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共情”能力,要把握好尺度,別寬容了別人委屈了孩子

最早提出“共情”的人叫羅傑斯,共情能力指的是一個人可以對另外一個人感同身受,可以理解到他的心情。


“共情”能力這幾年一直被人們大力提倡,而且有很多的機構也因此衍生而出。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能夠讓孩子對周邊的人感同身受,這樣孩子就能夠減少做傷害他人的事情。


也就是說一個孩子的共情能力高,就意味著孩子的情商也高,人際關係會變得更好。自然,有大把的家長都希望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希望孩子是一個高情商的人。


培養“共情”能力,要把握好尺度,別寬容了別人委屈了孩子

可孩子的理解能力真的是遠不如大人,強行的灌輸一些“所謂的共情”方法給孩子,只會帶給孩子無窮的傷害。

案例

記得鄰居小媚,她家的女兒美美,5歲多一點的時候,被小媚送去一家“情商”機構,學習提高情商的方法去了,後來學到了共情,女兒美美就開始嘗試用共情的方法和父母交流。比如媽媽在洗碗,女兒就會過來和媽媽說,你辛苦了,讓我來幫你洗碗吧。


每當女兒有這種共情的表現,小媚就會特別的開心,不斷的讚美孩子,強化她對共情能力的重視。結果,就是女兒不斷的用共情的方式,去滿足他人的需求,導致自己總是受著各種的委屈。別人家的孩子來自己家玩,把自己的玩具都弄壞了,美美出於共情的原因,覺得如果自己說別人的孩子,他一定會難受,就忍住不說,但心卻在滴血。


培養“共情”能力,要把握好尺度,別寬容了別人委屈了孩子

最後,美美變成了討好型人格,永遠都是在附和別人,滿足別人的慾望。其實,不恰當的共情方式,只會讓孩子受到更多的傷害:


  • 過度的共情會讓孩子變得委屈


父母可能都沒有辦法很好的利用共情,更別說孩子了。當父母強行要孩子多用共情,孩子在用的時候,可能會因為過度的共情,導致變得過分的考慮他人的感受,最後委屈了自己。


比如兩個孩子在一起玩耍,大家都看中一個玩具,因為都很喜歡,互不相讓。這時自己家的孩子可能會因為考慮到這個玩具,別家孩子如果得不到的話,可能會很難受。自家孩子在感同身受的情況下,不情願的把玩具讓了出去。


培養“共情”能力,要把握好尺度,別寬容了別人委屈了孩子

看似自家的孩子更加的懂事,實則這是在犧牲自己成全他人,一兩次就還好,多了孩子就會變得特別的委屈,他總是不斷的滿足他人,因為出於“共情”的原因,孩子不希望別人難受,所以他只能選擇讓自己難受和痛苦。


  • 不恰當的共情會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創傷


父母一味的強調孩子要多理解別人的感受,要學會“共情”,如果孩子一旦不懂得正確的恭請方法,很有可能會變成同情。


但凡看到別人一點的難過,孩子就會去不自覺地去滿足他人的需求,而忘了自己也是那個需要心靈撫慰的人了。最後就是別人活得很開心,而孩子自己的心靈卻是千蒼百孔。


培養“共情”能力,要把握好尺度,別寬容了別人委屈了孩子

共情法的原則


第一:不要氾濫使用共情


共情不是什麼時候都用的,父母應該告訴孩子不需要什麼時候都用共情的,這樣只會委屈了自己。該是自己的利益就應該勇敢的爭取,共情不是讓孩子變得不分是非黑白,只要覺得別人難受了,就要共情他,理解他,其實這是同情。


孩子對於共情的理解肯定會非常的吃力,所以父母不要過度的強調共情的威力,逼著孩子一直用共情來理解別人。


可以適當的淡化一下共情,只要求孩子在做事情之前稍微想想別人的感受,但不一定要孩子就要做出行動。


培養“共情”能力,要把握好尺度,別寬容了別人委屈了孩子

第二:教會孩子分清是非黑白


在討好型人格的人眼裡,他們是對人不對事,不管這個人做了什麼事情,只要他需要我的幫忙,可能我就會去幫忙,這就是討好型人格會做的事情,永遠都在替別人考慮,卻從來沒有替自己想過。


最重要的是,根本沒有仔細去想過這件事情別人是否做錯了。


所以在教孩子共情之前,還應該告訴孩子如何去辨別事情的對與錯,比如考試給別人抄試卷這件事情,就要孩子知道這種事情是不對的,所以不能去縱容別人來抄自己的試卷。


第三:讓孩子不要過度委屈了自己


其實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委屈自己成全他人,這種委屈有時未必是壞事,反而是一種對待人生豁達的態度。


培養“共情”能力,要把握好尺度,別寬容了別人委屈了孩子

人不可能一點虧都不能吃,但是一定不要過度的委屈了自己。父母要告訴孩子有時候適當的退步是好事,但是在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上,要堅持自我。


共情能力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能力,它能夠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幸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的融洽,但是一定不要濫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