,單從這一點來看小朋友的繪畫是無法與專業藝術家比較的。

配圖來自網絡,一個畫畫的非專業的專業HR聊的不只是藝術。


艾米Whisky


我始終認為,畢加索的繪畫藝術完全可以看成是現代藝術之集大成者。他本是立體主義繪畫的鼻祖,卻將抽象畫推向了現代藝術的巔峰。

儘管畢加索最出名的作品是《和平鴿》,他的藝術生涯卻始終與女人息息相關。兩個正牌妻子,四個人盡皆知的情人,其他不為人知但與他有關的女性難以計數。單說與他關係最密切的六個女人,幾乎每一個都讓他的藝術風格改變一次,也距離巔峰水準更進一步。


很多人看不懂畢加索的繪畫作品,或者說很少有人能真正看懂畢加索的作品。但是這不影響畢加索在世界畫壇的聲名顯赫,也不影響人們對其作品趨之若鶩。區區5000萬英鎊,就算只是買下畢加索的名頭也很划算。

我相信,畢加索的很多作品都將進入無價的行列,就像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王羲之的《蘭亭序》。

所以,能不能看懂畢加索的畫是你的事,至於他的畫到底值多少錢,這個還要時間來驗證。


驚龍軒


畢加索對藝術的探索,幾乎貫穿一生。後人用“畢加索永遠是年輕的”的說法形容他多變的藝術形式。史學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為不同的時期——早年的“藍色時期”、“粉紅色時期”、盛年的“黑人時期”、“分析和綜合立體主義時期”(又稱“立體主義時期”)、後來的“超現實主義時期”等等。

這幅《戴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深刻描繪了畢加索處於新舊戀情之間的情感變化。此作於1937年12月完成,出自畢加索藝術生涯的關鍵年份,創作於《格爾尼卡》和《哭泣的女子》完成的數月後。

畢加索對兒童非常藝術著迷。他覺得他的父親,一位繪畫教授,過早地將他推向了一種學術風格,而他後來卻一直試圖重新獲得孩童時期的自由的力量。1956年,在參觀兒童藝術展覽期間,畢加索告訴赫伯特·瑞德:“當我這些孩子的年齡時,我可以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好。而我花了很多年的時間學習如何像這些孩子一樣畫畫。“有幾張照片是他觀察他的四個孩子畫畫,他臉上的表情全神貫注。 “這令人驚訝,”他說,“那些來自他們手中的作品 - 他們經常教給我一些東西。”

13歲_素描

13歲_老漁夫

這種對兒童藝術的興趣產生於二十世紀初的原始藝術熱潮中,藝術家們開始認真對待兒童藝術。許多偉大的藝術家,康定斯基、馬蒂斯、畢加索、安迪沃霍等,都有大量模仿兒童藝術的作品。

在兒童美術教育裡,3到8歲的孩子被稱為“大師期”,從3到4歲開始,小孩子會極度渴望認識周圍的世界,這種“認識”,是不受他人經驗影響的感受。這個階段的兒童特別喜歡隨意塗畫,他們對每一件事物都充滿豐富的想象力,大人看到的數字“0”可能是兒童眼中的小太陽。天真的雙眼,不受外界影響,這也是形成他們獨特的兒童藝術的基礎。

兒童的創作更多的是一種“下意識”的表達當下的感受,而並不是“真實看到了什麼”。此時再對比大師們的作品,你會發現一個最大的不同:儘管已經擺脫了“寫實”的束縛,但大師們在下筆時,依然在考慮“線條的和諧”與“色彩的搭配”。


小兔茉莉


哈哈,竟然收到這道題的邀請,實際上我對於畫畫藝術還真沒啥研究,沒有辦法對一幅畫的價值問題進行品評。不過看這個提目出的的確有點意思,所以就好事兒來回答一下吧!

首先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哪怕我這樣一個不懂繪畫的人,也會做出肯定的答覆:當然不一樣。

這並不是說因為他是畢加索。不妨設想一個例子,拿一副同樣畢加索這樣看著好像小孩子一樣的話,讓一個小孩子來畫,就看看是不是一樣。哪怕說話的無論線條,色塊,幾乎都差不多,我相信其中的區別還是會很大的。

這其實不是一個強詞奪理的辯解。實際上畢加索一生畫作非常多,同樣的,冒畢加索的名字想要仿照偽作的同樣非常多。如果說隨便拿幾張小孩子的畫就說是畢加索的真跡,我看這些願意收藏畢加索的畫的人恐怕要賠個傾家蕩產了。

名家的畫總要會有人去鑑別。所謂鑑別就會有一套系統的知識經驗去做印證。這印證的過程,實際上也就體現出來一幅畫真正的藝術價值。如果說畢加索的畫就這麼小兒科,那麼畢加索的“名畫”應該是滿天飛變得一錢不值才對。因為這將是最好仿製的畫才對,然而顯然其中沒有這麼簡單。

以上是僅僅通過邏輯思維來說。如果說到畢加索的畫工水平本身來說,我們現在常見的畫都是他晚年的作品,畫的可以說用抽象詭異去形容。然而實際上畢加索的繪畫水平,在他早年作品來看,已經十分具備功底。

從這個畫來看其實畢加索也是具有繪畫的常規功底的。而且他那時候已經具有了和其他大多數畫家不太一樣的風格。首先一幅畫猛然看上去,似乎不過爾爾。但是它如果說在某個畫展當中,一面掛滿了很多幅畫作的牆上,這幅畫是其中之一的時候,相信很多人會吧注意的目光盯在這副畫的上面。

因為它首先的色調就讓人有強烈的一種衝擊力。偏紅色甚至透著血色的背景,加上陰暗藍色的衣服,這種強烈對比的兩種色調會很直接的讓人心中產生注意。

強對比色實際上也是在色彩搭配當中最不好把控的搭配,常說紅配綠賽狗屁就是這個意思。然而假如把強對比的色調搭配起來,卻並不讓人感到俗不可耐的感受,這才是畫作的功底。還有就是由於上半部分是有人臉的緣故,那麼上方配的背景是兩團半虛化的花簇。而且不但有紅綠直接的對比搭配,還有白色和紅色的混搭。既有視覺衝擊,卻又不讓注意力轉移到花上面而是主要讓焦點聚集在人臉之上。這同樣是構圖搭配的功力所在。

最後說到人臉和線條,人物的表情,眼神,嘴角的線條,包括整個人的坐姿,非常簡潔但是栩栩如生。尤其是通過整體的勾勒,已經彷彿看到了這個畫中人的性格,甚至似乎能夠解讀出他此時的內心世界。

實際上這副畫是畢加索少年的一副自畫像。從這副畫當中,已經描繪和渲染出一位目前世界上最為推崇的畫家的真正面貌和內心精神。這才是畢加索的繪畫功力。

實際上從這副畫,已經能夠看出晚年畢加索所走的繪畫風格的彌端了。那就是他所代表的印象派畫風。後期的畫,看似不合理而且誇張的構圖,實際上是很多不同視角下面呈現的圖案通過在一張平面之上直接展現出來的效果,然而透過誇張的線條和呈現方式,他原本的那種僅僅用很少的用筆線條就能夠勾勒出表情細節並且直投內心的功底可以說是更加純熟,甚至到了出神的地步。

畢加索可以說是繪畫界難以再出一個同樣高度的天才。他的畫的價值也正是他天才的一種詮釋。但是天才註定是難以理解的,所謂天才和瘋子就是一線之隔,也就是這個道理吧?我想是的。


劍客浪心2019


畢加索想通過超維度的視角將畫面放在平面上,這是一種很超前的思維,在他之前,幾乎沒有一個畫家思考過如何將一個人的左視角和右視角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上,在現代科學中我們才明白高維度視角是很奇妙的,當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球全部時,是很有意思的,其實你可以走到一個弧形的鏡,(· 這個點就是你,這時候你看到鏡子裡的你是變形的,如果你可以看到你所有的面,那會是一個什麼形狀?⊙ 如果你在一個球裡,球內是整個完美的鏡,假設裡面所有角度都有光,你會看到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你?你還可以聯想一下,一個光源在球內突然消失的時候,裡面的光子還是否會一直反射永遠明亮,慢慢的你就會感受到一個非常新穎的哲學世界。

當然畢加索的美術表達遠遠不止於此,所謂的藝術意境,我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會,有時候你看到一幅畫,你突然心情就代入了,這種心情來源於你人生閱歷,很可能來自於小時候一霎那幸福的味道,那一霎那很難用文字和理性來分析,也無法用攝影機將它記錄,偉大的藝術家可以通過藝術將它展現出來,這需要非常敏感的聯繫感,這不是所有人都具備的,所以你如果沒有這種天賦,你是很難體會到的,而你不能因為你體會不到理解不了,就以你自我為中心說藝術是騙人的,這是非常錯誤的邏輯,打個很簡單的比喻,有些人很喜歡喝酒,那些有酒精過敏的人就覺得酒這麼苦澀喝了還頭疼的東西有什麼好喝的。

還有一點題主需要思考,小孩子的畫很幼稚的問題,我不知道幼稚這個詞是怎麼應用到藝術世界的,你知不知道很多人想幼稚卻幼稚不了,很多人想回到小時候,回到那天真無邪的歲月中永遠不長大!最偉大的東西,一定是出於最純淨的無雜質的愛,那一定是自然而然的而非刻意構造的。






SeniorSOLO


畢加索《戴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


首先,這問題問的。。。那能一樣嗎?咱們反過來問,中國金鼓文也是歪歪扭扭,小孩子照著寫也是歪歪扭扭,那和那些大書法家寫的能一樣嗎?

有這種想法的人,大部分都是隻將眼光停留在藝術的表面上,而不去探究藝術的本質!藝術都是從低級形態發展成為高級形態,在這個過程中傾注了畫家大量的心血和對藝術的理解!

畢加索《格爾尼卡》▼

畢加索的藝術之路也是從學院派學習基礎,再到後來受到印象畫派的印象,並且逐步發展出了自己的藝術形式,對現代藝術影響深遠!因為它本身具備作者對藝術的理解,和充實的藝術理念,這些才是畫作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畢加索《哭泣的女人》▼

那麼兒童畫有什麼藝術理解?有什麼藝術理念作為支撐?藝術並非僥倖,並不是看不懂的、抽象的就是藝術,而重點在於它們的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