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貨代行業會不會因為這次疫情受內傷?

大家知道寧波是一個外貿港口大市,寧波的經濟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一個個外貿公司托起來的,然而今年的疫情突如其來,確實把我們寧波的外貿行業嚇了一大跳,我最近看到一份關於貨代行業的調查報告,那心是更加的涼了,不知道今年的寧波貨代行業會怎麼個下場!

近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簡稱中物聯)發佈了《疫情下的國際貨代物流行業現狀、問題、未來預期情況調研報告》(簡稱《調查報告》)。

寧波貨代行業會不會因為這次疫情受內傷?

《調查報告》顯示:僅32.82%國際貨代公司完全復工;60.37%的國際貨代公司表示疫情影響了原有合同的執行;41.8%的國際貨代公司無法獲得新業務訂單;如果疫情狀況持續3個月,66%以上的貨代公司有因為資金問題而關閉的風險。

《調查報告》分企業復工情況及程度、運營所受影響的主要因素、企業對各級政府幫扶政策的態度及疫情對行業後續影響評估。本次調研對象中,以國際貨代企業為主,涉及全國38個城市和地區,共323張有效問卷。

《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在復工方面:截止2月28日,含春節期間未停工企業,國際貨代公司已完全復工的32.8%;半復工43.34%,未復工企業佔比23.84%。背後原因主要是各地區隔離管控,開工申報等;且開工的企業中,員工工作滿負荷的比例也只是19.81%,仍有近30%的調研企業員工基本無事可做,主要原因:“原定合同無法執行(39%),可執行合同也因為疫情遇到操作等實操問題(70.59%),沒有新的訂單(41.8%)”等因素。

在公司運營問題方面:客戶訂單問題、公司資金問題、業務收款問題是國際貨代企業面臨的三座大山;41.8%的貨代公司無法得到新合同訂單;資金方面47.06%的公司使用自有資金週轉,42.11的公司使用業務流動資金週轉,僅有8.98%享受到銀行貸款(其中僅1.55%享受無抵押貸款)。因行業特點,業務鏈條的工廠端延長付款週期,上游船公司縮短收款賬期,中間的貨代公司資金壓力巨大。如果疫情繼續,按行業目前資金情況,66%以上的貨代公司將面臨公司關閉的風險;而國際貨代公司作為輕資產行業很難獲得銀行貸款。因此,46.13%的貨代公司將進行減員以延長企業生命週期。

《調查報告》數據顯示,13.93%的調研企業看好2020年的貨代行業,44.27%調研企業定義2020為平淡,而41.8%調研企業認為疫情會給行業造成劇烈動盪,2020貨代行業可謂慘淡。

《調查報告》分析認為,貨代雖然不是國際供應鏈重要“骨架”,但卻是連接骨架的“韌帶”,如果韌帶遭到破壞,骨架也會隨之散掉。貨代行業,急需得到政府和相關機構的關注和關懷。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貨代企業需要緊急救援。政府、稅務機關、銀行以及國家大型運輸公司,需要切實體恤貨代苦衷,採取真實、有效辦法,幫助貨代解決困難問題。貨代是一個輕資產行業,行業年運營資金需求在數萬億人民幣。長期以來,還沒有針對貨代行業特點出臺相應融資貸款方案或規則,導致貨代行業嚴重“貧血”,建議出臺相關扶持政策。

二是貨代行業“老大難”的問題,迫切需要解決。海運費美元電子發票的在線開具和流通、海運費美元在線支付,是貨代行業“老大難”的問題,為貨代行業帶來巨大人力消耗、經濟損失和整個行業信息化落後的問題。在急需通過互聯網抗疫的特殊時期,以上兩大問題解決刻不容緩,建議試行海運費境內支付和結算採用人民幣幣種。

疫情過後,誰將成為貨代物流新巨頭脫穎而出,誰將出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